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下册化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下册化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下册化学期末测试卷班次:姓名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l:35.5Ca:40 Cu:64Zn:65Ag:108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35分)1.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食醋除水垢B.用酒精清洗试管内壁上的碘C.用盐酸除铁锈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2.如表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醋酸B.橘子汁C.草木灰水D.炉具清洁剂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4.金属和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下列对金属或合金的利用是由金属的活动性决定的是()A.用铁回收含铜离子废液中的铜B.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C.用锡合金作保险丝D.用铜丝制电缆5.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指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最硬的B.0.9%的生理盐水:是指100 g水中溶解了0.9 g的氯化钠C.百炼成钢:是指将生铁转化为钢,其主要原理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D.古代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铝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醛的水溶液可用于海产品保鲜B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减少“白色污染”C .钙、铁、铅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 .维生素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7.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先生以饱和食盐水、NH 3和CO 2为原料,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该方法中涉及的反应有:①NaCl +CO 2+NH 3+H 2O===NaHCO 3+NH 4Cl②2NaHCO 3=====△Na 2CO 3+CO 2↑+H 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B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 .该生产工艺中CO 2可以循环利用D .副产品氯化铵作氮肥时,应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8.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 4Cl 和CuSO 4,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 .NaOHB .BaCl 2C .KNO 3D .AgNO 39.下列有关NaOH 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A .用NaOH 固体干燥CO 2气体B .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 溶液是否变质C .用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NaOHD .用CaCl 2溶液除去NaOH 溶液中的少量Na 2CO 3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1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 =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H 4+、Na +、NO 3-、CO 32-B .NO 3-、Cu 2+、SO 42-、OH -C .Mg 2+、K +、SO 42-、Cl -D .Ca 2+、Na +、HCO 3-、Cl -12.小明向盛有盐酸和MgCl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为判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a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试剂进行实验,相应结论错误的是()选项试剂现象和结论A Zn粉有气泡产生,则溶液a一定含MgCl2B CuO粉末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中一定有两种溶质C 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中可能有NaOHD 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则溶液a中一定有两种溶质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酚酞溶液可以一次性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钠溶液B.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物质M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M就是碱C.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的氢氧化钡,滴入适量的稀硫酸D.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可以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14.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甲是H2,乙是O2B.甲是HNO3,丙是NaNO3C.乙是CO,丙是CO2D.乙是Cu(OH)2,丙是CuSO415.向一定质量的甲中连续加入乙至过量,此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图所示曲线的是()选项甲乙A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B稀盐酸碳酸钙粉末C稀盐酸锌粒D硝酸银溶液铜粉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1分)16.(8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物质:①食醋②Ca3(PO4)2③葡萄糖④活性炭⑤熟石灰⑥维生素A⑦大理石⑧CH4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1)农业上常用作磷肥的是__________;(2)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3)常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4)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5)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___;(6)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____;(7)人体缺乏后能导致夜盲症的是________;(8)常用于冰箱除异味的物质是________。

17.(7分)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

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的方法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制品生锈是由于铁制品同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___接触而锈蚀。

(3)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对滤渣和滤液分析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一定不含有Cu②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③若滤渣中只含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Cu(NO3)2,一定不含有AgNO3④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AgNO3、Cu(NO3)218.(8分)水与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曲靖市是珠江源头第一市,旅游资源丰富。

“五·一”期间小明家去珠江源旅游。

①小明带去“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是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明从珠江源头带回一瓶水,为检验这瓶水的硬度,可向水中加入________。

生活中,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③回家后,小明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__作用。

(2)2018年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也是第31个中国水周首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

请列举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_______。

(写一条)(3)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t3℃时,将35 g甲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④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19.(10分)比较、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进行了总结:(1)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填微粒的符号);(2)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色;(3)下列反应中:①金属氧化物+酸―→盐+水②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③酸+碱→盐+水,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4)在溶液中与CaCl2、Ca(NO3)2均能反应的盐有________(任举一例,写化学式);(5)请你找出一种在溶液中与CaCl2反应而不与Ca(NO3)2反应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图示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钠盐,C、D为氧化物,A、B、C、D、E中都含有氧元素,且物质C的固体俗称“干冰”。

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分析后作答:(1)物质C的化学式________;(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21.(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

(4)配制时,除图1所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坩埚钳和________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5)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20%。

22.(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选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提示:BaCl2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祺祺:向试管Ⅰ中慢慢滴入MgCl 2溶液,并不断振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雯雯:分别完成试管Ⅱ和Ⅲ中的两个实验后,接着进行如图2所示探究,请分析后作答:(1)雯雯经过分析推断,试管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步骤①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