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 PPT课件
抽象的概念
具体的概念
Time Argument
Love He
Money War
Journey Pig
概念隐喻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常规 隐喻,根据始发域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 空间隐喻 (Orientational Metaphors)
• 实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s)
• 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s )
参考书目:
[1]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1994.
[2]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胡壮麟.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 王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5] 张捷. 概念隐喻在写作中的应用[J]. 绥化学院学报, 2009(1).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实体隐喻
帮助我们将抽象的事件、活动、情感、观念等看作 有形的实体和物质。
例如:“Theories are buildings. Ideas are food.” “就算流干泪,伤到底,心成灰,也无所谓。”
“Buildings”, “food”和“灰”这三个有形的实体分 别将“theories”, “ideas”和“心”这些抽象概念具 体化了。
“在一场舞会上,男孩子都身着黑色晚礼服,女孩子都穿着白裙,他们 相拥旋转。如果灯光转暗,那么你能看到的只有女孩子。女孩子就像那 颗可见星,而男孩子就像那个黑洞。尽管看不见男孩子,但女孩子在不 断旋转,这就有力地证明一定有什么人在相拥着她旋转。”
这段文字中, John Wheeler教授就给出了一个隐喻:把黑洞比作看不见 的男孩子,把可见星比作女孩子,他们不断旋转是天体的运行方式。
Am I a tapeworm in his belly? (我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吗?)
三.本质的表面化
这类文章主要靠隐喻挖掘本质,看似容易却很难做到精准。 尤其在文学作品中,人类情感世界复杂多样,难以把握。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天才梦》
隐喻性思维过程
隐喻
这正是张爱玲所理解的那个动荡时期生命的本质,以及人生 的荒谬。揭示了张爱玲内心深处的生命感受,这是她对人性 阴暗面的洞察和悲剧性人生观的体验。“华美的袍”和“虱 子”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隐喻的启发功能。
而是具有认知价值的语言结构。
逻辑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概念隐喻正式提出
崭新的认知科学领域
人们首先认识的是能够感知的,直观的,具 体的事物,然后通过联想,把已知事物与一些新 认识的,具体或抽象的事物相联系,进而找到它 们的相关点,这样就产生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 射,由此而产生了新义。
概念隐喻 Conceptual Metaphor
To understand one thing in terms of another. 通过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的方式。
概念域:人的连贯的经验集合。
LOVE IS A JOURNEY.
A IS B
目标域(target domain)
始源域(source domain)
空间隐喻
以空间为始发域,通过将空间结构投射到非空间概 念上,赋予该非空间概念一个空间位置。
例如: happy is up, sad is down health is up, sickness is down “今天好high啊!”“最近情绪很down!”
这些空间隐喻赋予了“情绪”和“健康”这两个抽 象概念一个原本不存在的纵向方位。
视觉想象,激起感情反应,而它对注意力和感情的导向作
用则比绘画更为显著。”
——Ellen L. Mather
内容提要:
• 概念隐喻的简单介绍 • 概念隐喻的三种分类 • 概念隐喻在写作中的应用 • 参考书目
“用另一物体的名称来指称这一物体。”
—
—亚里士多德
功能:修辞、美化
语言层面
不再将隐喻看作纯粹的语言修饰手段,
二. 复杂的简单化
常用在各种文章中,简洁即美。比如在对话描写中:
How could I perceive his inner mental process? (我怎么知道他的内心活动?)
How could I know what is going on in his mind? (我怎么知道他怎么想的?)
概念隐喻理论
“哪里有文字,哪里就有隐喻。”
——Derrida
“我们的概念系统主要是隐喻性的。” ——Lakoff &
Johnson
“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我们的口头交际中平均每
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
——I. A. Richards
“一幅画的确可以抵得上千言万语,而在脑海中能唤起一
幅画的隐喻却是具有更大的威力。它和绘画一样,能刺激
结构隐喻
根据一个结构清晰、界限分明的概念去建构另一个 较为模糊、抽象的概念,因而也是最容易被人们所 观察和认识的一类隐喻。
例如:Time is money.
Argument is war.
思念是一种病。
写作中,隐喻思维的三种表达方式:
一. 抽象的具体化
这类方式在科技文章中司空见惯。它有助于将抽象学术概念通俗化。比 如John Wheeler教授在解释黑洞这个抽象概念时的经典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