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保护海洋环境知识结构:典型例题:例1..阅读下面材料和孟加拉湾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孟加拉湾面向印度洋,呈喇叭口状。
孟加拉国位于该湾湾顶,沿海极易遭受风暴潮侵袭。
1970年,震惊世界的特大风暴潮导致当地30万人丧生,100多万人无家可归,这是亚洲地区近百年来最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
材料二:1981年盂加拉湾又发生一次强风暴潮,由于预报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死亡人数和受灾程度大大降低。
材料三:1991年4月29日夜间的孟加拉湾风暴潮巨浪高达6米多,吉大港水淹深达2米,受灾人口达1000万,有14万人丧生,经济损失至少有30亿美元。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国家:A ,B河流:a ,b城市:①,②(2)试从地形、气候等背景方面分析,为什么孟加拉湾沿岸是世界上遭受风暴潮袭击频繁并导致灾情最为严重的地区?(3)我国大江大河的人海口和大海湾也是潮灾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防灾、减灾方面我们需要做些什么?研析本题主要是以孟加拉湾风暴潮为背景考查相关知识。
从图中信息不难判断(1)问题的两个国家分别是A印度,B孟加拉国,河流a是恒河,b是在我国西藏境内的雅鲁藏布江,恒河河口的西侧是印度的加尔各答,河口顶点上的是孟加拉国首都达卡。
(2) 孟加拉湾沿岸之所以是世界上遭受风暴潮袭击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是因为孟加拉湾呈三角形海湾,而孟加拉国的首都达卡就位于喇叭形河口的顶端,当风暴潮形成并涌向海岸时,受喇叭口地形的影响,能量集聚,潮差增大;加上该地区夏季多飓风并盛行西南季风,加剧了潮势;由于恒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洼,抗潮能力差,所以危害严重。
(3)是结合我国的实际,要求考生要识记住防灾减灾的措施。
(1)印度孟加拉国恒河雅鲁藏布江加尔各答达卡 (2)a.位于三角形海湾及喇叭形河口的顶端,潮差大; b.夏季多飓风并盛行西南季风,加剧了潮势; c.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抗潮能力差。
d.人口密集。
(3) a.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报,成立海上搜救中心; b.加强沿海防护设施建设,如防波堤、拦河坝; c.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氮、磷等营养盐是水生植物的营养物,营养物增加使各种藻类大量繁生,会使水生生态系境遭到破坏.人们将此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往往出现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称为“赤潮”。
材料二下图是某近海海域中浮游生物与鱼类的发展过程(tl→tl→t3)示意图(阴影区代表浮游生物,黑点代表鱼类)。
(1)该海域出现赤潮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2)该地区有利于赤潮形成的自然条件有哪些?(3)赤潮对人类经济活动有哪些影响?(4)把下列内容的代号填人下图中适当位置.说明海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①农耕②海岸工程③海洋生态破坏④海洋环境污染⑤危及人体健康(5)简述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对策:【答案】(1)大量含有营养盐的污水排人海洋,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2)阳光强烈,温度较高,风力较弱,海水交换受阻,潮流缓慢,海域封闭。
(3)给海洋渔业生产和旅游业带来巨大损失。
(4)从左到右:1—4—5—3—2。
(5)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加强人海污染源控制;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专题训练:(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8题,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海洋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我国海岸线比较短,是世界上受海洋灾害最轻的国家B.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寒潮灾害等都是海洋自然灾害C.由海水挠动或状态骤变而引发的灾害如:风暴潮、海冰、海底地震等D.海洋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自然灾害2.风暴潮的危害说法正确的是 ( C )①台风风暴潮来势猛、最具破破坏力②我国北方远离台风园地,因此没有风暴潮现象③风暴潮可冲垮堤防,淹没农田与城镇,破坏海岸工程④风暴潮会给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带来巨大损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④⑦③④3.在风暴潮传至大陆架或海湾期间,海面变化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C )A.风暴到达以前,海面发生强烈升降变动,称为“先兆波”阶段B.风暴潮逼近时,水位急剧上升,水位比正常水位高lm以上,称为“先兆波”C.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同时发生,往往酿成更大灾害D.风暴潮过境后,海面仍会有些振幅较大的波动,成称为“余震”4.世界上不受台风灾害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是 ( A )A.南美洲西海岸 B.北美洲南部 C.亚洲南部 D.亚洲东部5.关于海洋污染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污染排放,及海洋上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垃圾B.采油采矿海洋捕捞、海上运输、核废料深海存储都会引起海洋污染C.海洋污染类型可分为石油污染、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重金属污染D.世界海洋污染总量的50%来自陆地6.已成为严重的世界性海洋污染是 ( A )A.石油污染 B.有机质污染 C.重金属污染 D.生活垃圾污染7.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
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8.油轮发生泄油事故,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关于鱼类死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说法: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变得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光照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死亡③海水严重污染,某些鱼类中毒死亡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运动。
其中正确的说法组合有 ( C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9.下面关于海洋自净能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海洋通过自身作用,使污染物浓度自然降低乃至消失的能力称为海洋自净能力B.世界大洋水体连通性好,海水有相当的自净能力,不会产生海洋污染C.海洋自净能力是有限的,绝不把海洋当作天然的垃圾池D.近岸水域,由于海湾、海峡、河口湾等面积较小,自净能力有限10.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 ( D )A.海洋 B.陆地 C.森林 D.湿地11.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不能影响后代人对海洋的利用属于 ( A )A.可持续发展原则 B.以防为主原则 C.统筹兼顾原则 D.国际合作原则12.在沿海地区建立一些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主要目的是 ( C)①保护珍稀或濒危的海洋生物物种及其栖息地②保护有重大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海洋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系统和历史遗迹③充分开发利用海洋所有资源④保护沿海滩涂和湿地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3.下列关于我国沿海湿地说法正确的是 ( D )①我国沿海各省都有湿地分布②杭州湾以北沿海湿地多为砂质和淤泥质海滩③杭州湾以南沿海湿地以基岩性海滩为主④从福建省南部到广西沿海滩涂、台湾西海岸和海南省均有天然红树林湿地分布⑤在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及台湾岛、海南岛沿海分布有热带珊瑚礁湿地A.①②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20XX年夏季飓风“卡特里娜”袭击美国,读“卡特里娜”活动路径图,回答第14-16题。
14.飓风 ( D )A.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或以上 B.会诱发地震和海啸等地质灾害C.形成在太平洋赤道附近洋面上,中心气压极低 D.“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气流15.从“卡特里娜”活动路径分析,“卡特里娜”对全球经济的最大冲击是 ( B )A.海上运输中断 B.能源价格上涨C.海水污染严重 D.保险赔付巨大16.台(飓)风形成后,通常是自东向西运动,其主要原因是 ( B )A.台(飓)风中心盛行下沉气流B.低纬度地区以偏东风为主C.低纬海区的洋流自东向西流泛D.地球自西向东自转17.如果阿拉斯加南面海域发生石油污染,下列渔场中最有可能受到污染的是 ( B )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舟山渔场 D.秘鲁渔场18.关于海洋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海洋环境保护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以防为主、统筹兼顾、国际合作的原则。
B.要加强海洋污染源的控制C.海洋自然保护区可划分为三类功能区,即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
D.海洋自净能力很强,一般情况下通过大洋水体的交换即可对近岸污染水体起到净化作用。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0XX年12月26 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
回答19-20题。
19.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AD )A.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B.特大风暴潮引起的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20.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BC )A.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B.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C.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D.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21.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 BD)A.人口老龄化 B.沿海人口密度大C.多河流入海 D.缺乏海啸顶警系统22.下列省区中不受风暴潮影有 ( CD )A.浙江 B.上海 C.江西 D.四川23.为了学习先进的经验,我国应该与下列哪些国家加强台风预报和监测方面的交流 ( AB )A.美国 B.日本 C.印度尼西亚 D.英国24.关于海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BD )A.海冰仅出现在北冰洋海域B.冬季,我国的南海不会形成海冰C.海水含盐偏高的海区往往最先形成海冰D.海冰的危害主要由膨胀力及其运动时的推撞力引起25.2000年8月1日,俄罗斯海军的中坚舰之一。
“库尔斯克”号多功能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失事沉没,全世界为之震惊。
20XX年10月上旬,“库尔斯克”号核潜艇艇身从失事的巴伦支海底被打捞上来。
俄罗斯花巨资打捞“库尔斯克”号的原因是 ( AB)A.核废料存在放射性 B.核废料中的重金属C.有毒气体泄漏会产生大量的污水 D.核废料会发生爆炸26.俄罗斯在打捞“库尔斯克”号的过程中要克服 ( BC )A.海水的运动 B.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 C.海水的腐蚀性 D.黑暗、低压、高温、缺氧环境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60分)27.读我国近海主要海域污染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油类污染最严重的海湾是,含溶解氧最少的海湾是,原因是,其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是(2)1999年夏天,首先在长江口发生了大规模的“赤潮”,其后向南不断扩展的原因是,(3)从各海湾的污染来看,我国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