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阅读文本的类型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 续性的逐渐上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 这是本段的首括句 端的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 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 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 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 开阔,祈年殿和圜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 这是小结句 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 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论述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的区别
文体不同
前者选的是论文、杂文、评论等, 后者选以散文、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
能力层级不同
前者重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等级 B、C,后者重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 探究能力,等级为C、D、F。
考查内容不同 前者考查对象涉及概念、句子、作者的观 点等,后者常考查形象、语言、情感、表现手法 以及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等。 思维方式不同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 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 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 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色”。“青”是祥和、 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这是关于“清”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 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 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 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 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力求用最精当的语言把筛选 到的信息、理解到的意思表达出 来,尽量做到全面、准确、简明 流畅。
提醒:
留心文中 “这”“这些”“这 个”“那”“那些”“其”等词语, 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指代的 具体内容。 理解关键句子的意思时,要回归 相应段落结合上下文揣摩文意,一定 要扣住出题者问我们的句子进行解释。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含着 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 和的精神。 这是关于“圆”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 造型。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 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 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 (一)划出各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其各段主要内容, 理清各段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把握 作者思路。 • 归纳关键词、关键句的筛选及确定的方法: • (1)将各段标上序号。 • (2)关注标题 • (3)关注并勾画关键词: A、表示逻辑关系的 关联词:B、表明承递关系或起总结作用的词语 C、顺序词:D、重复同一主题的词语、代词 • (4)勾画关键句:一般为领起句、总起句、过 渡句、设问句和小结句等,也可借助关键词确定。
(2)误划类别:把本属于同一类的拆开,说成两类或几类;
或把本不属于同一类的合并成一类。这样的错误往往出现 在选项句的修饰语位置,因为这一位置在阅读时往往不被 注意。当选项中出现类似“××类的××怎样怎样”时, 注意有无这种情况。
(3)指代有误:选项句对原文中的“指代内容”解释有误,
怎样标注
示例 北京卷 注意题目 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 3分,共12分。阅 告诉我们写了什么 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 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 本文说的大意 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精邃的精神内 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一、明确阅读文本的类型
• 论述类文章 说明类文章 • 论述类文章主要是指两大类: • 新闻评论(社论、时评、思想评论等) • 社会科学论文 (社会科学论文涉及的面比较广泛,包括政治、 经济、文学、美学、史学、教育学等等方 面。)
论述类文本主要特征
一、议论性较强。 二、观点鲜明。 三、材料涉及面广。 大多涉及哲学、经济、政治、 教育、历史、文化、语言、文艺、 美学等领域。
回到原文,根据题干的指示和要 求寻找答题范围,弄清楚是只要部 分寻找还是得着眼全文,然后重点 研读。
四、根据提示,全面有效作筛选
解题时,要排除干扰,按照题 干的要求,对确定范围内的信息进 行全面有效的筛选,筛选的主要方 法是去枝叶,找关键词,抓主干。 有时,相关信息分散于文章各 处,要细心。
五、归纳要点,概括整合定答案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 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 总括“高、圆、清 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 ” 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 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 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 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 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 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 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 坛》)
前者偏于重理性思维能力,后者重形象思维。
解题步骤指导
①直接宣布观点、理论的句子。 一、整体感知,圈画要点明大意
②对上文所述内容进行肯定或否定评 读文章的时候,要大体了解段落内 价的句子。 容,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文段内部层 ③关键处语句,如文首、段首、文末、 次,快速把握文章结构。 段末的话。
同时,要寻找关键句,作圈点勾画。
解题步骤回顾
一、整体感知,圈画要点明大意
二、善于审题,擦亮眼睛析题干
三、回归文本,冷静仔细找范围 四、根据提示,全面有效作筛选
五、归纳要点,概括整合定答案
(二)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中常见的几种错因
1.内容曲折
(1)张冠李戴:把甲的观点、发现、发明说成乙的观点、 发现、发明。这样的错误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语或宾语 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的观点是”这样的句 子时,注意是否有此种类型。
把握文本大意,能够回答以下三问:
第一问:全文围绕什么? 也就是话题是什么 第二问:每段在说什么? 也就是标注一下段意 第三问:作者主张什么? 也就是主要观点是什么
二、善于审题,擦亮眼睛析题干
仔细读题干,寻找提示性词语, 明确对象,揣摩出题者用意,根据赋 分确定答案要点。
三、回归文本,冷静仔细找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