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述1.1 工程说明西河灌区位于甘肃省永昌县境内的西侧,距县城55km。

灌区东西长约32km,南北宽约18km。

灌区设计灌溉面积约45万亩,属中型三等工程。

灌区内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自然纵坡2—5%,海拔1980—2670m。

灌区内现建有总干渠3条长23.66km,干渠8条,总长134.25km,支渠185条,总长298.03km;有西大河中型水库一座,大泉小型水库一座,渠首枢纽一座。

工程属永昌县西河老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工程主要是对渠道及建筑物的续建改造和配套。

永昌县城位于兰新铁路和国道312公路干线上,距金昌市80km,并有乡镇公路和简易道路到达工程工地,工程对外交通条件较为方便。

1.2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2.1 水文气象资料(1)水文资料西河灌区属甘肃省内陆河流域石羊河水系,是金昌市第二条河系,同时也是两河灌区的大动脉,河源发源于祁连山中段金瑶玲,源地海拔4350m左右,东为东大河,西邻马营沟,南面发源于冷龙岭,由古松林、平羌沟、鸾鸟沟、脑儿墩,红沙河(包括大、小乌龙沟)等河流汇集而成,全长190公里,流域面积6083平方公里,集水面积811平方公里,北面(下游)为新城子,金川峡、河西堡、宁远堡等乡镇,河流消失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沙漠之中。

西大河水库下游约15km处设有插剑门水文站,水库与水文站区间无大支流汇入,因此据西大河水文站和插剑门水文站(1954—1999)年45年资料,多年平均流量4.9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68亿m3,最大年径流量2.83亿m3(1954年),最小年径流量最0.968亿m3(1962年)。

在总径流中,夏季冰雪消融补给量占8%,降水直接产流66%;降水后渗入地下含水层再补给河流的溢出露出水26%。

(2)气象资料西河灌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冷凉干旱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少,蒸发强,有较明显的气候差异,气温呈北高南低,降水北少南多,并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多。

南部祁连山高寒湿润区,海拔在2500—4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 2.3—3.4℃,降水在海拔2500米高程处为311毫米左右,3000米经上年降雨量大于400毫米。

中、北部绿州温凉干旱区,海拔在1700—2500米之间,据永昌县气象局多年气象资料表明,多年平均气温4.5—12℃,平均最低气温- 1.7℃,平均最高气温12.3℃,多年平均降水量343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761毫米,年自然时数在2640—3120小时,多年平均风速2.3m /s,最大风速34m/s,多年平均最大冻层深度1.8m,全年无霜期138天。

(3)工程地质西河灌区位于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严格地受着地层岩性构造和地貌、气候、水文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彼此交融,处于同一个整体之中。

从高山到平原,自南向北呈现出了有规律的水文变化。

据甘肃省地质矿产局张掖第二水文队资料表明:区域地质属第四系松散岩,主要分布在走廊过渡带各盆地及西大河下游,其间较大颗粒的巨砾卵石,砂砂石等堆积及其发达的孔隙为地下水的形成与富集创造了先决条件。

据探坑资料灌区地层结构表层为:0.6—1.2m的粉质壤土,其下为砂砾石层。

渠线地质地层按垂直方向可分为:粉砂土、粉质壤土及由它们组成的人工垫层,大部分渠段渠底座落于砂砾石层上,仅有少量座落于壤土上。

粉砂土及粉质壤土,质地松软,密度中等,透水性较弱,含水时具有较强冻胀性。

人工垫层因其当时施工压密不好,呈不均匀性,自垂压密性,湿陷性及低强度和高压缩性等不良地质条件。

其下为砂砾石层,质地良好,颗粒均匀透水性好。

1.3 交通条件西河灌区距永昌县城约55km,永昌县位于兰新铁路和国道312公路干线上,距金昌市45km。

并现有乡镇和简易公路相连到达工程工地,对外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承包人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视需要均可由公路运输到该工地。

二、本投标书编制依据及原则a、招标文件、技术图纸及有关技术规范;b、《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试行)SDJ338-89;c、《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d、我公司对类似工程的特点、方法和经验;e、合理安排施工方法和程序,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材料、人力及机械设备的浪费;f、发挥机械施工效率,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g、根据现场踏勘获得的与施工有关的信息。

二、施工总布置设计(一)施工交通运输1、对外交通工程区域内有铁路、国道、省道,县级道路,故本工程对外交通较为便利。

临时道路与正式公路连接,可通往施工点。

2、场内交通规划场内施工临时道路进场后依据总平面布置结合现场实际,本着节约土地,运行合理的原则布局修建,以满足施工期间交通需要。

(二)施工用电施工用电及生活用电均采用24kvA柴油发电机组供电。

(三)施工供水河水已引至,其水质较好,能够满足施工及生活用水水质要求。

施工用水利用当地水源抽取,通过埋设的UPVC输水管线送至设在主营地的蓄水池(容积为30m3)和各施工点,各施工点配备小水池或5m3移动水箱蓄水。

施工时直接从各蓄水池取水。

(四)施工通信施工期间,项目经理部配备移动电话进行对外以及与发包人和工程师的联系,另租用当地民房安装程控电话,同时场内配置多台对讲机。

(五)施工照明本工程的施工照明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有关规定及DL/T5099-1999的规定执行。

在不便于用电器照明的工作面采用特殊照明设施,在潮湿和易接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压不高于36V。

(六)临时设施本工程以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填筑、混凝土、浆砌石、金属结构安装等施工为主,施工布置内容主要包括土料场的规划、临时施工道路、水电供应、施工仓库和生活设施等。

总的布置原则为因地制宜、有利于施工生产、易于管理、安全经济。

由于施工区段内地形变化不大,内外场地布置条件较好,有一些地方设施(汽修、水电等)可供施工利用,可减少临建工程施工布置规模。

具体布置见附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主营地布置图”。

1、生活设施项目部设会议室1间,办公室2间,监理及业主办公及生活用房4间,职工宿舍4间,工地试验室,及其它附属设施,均采用砖混结构。

2、生产设施混凝土拌和站均采用移动式拌和机,顶部搭设简易凉棚,砂石料露天堆放。

混凝土(砂浆)拌和站根据地形条件并结合分段施工要求布置在沿渠线的施工道路旁,紧靠拌和机旁布置简易水泥仓库。

施工完毕后及时拆除临时设施,使施工现场满足业主和工程师的要求。

详细布置见附图“移动拌合站示意图”。

3、小型机械修配厂本标段工程使用施工设备主要为挖掘机、推土机、汽车、搅拌机等,工地设置小型机械修配间。

(七)试验室在主营地内设面积为20平方米的土工试验室,试验室配备满足本工程所需的各项现场试验的仪器及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表三、施工部署(一)现场组织机构设置为了优质、高效地组织施工,使工程能够保质保量按期完工,如我公司中标,将组建项目部,抽调施工管理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技术能力较强的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熟炼的技术工人组织施工。

具体见下图“现场组织机构图”。

现场组织机构图1、项目经理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和公司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履行项目承包合同条款;对工程项目施工进行有效控制,执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对本合同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工期及环境保护全面负责。

2、施工技术部内设技术室、测量室等,负责施工调度、技术管理、测量定位、资料编录、施工过程控制和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成果,竣工验交以及配合业主、监理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它工作。

3、质量安全部负责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落实各项质量、安全措施及安全防护措施。

4、计划财务部负责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工程预、决算,合同管理,验工计价以及工程统计等工作;负责工程资金的筹措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进行财务核算和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等工作。

5、物资设备部负责项目所需工程材料的计划编制,组织采购、进货、保管保养、定额发放和管理,及时组织供应符合规范要求的工程材料、物资器材;负责施工机械设备、运输车辆、机具模板、支架等的使用管理、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机械设备完好。

6、办公室负责配合业主做好征地拆迁及内外联络、文件资料管理等项工作;调项目部与农民工之间的关系,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7、试验室负责工程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试验和检验,选定各种混凝土、砂浆施工配合比,主要配备天平、量筒、环刀、磅秤、坍落度量筒、砂子标准筛、石子标准筛、砼(砂浆)抗压试模、3kw烘箱等实验器具,做好各种土工试验工作。

8、合同管理部负责制定劳动计划,做好人事管理工作。

做好进场新员工培训及特殊工程的人员培训工作。

负责合同评审及经营、合同管理;编制经营计划,监督各项合同的执行。

定期上报基建统计报表,并对各种报表进行分析研究。

(三)任务划分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工期,整个工程由四个施工队完成,各个施工队分为多个工作面进行平行作业,直接从事标段工程施工,各施工队均归属项目经理部直接管理四、主体工程施工方法根据本工程作业面多的特点,整个工程为多个工作面进行平行作业。

挖方采用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辅助配合。

砼、砂浆采用机械搅拌,农用三轮车或架子车运输。

(一)施工测量施工准备开始起即成立测量作业小组,由测量工程师专人负责测量放样工作。

校对仪器测量,熟悉图纸资料,踏勘地形与了解标点的位置等,做好一切测量放样的准备工作。

复核测量:在施工前,依据承包标段起始点和终止点之间的设计纵坡,复测实际长度、高差,并和相邻渠段进行高程、中心线衔接复核,测设施工控制网点,测量记录本及成果资料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根据施工图和控制网点,对渠道中心线、高程点、边坡线(边线)进行测量定线,测放每一断面的开口轮廓位置。

施工中,要经常及时测放检查开挖衬砌(砌筑)断面的尺寸及渠道底部的高程、中心位置,并做好记录。

完工后,要对渠道中心线、纵坡、高程、渠边坡(边线)进行全面测量复核,并绘制出渠道纵横断面图及平面图。

(二)拆除工程本工程中,由于工期较短,拆除工程拟采用风镐配合钢钎,镐等工具进行拆除,浆砌石采用人工使用钢钎,镐等工具拆除,拆除弃碴人工装拖拉机运输至工程师指定地点,整齐堆放,不得随意倾倒。

(三)土石方开挖开挖采用1.0M³反铲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修边削坡。

按照设计要求的渠道中线、渠底深度、断面尺寸,进行开挖。

渠底预留厚度为30cm,当机械挖土到设计槽底以上30cm时,由测量人员配合共同进行。

标高由水准测量控制,不许超挖,以免扰动下部持力地层。

考虑碎石土回填,部分开挖弃料就近堆存,以利于回填时使用,但不得影响砼工程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