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性染料拼色三角和阳离子染料仿色课程设计

活性染料拼色三角和阳离子染料仿色课程设计

活性染料拼色三角和阳离子染料仿色课程设计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专业:轻化工程班级:2011级03班学号:41101030314姓名:刘科时间:2014年12月05日摘要仿色打样是织物染色投产前的先锋实验。

其目的是通过小样实验,找出能够达到客户质量要求,并且质量稳定、经济性又好的最佳染色用料与染色工艺,将其作为大样投产时的工艺依据。

实践证实,仿色小样的成功是大样染色成功的前提与保证。

打样过程必须根据加工对象选择染料和助剂,制定合适的染色工艺,确定准确的染色配方。

仿色打样是印染厂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大生产的综合效果。

作为仿色打样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配色理论知识,掌握打样的基本流程和工艺。

本实验要求使用三原色红,黄,蓝不同的比例配方对纯棉退浆坯布染色,其中有两拼色和三拼色两大类,用三角形的形式制作成色板,进行对比研究。

首先,通过根据染料确定织物的染色工艺曲线和配方。

在弱酸浴的条件下对纯棉布进行试验。

其次是计算染料和织物的对应关系,算出每个色块的染料浓度和助剂添加量,确定处方。

接下来是确定染色的顺序,本实验共分为36组,依次以递增的顺序做成三角形图状,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红,黄,蓝,三条边为两拼色,中间的为三拼色,每9组为一大组进行实验,实验的顺序依次为红到黄拼色,黄到蓝拼色,蓝到红拼色和红黄蓝三拼色。

最后严格控制染色工艺,准确量取实验所需各助剂用量和时间,做出色板。

本研究是三原色的拼色实验,不仅使我们熟悉染色工艺流程,而且使我们对色光的认识更加逼真,因此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

关键字:酸性染料,拼色,仿色,弱酸性浴,羊毛织物前言随着人们日益注重穿着健康和穿着舒适,棉纤维作为一类重要纺织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产量很大。

棉织物染色时用的最多的染料是活性染料,活性染料色泽鲜艳、色谱齐全、价格较低、应用广泛。

在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过程中,通常需要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染料进行拼混染色,来获得一定的色泽,该过程称之为拼色或配色。

在进行大生产以前,工厂一般通过打小样来获得配方的生产处方。

打样的正确否对保证染色产品的色泽是否符合要求,提高生产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利用物体吸收入射光谱中的一部分而显示出与入射光不同颜色的方法,称之为减法混色。

染料的相互混拼属于减法混色。

染料的三原色是黄,青,品红三种颜色的染料,用这三种颜色混拼可以得到范围很广的各种颜色。

染料拼色时,由两个原色拼色得来得是二次色,当二次色在次拼色时就得到三拼色。

拼色过程比较复杂,为使配色获得预期的效果,做到快速准确,经济,应该遵循下列四个原则。

第一,“相近原则”,指拼色染料的染色性能(包括亲和力,上染速率,上染温度,匀染性,染色牢度等)应该尽量接近。

拼色时尽量选择同一类型的染料。

各种染料中的三原色往往是经过刷选的应用性优良,配伍性能较好的染料,所以拼色时应该优先考虑选用。

第二,“少量”原则,指拼色时尤其是拼线颜色,染料只数应该尽量少,一般不宜超过三只,这样便于色光的调整和控制,同时对拼色染料的组分(指混合染料)应了解,尽量选用原组分中染料补充或者调整色光。

第三“微调”原则,色光调整是以“余色”为理论依据的。

所以利用余色原理来调整色光只能是微量的,如果用量稍多,色泽变暗,影响鲜艳度,严重时还会影响色相。

第四,“就近选择”与“一补二全”原则,指拼色时无论是主色还试辅助颜色都应该选择和目标最接近的染料。

同时应尽量选用一只染料获得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效果。

本次实验首先通过活性染料染纯棉织物来制作三角形色卡,在实验中了解颜色之间在色光上的差异;然后分析样品的颜色,通过比色卡确定样品的颜色,最后通过阳离子染料染羊毛的方式进行仿色实验。

理论部分活性染料分子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反应性基团,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反应形成共价键,从而上染纤维。

活性染料根据活性基的不同分为X型、K型、KN型。

X型反应性较强,上染速率很快,染色温度较低。

K型反应性较弱,所需的上染温度较高。

KN型染料的性能和染色条件介于X型和K型之间。

故针对不同的染料要用不同的工艺条件。

活性染料适用棉等纤维素纤维。

拼色实验介绍拼色介绍在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染料进行拼色或者配色。

染料的相互混拼属于减法混色。

染料的三原色是黄,青,品红三种色光的染料,用这三原色混拼可以得到色彩范围很广的各种颜色。

染料拼色时,由两种原色拼的颜色叫做二次色,当二次色再拼色就得到三次色,它们关系如下:原色品红黄青品红黄二次色红绿蓝红三原色黄灰蓝灰红灰绝大部分纺织品的颜色都是通过双品或三拼、有的甚至是四拼得到的。

拼色时除了要考虑必须是同类染料、染色性能相近外,还要清楚三原色染料的提升力和三原色拼色的色相,考查染料三原色的提升力和三原色拼色的色相是仿色的基础(仿色即通过选择染料和配比染出标样的色相)染料提升率(单色)实验,是从小到大选择一系列染料用量,使织物染得一系列由浅到深得试样。

以单色实验试样为基础,选择表面深度相近的三元色用量,作为拼色三角的顶点设计处方。

仿色实验目的通过仿色实验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色光的变化规律,对颜色拼色实验能有进一步的理解。

拼色的正确否对保证染色产品的色泽是否符合要求,提高生产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部分实验一主要实验仪器,药品100 mL烧杯,250ml容量瓶,5 mL和10 mL移液管,温度计,表面皿,吸耳球,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烘箱。

活性红、活性黄、活性艳兰、食盐、纯碱、纯棉布,洗衣粉等。

实验步骤1.用蒸馏水配制染液溶液,然后再干净的染杯中加入规定量的染料溶液和助剂,刻度转液管量取,补足所需水量。

2.染浴配置完毕后染浴升温至40℃,将已经在50℃中的润湿的纯棉织物挤干后投入染浴中开始染色。

3.染浴以2℃/min的速度逐渐升温至75℃,在75℃染30min,染色完毕后取出试样,用冷水洗,烘干。

染色工艺曲线纯碱90 oC 30min入染食盐2℃/min降温60oC 15min 15min水洗、皂煮、水洗、烘干实验室所给的染料浓度都是10g/L,换算成mL为0.01g/L。

取20mL稀释至200mL,浓度变为0.001 g/L。

实验要求染料对织物重为3.4%,则1g织物所需染料是0.034g染料,实验所给纯棉布为每块1.0g,则需要0.034g染料。

则每块布需要14 mL(红黄蓝三原色总和)染料。

表一:两拼色实验参数编号 染 料织物重/g 浴比总液量/ mL 红/mL 黄/mL 蓝/mL 红→黄- - - ---1 34 0 0 0.5 1:50 502 29.2 4.8 03 24.4 9.6 0 4 19.614.4 0 5 14.8 19.2 0 6 10 24 0 7 5.4 28.8 0 8 0 34 0 黄→蓝红/mL 黄/mL 蓝/mL 织物重/g 浴比总液量/ mL9 0 28.8 5.4 0.51:505010 0 24 10 11 0 19.2 14.8 12 0 14.4 19.6 13 0 9.6 24.4 14 0 4.8 29.2 15 0 0 34 蓝→红红/mL黄/mL蓝/mL织物重/g 浴比总液量/ mL16 5.4 0 28.8 0.51:505017 10 0 24 18 14.8 0 19.219 19.6 0 14.4 20 24.4 0 9.6 2129.24.8表二:三拼色实验参数编号 染 料织物重/g 浴比总液量/ mL 红/mL 黄/mL 蓝/mL 拼色- - - -- -22 24.4 4.8 4.823 19.6 9.6 4.8 0.51:50 50 24 14.4 14.4 4.825 9.6 19.2 4.8 26 4.8 24.4 4.8 27 19.2 4.8 9.6 28 14.4 9.6 9.6 29 9.6 14.4 9.630 4.8 19.2 9.6 0.51:50 50 31 14.4 4.8 14.432 9.4 9.6 14.4 334.814.414.434 9.6 4.8 19.2 35 4.8 9.6 19.2 364.84.824.4阳离子染料对羊毛的仿色实验染色工艺条件及实验处方试样编号 1 2 3 阳离子艳红 - - - 阳离子黄 - - - 阳离子翠蓝 - - - 食盐/g.L -1 4 4 4 平平加O/g.L -1 0.2 0.2 0.2 染色时间/min 60 60 60 染色温度/℃4545 45浴比1:50染色工艺曲线:染料的配制:实验室所给的染料分别为阳离子艳红,阳离子黄,阳离子翠蓝。

浓度都是10g/L ,换算成mL 为0.01g/L 。

取20mL 稀释至200mL ,浓冷水洗,烘干15min15min15min60或90℃入染 室温 1/2食盐 15min50℃ 1/2食盐度变为0.001 g/L。

假如实验要求染料对织物重为2.8%,则1g织物所需染料是0.028g 染料,实验所给羊毛线每根0.5g,则需要0.014g染料。

则每两根需要14 mL(红黄蓝三原色总和)染料。

则依照这种方法来计算染料的用量。

3.4实验结果与讨论a)红色和黄色的拼色过程中,前三组颜色变化不大,从第四组到第八组颜色变化明显,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黄色。

b)黄色和蓝色的拼色过程中,每组的颜色变化差异很大,由浅绿色→绿色→淡蓝→蓝色→深蓝。

实验效果较好。

c)蓝色和红色的拼色过程中,颜色变化由快到慢,在实验中存在量取的误差,时实验效果不太明显。

d)在红黄蓝的拼色实验中,颜色变化较明显,实验效果较理想。

e)由于pH值是采用pH试纸来测定的,误差较大,每一大组实验的条件参数也不同,使实验存在误差较大。

f)所给织物的质量较小,每组羊毛织物的染浴只有50 mL,染色时间较长,所以有时候织物可能暴露于空气中,使织物呈现染花现象,所以要一直用玻璃棒勤搅拌和适当的补足染浴量。

根据所给布样,大致推测布样是由两拼色组成的,由红和蓝的配色。

根据实验,初步按染料对织物重 2.0%—2.8%来拼色。

实验参数如表所示。

药品 编号红/mL 黄/mL 蓝/mL 食盐/g 平平加O/滴 染色温度/℃ 浴比110100.1190℃1:502 12 0 10 0.1 1 90℃3 13 0 10 0.1 1 90℃4 15 0 11 0.1 1 90℃5 14 0 13 0.1 1 90℃6 14 0 14 0.1 1 90℃7 15 0 13 0.1 1 90℃8 16 0 12 0.1 1 90℃9 15.7 0 12.3 0.1 1 90℃1015.5 0 12.5 0.1 1 90℃实验结果1.拼色实验结论a) 通过实验所得的试验样品得知,两原色的拼色实验简单与三原色实验,并且颜色变化较为明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