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苏轼与北宋中后期词坛
第四章 苏轼与北宋中后期词坛
的范式叫做“花间 范式”。“花间范式”是源于五代时的词集《花间集》, 奠基人是温庭筠。我们可以把一首词分为三个要素:人物,情感,场景。任 何一首词,都会有抒情人物,不 同范式的词表现的人物是不同的。任何一首 词都要表达情感,要抒情,而不同的词表达的情 感又是不一样的。场景,是 人物活动的时空环境,不同的词,表现的场景也有差异。 “花间范式” 的特点:表现的是一种类型化的人物, 是某一类人,而不是特 指某个人。在情感层面上,它表现的是普泛化的、人们共通的一种情 感,而 不是诗人个体独有的体验。从场景层面上来说,它是模糊化的,而且是室内 化的场景 。这个空间是假想和虚拟的,是作者为了表达一种意境而特意虚拟 的。 与“花间范式”这类词作不同,“东坡范式”的词,人物是自我化的,词中 的主人公往往就 是作者自己。情感是个性化的,它所表达的是诗人自己个性 化的独特的体验。,“花间范式”表现的是常 人的境界,是普通人能够理解 的境界。而“东坡范式”表现的是诗人的境界,是诗人自己独 特的人生体验。 苏东坡词的情感、情思,是极具个性化的;它的场景,也具有地域性和具体 性。
•
•
“东坡范式”与“花间范式”
• “花间范式”的特点 • 人物的类型化 • 情感的普泛化 • 场景的虚拟化 • “东坡范式”的特点 • 人物的自我化 • 情感的个性化 • 场景的纪实化
花间范式词
• 温庭筠《更漏子》: •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
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 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二、晏几道词
• 1、孤傲的个性 • 为人四痴:“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
论文自有体,不 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 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 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黄庭 坚《小山词序》) 小山孤高自负,傲视权贵,即使是苏 轼这种人,也不在眼下。据《砚北杂志》云:“元佑中, 叔原以长短句行,苏子瞻因鲁直(即黄庭坚)欲见之,则 谢曰:‘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 (按:当时苏轼在京,正受帝、后赏识,迁中书舍人、翰 林学士。)其高傲竟至此等程度。
农村词
•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
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 高人渴谩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之 三 》)
注:《浣溪沙》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这年春天, 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 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 谢雨路上写成的。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 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 然。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为宋词题材开拓 了新的天地。
扩大功能,开拓词境
• 苏词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
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 现实人生的功能。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 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 的时空境界,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 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 “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 抒情文体。从文学边缘逐渐走向文学中心。
第四章
苏轼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一、苏轼词
生平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
“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 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 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 《东坡乐府 》等。 苏轼,是全能型的艺术大师,也是多才多艺的生活大师。他曾 说自己平生只有三件事不如人 :饮酒、唱曲和下棋,其他样样都行。 他擅长烹调,爱吃猪肉,也会做猪肉,曾经写过一首 《食猪肉》的打 油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 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 管。”(《竹坡诗话》)他还是一位“时装设计师”,至少是领导时装 新潮流的。 他设计的一种高筒帽子,当时全国流行,号称“东坡帽”。 他还懂得医药,每走到一个地方,总要寻一些偏方 ,为家人,也为别 人治病。常见病他可以治,疑难杂症也能治。
同 也首醒一且 行 无向,蓑徐 皆 晴来微烟行莫 狼 三 。萧冷雨。听 狈 月 , 七 瑟,任竹穿 余 日 处山平杖林 独 沙 定 ,头生芒打 不 湖 觉 道 风 归斜。鞋叶 。 中 波 去照料轻声 已 遇 ,却峭胜, 而 雨 遂 。 也相春马何 晴 雨 无迎风,妨 , 具 风。吹谁吟 故 先 作 去 雨回酒怕啸 此 , ? 。
人。北宋文学家。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 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 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 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 。其 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 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 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 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 情韵兼胜。
东坡词独特的抒情形象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 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 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东坡词独特的情感内涵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
晏几道词
• 2、小令的高峰:承“花间”传统,开新境
界 • 3、恋情词的特质:追忆。不是表现拥有爱 情的欢乐,而是追忆往日已失落的爱情和 表现刻骨铭心的相思,并把爱情当作一种 纯精神性的追求,成为晏几道恋情词的一 大特色。艺术结构为二重词境:过去的温 馨回忆和现实的苦闷相思。
临江仙
•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
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 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
• 彩袖殷勤捧玉锺, 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
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 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 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三、秦观词
•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
• •
六州歌头
•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
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 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 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 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 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 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梁 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 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 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 忽奇功。 笳鼓动,渔阳弄,思 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 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 七弦桐,目送归鸿。
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 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贺梅子
•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 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 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 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 子黄时雨。(《青玉案》)
个性与词风
• 1、豪侠与文士兼具 • 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铁。眉目耸拔,
人称“贺鬼头”。“少时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 饮酒如长鲸”;家藏书万卷,手自校雠,“反如 寒苦一书生”。(程俱《贺方回诗集序》) 2、英雄气与儿女情兼融 “方回仪观甚伟,如羽人剑客,然戏为长短句, 皆雍容妙丽。 ”(同上)
评价:
• 【《碧鸡漫志》卷二】贺方回初在钱塘(案当作横塘),作《青玉
案》。鲁直喜之,赋绝句云:“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 贺集中如《青玉案》者甚众。大抵二公卓然自立,不肯浪下笔。予故 谓语意精新,用心甚苦。 • 【宋周少隐《竹坡老人诗话》卷一】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 “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郭功父 有示耿天隲一诗,王荆公尝为书之。其尾云:“庙前古木藏训狐,豪 气英风亦何有?”方回晚倅故孰,与功父游,甚欢。方回寡发,功父 指其髻,谓曰:“此真贺梅子也!”方回乃捋其须曰:“君可谓郭训 狐矣。”功父白髯而胡,故有是语。 • 【《鹤林玉露》卷七】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 澒洞不可掇。”赵嘏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 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李后 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少游云: “落红万点愁如海。”是也。贺方回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 草,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之愁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 意味更长。 • 【夏敬观评《东山词》】稼轩秾丽之处,从此脱胎。细读《东山词》, 知其为稼轩所师也。世但言苏、辛为一派,不知方回,亦不知稼轩。
相关评价
• 1、伤心人 • 清冯煦《蒿庵论词》:“他人,词心也,得于内,不可以传。” 2、本色词人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今代词人,惟秦七、 黄九耳,唐诸人不逮也。” 3、情韵兼胜 孙兢《竹坡老人词序》:“苏东坡辞胜乎情,柳 耆卿情胜乎辞,辞情兼胜者,唯秦少游而已。”
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 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 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 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 樽还酹江月。
小何倚更 舟时杖。夜 从忘听家饮 此却江童东 逝营声鼻坡 ,营。已醒 临 江。 雷复 江 海夜长鸣醉 仙 寄阑恨,, 余风此敲归 生静身门来 。彀非都仿 纹我不佛 平有应三 ,,,
五、周邦彦词
•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