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文字素材专题之海域环境
一、海域环境
我国近海的五大海区
1、渤海:古名沧海,是中国的内海。
2、黄海:
3、东海: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海槽的边缘海
4、南海
5、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
二、海底地貌
(一)海底地貌的类型
1、大陆架
中国近海海域的大陆架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大陆架区之一,渤海、黄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上.东海约有2/3在大陆架上,是亚洲东部最宽广的大陆架。
南海的大陆架面积也占1/2以上,台湾岛以东大陆架狭窄,最宽处仅十几公里.
2、大陆坡
东海、台湾以东海域与南海东部的陡窄的阶梯状大陆坡与海槽、海沟相伴存在.南海的大陆坡多呈阶梯状。
3、海槽与陆缘海盆
东海与南海分布有若干海槽。
冲绳海槽是东海大陆架与琉球群岛岛缘陆架的天然分界,冲绳海槽形似新月,向东南凸出,总体呈北东一南西向,与岛屿平行。
南海有西沙海槽、中沙西海槽、南沙海槽、礼乐西海槽等,大多
是南海扩张而产生的裂谷。
(二)海底地貌分布规律
1、由近海向外海倾斜,坡度由小到大,海水由浅到深,地貌由简单到复杂。
2、各海区地貌的差异
黄、渤海只具有单一大陆架,东海主要是大陆架,有部分大陆坡与海槽。
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区类型复杂多样。
三、海洋水文
(一)海水温度
中国近海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受纬度、海岸与海区形态、海流与潮汐、气象变化等因素影响,变化比较复杂。
海域水温的年平均值,渤海约为12℃,黄海约16℃,东海22℃上下,南海26℃左右.(二)海水盐度
海水盐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取决于入海河川径流量的大小、海流的性质和强弱,其次还受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影响,中国近海各海区盐度年平均值由北而南逐渐升高,渤海约为30‰,黄海约31‰东海33‰~34‰,南海在34‰以上。
(三)海流
(四)潮汐
国沿
岸潮
汐系
统主
要是
由太
平洋
传入的潮波引起的振动和日月引潮力形成的独立潮合成的,以前者为主.
中国海域潮差分布差异很大,总的趋势是东海最大,渤、黄海次之,南海最小。
(五)海域环境评价
1、海域环境优势
(1)区位优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太平洋40多个国家与地区先后进入经济繁荣期,经济发展速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全球经济重心逐步向东亚转移.我国位于太平洋西侧中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近海水体活跃,海况总体较好,利于海洋开发利用。
中国近海海域水体在海流、潮汐、风浪、入海径流等因素作用下比较活跃,海域有较强的自净能力,对海域开发利用有较大的承载力。
渤海的水质除沿岸局部区域相对较差外,其他海区仍能保持正常状况.
(3)海水营养盐丰富,水质肥沃。
中国近海海域陆源物质来源充裕,
上升流比较活跃,海域初级生产能力较高.海洋生物生长必需的磷酸
盐、硅酸盐、硝酸盐三大营养盐类含量适宜,是海洋生物资源繁盛的良好基础.
(4)海洋环境类型多,为海洋全方位开发创造了条件。
中国近海海域南北跨越温带、亚热带、热带、赤道带几个气候带,决定了环境类型的复杂多样性,又由于地质构造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特点的海岸、海岛、海底地貌类型.为我国海洋全方位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5)浅海、滩涂广阔。
宽阔的浅海和滩涂是我国发展海水养殖和海洋空间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
2、海域利用的不利因素
(1)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威胁海上作业活动。
(2)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3)海岸侵蚀和海水倒灌。
(4)赤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