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八 第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练习题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八 第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练习题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一战对俄国革命的爆犮的影响。A、B两项结论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主要说明了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俄国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促使革命迅速发展不符合题意.故C项措误:材料中描述的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这几点内容均是一战后俄国面临的困难.据此可得出一战加剧了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故D项正确.
2.答案:D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共产党宣言》……序言……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等关键可知,恩格斯意在说明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所以答案选D。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由“1890年”可知,这是属于第二国际时期,但是第二国际是松散的联盟,所以B说法有误,排除;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美国家爆发了工人起义,工人早就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的政治诉求,所以C说法有误,排除。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篇》
材料二一般说来,激进主义对现存社会的组织和运作方式怀有强烈的不满,对现存社会制度抱有彻底的否定态度,急切地希望对社会进行根本性的急剧和即时的改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共产党宣言》。
2.19世纪70年代法国工人的激进之举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历史背景。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第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单选题
1.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 )
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
2.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
A.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
C.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具有高度自我批判和革新的精神,故A项正确;“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这种说法虽然在材料中有体现,但表述并不完整,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相关内容,故C项错误;“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这种说法与B项相同,都属于对材料信息的不完整概括,故D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已经开始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论断并不是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预见,故A项排除;依据题干中“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可得出可以通过消灭生产力与夺取新的市场来缓解经济危机,B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材料中是《共产党宣言》对经济危机的表现、发生原因以及克服办法的阐述,并没有针对欧洲资本主义文明,且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排除;依据题干中“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信息可得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纳不了自身所创造的财富,从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故D项正确。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B.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C.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D.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
10.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这主要说明( )
D.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
3.《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和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別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 )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8.下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1848年,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而不是十月革命期间才建立,故A项错误;据材料“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错误;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农民阶级支持无关,故D项错误。
A.以暴力方式夺取政权
B.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C.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D.立即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5. 1831年11月,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并发布宣言称:“真正自由的霞光从今天起照耀在我们城市的上空,任何东西也遮不住它的光彩。"这说明在法国( )
A.工业革命使民众注重经济诉求
B.社会变迁呼呼工人阶级联合
C.社会主义成为起义的指思想
A.它预见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
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
9.“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
7.答案:A
解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联合的重要性;其二强调联合的阶级性,联合是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要通过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体现了科学共产主义精神。因此这一变化说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B项错误;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的标志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故C项错误;此时资本主义制度还未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因此主要矛盾仍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故D项错误。
①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②英国“宪章运动”
③欧文领导建立“新和谐公社”
④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面对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进行了无畏的反抗和斗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形式中,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斗争形式是( )
A.经济斗争B.意识形态斗争
①《共产党宣言》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③德国古典哲学
④中国“三民主义”思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二、材料题
16.在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上,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各国在实践中又不断探索与创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正义者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闭幕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立即着手完成起草宣言的任务。在这基础上,马克思执笔写成《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9.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材料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创造了令自身也无法解决的“魔鬼”,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确答案为B。材料没有涉及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作用,而且此时世界资本主义尚处于上升时期,并不具备无产阶级发动革命的条件,A,C,D与材料信息不符,应排除。
11.答案:B
解析: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故②③符合题意;伏尔泰和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而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故排除①④。答案为B项。
12.答案:B
解析:以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①②④符合题意;欧文领导建立“新和谐公社”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是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工人运动,故排除③。答案为B项。
A.沙皇腐朽统治是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B.政治经济状况落后使得俄国社会矛盾尖锐
C.俄国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促使革命迅速发展
D.—战加剧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最高阶级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是()
①伏尔泰
②傅立叶
③欧文
④孟德斯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是()
5.答案:D
解析: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之一,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为争取自身的自由权利而斗争,说明工人阶级主体意识已经觉醒.故D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二月革命的特点。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要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即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要通过暴力革命手段实现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没有涉及武装起义的条件成熟,故A项错误;列宁提出的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在当时没有在布尔什维克全党形成共识,故B项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列宁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是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的方式是暴力革命,故C项正确;“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表明要通过暴力革命手段取得政权,而非和平取得政权存在可能,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