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实验(ppt版本).
• 第四,采取了对照实验,可比性强,几个阶 段的对照啊,只改变一个变量,其他因素不 变
• 第五,该实验是在非传统管理模式下展开的, 真诚地把员工看成是企业成功的合作伙伴, 因此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雇员一方始终对 管理层的动机和能力充满信任、持有信心, 公司上下士气高涨。
霍桑实验的不足
• 第一,研究方法的局限。它的观察法没有与定量 分析相结合,容易使得实验产生偏差。
霍桑实验
刘冉冉
1.实验背景
乔治·埃尔顿·梅奥
George Elton Mayo
• 1880年生于澳大利亚
• 1900年毕业于阿福雷德大学
• 1922年移居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
• 1924年开始霍桑实验
• 1926年进入哈佛大学
• 代表作1933年《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
1945年《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 实验假设:适当改善员工福利使生产率上 升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论:得出其他外在因素对产量并无 实质影响。改变监督与控制的方法能改善 人际关系,能改进工人的工作态度,促进 产量的提高
实验的第三阶段
访谈实验
• 实验初衷:让工人对管理者的规划政策、 工头的态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答,以获 得更多的信息。
• 原籍澳大利亚,后移居美国。作为一位心 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 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 试验,即霍桑试验
• 试验的其他主要研究人还包括罗特利斯伯 格和狄克逊
2.实验四阶段
• 1.照明实验(1924-1927) • 2.继电器装配实验 (1927—1928)
(福利实验) • 3.访谈实验(1928-1931) • 4.接线板小组观察实验(1931—1932)
身的干扰。例如,人和机器人对话 这个就可以摒 除部分研究人员的因素在内 • 3.利用心理学和管理学在此实验之后的新的研究 成果,丰富实验的内容。例如,在试验中培养和 指导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从而重新评估和 看待最后产量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 4.考略更多因素,如工时、压力,更好的控制实 验过程 • 5.增加实验外部效度,如考虑人员更全面、行业 更广
• 玛丽·福莱特(1868—1933)在古典 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之间架起 了一座桥梁
• 莉莲·吉尔布雷斯注重研究个体行为
启示
霍桑效应告诉我们:从旁人的角度,善意的
谎言和夸奖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从自我 的角度,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 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与命运争吵的人,永远无法了解自己。 —— (美)惠特曼
• 倾听—不要说话 • 绝不要争论,绝不要提出建议等
• 实验过程:选择了14名男工在单独的房间 里从事绕线、 焊接和检验工作。 对这个班 组实行特殊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
• 实验者原来设想,实行这套奖励办法会使 工人更加努力工作, 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 但结果并非如此。
• 企业中的员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 人”
• 第二,研究人员对实验产生了影响。特别在控制 过程中,实验的研究人员过多的干扰了被实验的 工人,其结论很可能有误导成分。
• 第三,实验的应用性不强。实验阶段忽略了男性 员工的因素,行业和工种局限,也让实验本身没 有推广性。
四.霍桑实验的改进空间
• 1.定性观察实验法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2.加强实验控制,避免实验研究人员对于实验本
人际关系学说
早期理论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纪人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 工作态度和周围人的关系
研究人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科 学 目的:在于激发人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 对象: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和 影响因素
行为管理理论
• 雨果·芒斯特博格(1863—1916)德 国人,工业心理学传世人之一
•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以提高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霍桑实验的优点
• 第一,霍桑实验的目标和方法比较明确,在 各个阶段都是围绕着中心目标去设计去操作。
• 第二,经历的时间较长,观察的次数和时间 比较多,有利于长期的思考。
• 第三,调控的手段比较多元化,善于发现各 个因素和最后结论的关系。例如,在访谈阶 段,付酬方法的改变,休息频率等因素都设 计在其中,考虑的很仔细。
欢迎大家参与交流讨论,提出你的观点。 谢谢
刘Hale Waihona Puke 冉(群体实验)试验的第一阶段 照明实验
• 实验目的:实验者是希望发现照明条件与 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
• 实验假设:适当强度的照明能使生产率上 升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果:照明条件对生产效率无影响, 为期两年半的试验失败
试验的第二阶段 福利 实 验
• 实验目的:为了能够找到更有效地控制影 响职工积极性的因素
• 意外收获:在访谈实验中研究者“意外地” 对结果产生了很大影响, 原本只想让工 人回答常规性问题, 却给个人们提供了 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存 有许多不满的发泄机会。发泄过后心情舒 畅,士气提高,使产量得到提高。
谈话时注意的基本原则
• 全心全意注意你所采访的人,并且清楚的 表现你正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