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设计 (1)
程序 分析图纸,理解设计意图 确定施工的范围和规模,制定施工方案和时间进度表 确定施工工序,指定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和管理方法 制定材料计划,按照图纸放样 进行工艺制作加工或组装安装 协调施工顺序,掌握交叉施工的节奏 按照图纸检查工程质量,按照工序检查施工进度 统一验收,组织预展 正式展出,做好跟踪服务和维修
桌式、斜面、壁式、柱式
护拦:勾挂式、滑轨式 指示牌 辅助设施
服装、书籍、各类支撑或固定器械
陈列布置
程序
根据陈列计划制定具体的不布置方案,进行展品准备 完成展架组装及灯光照明安装 完成对展台、展柜道具等的装饰、组装工作 实施主体展品和辅助产品的陈列布置 完成展示环境的装饰布置 总体调整,做到整体统一、重点突出
场地划分
结构形式
特装展示 标摊展示
设计要点
空间组合有序、科学、合理 展墙、展架、展柜组合变化,空间形态的变化 满足展示功能(展览、演示、交流、销售) 展示内容分布合理、流畅 空间再创造,区别于展厅原有面貌
版面设计
构图形式
中心设计 倍率分割
将内容以集中表现的形式放在画面成倍率且又能表达其情感、 感受的最佳分割部位。
连贯性 鲜明易辨、不交叉、不逆流、不漏看、不重复 多线陈列:主线\副线 通道宽度由观众多少、展品大小和参观视距等决定 主通道8-10股人流,次通道5-8股人流,需要环视的站台 周围不窄于3股人流
展示空间
特征: 由水平面、折面、弧面、球面等空间围成的多维空间
空间构成:
空间构成样式: 开敞空间 封闭空间 结构空间 悬浮空间
发展趋势
展示最新科技成果 经济信息交流的纽带 国际化、专题化、固定性 开放性、参与性 效率、效果、效益
展示分类
展示内容分类 在特定的展示环境和范围内,有目的、有系统的展示多种展品, 并通过展品组合展现某一思想主题。
1.综合类展示。 成就、回顾、史料、大型博览会
C.用形分割:
圆形:圆满、灿烂、辉煌、旋转 方形:大方、精密、未来 多边形:幸福、乐感、活泼
版式的功能与形态
展板造型 版面形式:
动与静、内与外、低与高 内容:标题、介绍、指示、广告宣传、相关印刷品等
版式的统一设计
统一版式造型,统一版面形态 统一的空间位置和角度 统一组合规律和变化规律 统一的内容安排,统一的内容媒介
技术、装饰材料、制造工艺
管理:管理科学、展示计划、成本核算、人才配备、现场管理 时空性:人流与信息交换 参与性:优化的展示环境,开放的参观景观和路线
起源与发展
1851年伦敦举办首届国际博览会 1876年菲拉德菲尔独立100周年博览会 1889年巴黎万国博览会
1937年巴黎艺术和技术博览会 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 1958年布鲁塞尔万国博览会
1962年西雅图21世纪大博览会 1964年纽约世界博览会 1975年冲绳国际海洋博览会 1985年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
展览场馆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深圳国际展览中心 北京展览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北京农业展览馆 上海展览中心 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展示设计
概念
展现出来的状态和行为 “Display”,展现、显现、被见 中心任务是对展示空间环境的再创造
基本特征
直观性:实物、模型、图片、绘画、音乐及现代高科技表现技术 功能性:信息传递、实物展示、演示、洽谈交流、销售 综合性:
展示:建筑、美学、心理学 视听:绘画、雕塑、摄影、幻灯、录象、电影、现场演示 科学:机械工程学、声学、光学、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
陈列密度 与高度
一般控制在30-60%之间为宜 陈列高度
距地面80cm起,一般不超过350cm 通常陈列高度在80-250cm之间 大幅照片或绘画220-350之间 展板下沿距地80-110cm 最佳区域为标准视线以上20cm-以下40cm
参观通道
顺时针方向或开放顺序 设计原则:
施工准备
资料:施工图纸 人员:施工队伍 场地:现场、场外 工具:施工、装饰 材料:数量、质量
展示材料
结构材料:铝合金、铁方管、木龙骨、不锈钢型材、塑铝板、钛 金板、复合塑料、玻璃、防火板、PVC板、阳光板、有机板
装饰材料:塑铝板、钛金板、复合塑料、玻璃、防火板、PVC板、 阳光板、有机板、纺织品、壁纸、即时贴、KD板、自喷漆、波音 片
基础准备
a.充分认识和理解展示大纲提出的要求,把握展示主题、展品种类与属 性
b.全面考虑展览规模、设计标准及经费、材料和技术要求 c.科学预测观众层次、类型和流量 d.对展示场地和建筑环境全面了解和研究
总体设计
a.场地规划: 利用平面图合理划分场地,分配展品位置和尺寸 考虑观众的参观路线、人流量 立面处理按照展板数量进行分配 过渡空间、照明设计的处理 b.基调设计: 色彩、造型、版式
听觉
1.正常情况可收听到频率为20-2000赫兹 2.前方声源优于右前方,右耳灵敏度高于左耳 3.展示音响设计控制在80-90分贝 4.展厅内避免噪音 室外放置 消音设备 统筹安排
照明
1.照度:1lx为每平米的光量。 2.亮度:物体表面明亮程度(cd/平米) 照度水平与物体本身的发光率有关 亮度=照度(lx)x反光率
展示色彩的构成
环境:空间的吊顶、地面、墙面三界面 展品:展示设计主体 道具:衬托展品、营造气氛、突出主题 版面:与展板色彩统一且有变化 光源:美化、突出展品
色彩材质美 不锈钢 阳光板 KD板、万通板 防火板 塑铝板 彩色玻璃、有机板 各类纺织品 高科技材料
色彩设计要点
展示环境、道具及版面色彩统一,避免破碎和零乱 色彩搭配应以突出展品为前提 每个展位版面中的色彩应控制在3种以内 不宜色度过高,,以免引起视觉疲劳 重点展品应利用各种色彩对比表现方式突出展品 应对色彩的地域性、民族性,以及风俗禁忌或避讳的色彩有所了
动态空间 静态空间 流动空间 虚拟空间
馆围空间 室外展示空间 室内展示空间
序列式、组合式 销售空间
演示交流空间 共用空间:
通道空间、休息空间 服务设施空间
展示空间设计
功能设计 心理设计 效益性 审美性
展示空间设计规律
整体性 相关性 动态性 有序性
50-70年代,美国CI繁盛时期,日本的CI才开始起步。日本的TDK, 伊藤荣堂,MAZDA等企业导入CI 。
识别性 创造性 适用性 时代性
展示手册的设计
封面 展示总体设计 展示空间设计 展示版面设计 展示道具与陈列设计 展示效果图(A4)
封面
新媒体、新技术:电视幕墙、大屏幕投影、等离子电视、电脑喷 绘系统、电脑刻绘系统
商业形象体系的建立
CIS(Corperat Identity System)
MI(Mind Identity)理念识别 BI(Behavor Identity)行为识别 VI(Visual Identity)视觉识别
标题 封面装饰图 作品主题 学生姓名,所在学院,学科、专业名称 教师姓名和时间。
展示总体设计
1.平行分割: a.水平分割:宏大、高贵、安全、稳定、秩序、可贵、行进、亲切 b.垂直分割:高大、伟大、崇高、向上、升腾、神圣、未来、威严、 新奇、突兀 c.斜线分割:冲刺、尖锐、运动、刺激、锋利、未来、强烈、坚固 d.弧线分割:优美、诱惑、年轻、圆满、运动、女性、儿童、韵味
2.交叉分割: a.直线交叉分割(水平、垂直) 大方、稳定、规范、秩序、朴素、简练、精密、现代 b.斜线交叉分割: 重量、下坠、活泼、大方、强烈、突出、稳定、男性 c.直线斜线交叉分割: 强烈而安定、激烈而平静、青春、运动、冲刺、活泼
解
展示照明设计
基本原则
展示区明度充足,陈列区照度应略高于普通参观区域 避免炫光,光源不应裸露,照射角度适当 确保安全,注意防止爆烈,造成以外 照明布线严格规范,注意防火
功能 考虑观众及工作人员行走的安全 创造视觉效果 吸引并引导顾客进入 吸引顾客对商品的注意 烘托整体展示效果
陈列方法
组合陈列 系统陈列 线形陈列 中心陈列 对比陈列
复原陈列 主题陈列 生活化陈列 开放型陈列
区位:地台、壁面、柱面、架上、悬垂 形态:吊挂、置放、壁贴、动态 视区:高位、中位、低位、浅位、深位 商品组合:专题、系列、关联、季节
展示施工
展示色彩设计
原理: 总体色调、展具、版面、图表、文字、装饰、模型、灯具、服装、 展品等
1.总体色调与展示主题相适应,确定主色调 2.选择调节色和重点色 3.局部色彩设计要有利于突出产品 4.利用色彩心理感受诱导观众
功能
增强视觉诱导 强化特定的情调和氛围 注重设计审美性,创造完美的展示空间环境
展台:顶部架设吊灯、直接安装射灯 展架:夹式射灯、滑道射灯 灯箱:布光均匀、维修方便、注意防火
展示道具
展架、展板、展柜等各种陈列和装饰展品的用具 展架种类:
固定型 组合型:八棱柱、球节、绗架、易拉式网架
展台形式
展台:中心展台、组合展台、标准展台、 异型展台: 展柜:博物馆、商用、展览
照明种类
基本照明 层次照明 重点照明 立体照明 装饰照明
照明的应用
展板与展墙:直接照明 射灯光线至画面投射角度不小于30度 顶部设灯檐 轨道射灯 横装暗藏式灯带
顶棚与灯檐: 灯棚吊顶 展墙顶部加设灯檐
展柜: 亮度应为基本照明的1.5-2倍,重点展品3-4倍 下照光源或底部打灯
局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