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颗星星都发光
——浅谈班级管理的专业理念与带班艺术
小学生是良好习惯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
作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如同初生夜空的星辰一样,为了让每颗星星都绽放光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
如何让孩子走好养成良好习惯的第一步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我想结合本班孩子谈谈自己的班级管理方法:
一、良好氛围,潜移默化
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对班级中每一个成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很大。
班集体如果形成一种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无形的鞭策,必然会培养出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学生。
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努力营造良好的班风班貌,让孩子在班级良好习惯的土壤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成长。
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班级的学生基本学会了课堂认真听课,课下友好相处的好品质,即使同学之间有了一点小摩擦,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自行解决,使每个人在这个集体中日臻成熟,同时使每个学生在这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学习成绩逐步提升。
二、以身作则,以身示范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学校里,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
所以教师不但要用真理去激励学生,还要
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感染学生。
要求学生做到的事,自己必须先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受到熏陶和教育。
每当我发现教室中有纸屑时,都会第一时间把纸捡起来,孩子们一看到老师这么做,一旦发现自己位置附近有纸时,也会立马捡起来。
每当我们班级有集体活动时候,我们每次几乎都是在规定时间到达地点,其实在班级组建之初,每次的集会都有迟到现象,但学生每当看到教师都能按时到达,学生也就逐渐地消除了迟到的现象。
三、严格要求,不断强化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一个的细节串成的。
细节决定成败。
一年级的孩子容易忘记,容易忽视细节,因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要严格要求,还要长期坚持,不断强化。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使良好习惯逐步养成。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长期的细致过程,不能寄望于一朝一夕,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
如我们班教室桌椅的摆放问题,开始我每天都去教室检查,一旦发现桌椅摆放不整齐的,就马上批评。
比如,有的学生看到别人扔在地上的一张纸捡了起来,有人当做没看见,我就抓住这一行为,大大表扬那个捡起纸张的学生,达
到教育的目的。
长此以往,学生各个方面的行为习惯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由被迫遵守最终变成了自觉遵守。
“润物细无声,教育即生活”,我们老师理应付出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的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每一颗星星都得以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