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摄影构图》第三章ppt课件
《摄影构图》第三章ppt课件
•《小镇春秋》 李京蜀摄
二、空气透视
强化空气透视的方法: (2)光 线 : 逆 光、侧 逆 光;
•《打麦》 刘继尧摄
•《奔》 连登良摄
二、空气透视
强化空气透视的方法: (3)前景:利用暗而深的前景;
•《雾中去》 何藩摄
《Winter Sunrise》
二、空气透视
强化空气透视的方法: (4)景深控制:形成近实远虚的效果; (5)滤光片:如蓝相平行的线
条,由近及远有向中间汇聚的趋势;
•《田野景色》 布列松摄
一、线性透视
强化线性透视的方法: (1)拍摄方向:斜侧面角度;
•《博尔绍芭蕾学校》
一、线性透视
强化线性透视的方法: (2)拍摄高度:仰拍和俯拍;
•《书山有路笔为径》 刘立宾摄
•《天堂之路》 亚当斯摄
(3)表现物体表面的高光; (4)表现镜中影像。
•《镜 中》
•《本无树》 何藩摄
<Broadway>
一、线性透视
强化线性透视的方法: (3)拍摄距离:近距离;
《阿力着了》 刘洋摄
《兄弟》 卢静摄 00函授
一、线性透视
强化线性透视的方法: (4)镜头焦距:短焦距镜头。
•《一个男童失足下跌的梦》
•
《 构 成 》 杨 晓 蔚
二、空气透视
概念:
也叫
影调透视、阶调透视,是由于远近景物周
围空气介质的厚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色调
拍摄方法:
(1)逆光、侧逆光照明;
(2)
面向镜头一面给与柔和的辅助光;(3)
表现透明物体后面的事物。
•《美的图案》 梁力昌摄
镜面的物体
物体特性: (1)对光线单向反射; (2)物体表面有亮度极高的光 斑,不同区域反差大;
拍摄方法: (1)非常柔和的散射光照明; (2)提高环境景物亮度,缩小 亮暗间距;
第三章 画面造型任务
造型艺术
用一定的物质材料(绘画用颜料、绢、布、纸 等;雕塑用木、石、泥、铜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 立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具体事物的一种艺术。
——《辞海》P1054
第一节 空间感
一、线性透视 二、空气透视
一、线性透视
概念: 利用线条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规律:
(1)物体的影像近大远小;
第二节 立体感
一、拍摄角度:斜侧面、仰拍和俯拍; 二、光 线 :侧 光 、 斜 侧 光 ; 三、背 景:与主体明暗色彩有对比。
第三节 质 感
一、粗糙表面物体; 二、光滑表面物体 ; 三、透明的物体 ; 四、镜面的物体。
粗糙表面物体
物体特性: (1)表面凹凸不平; (2)对光线漫反射;
拍摄方法: 侧光、斜侧光照明。
和明暗现象;
二、空气透视
规律: (1)清晰度:近清晰,远模糊; (2)影调:近暗而深,远淡而浅; (3)色彩:近饱和度高,远饱和度 低且趋于冷色; (4)反差:近反差大,远反差小。
二、空气透视
强化空气透视的方法:
(1)空 气 介 质;
《黄山雨后》
《萨特》布列松摄
•《炼油者之歌》 吴芳摄
•《主人》 田捷民摄
光滑表面物体
物体特性: (1)对光线混合反射; (2)物体表面有局部高光;
拍摄方法: (1)斜侧角度的散射光照明; (2)保留物体表面的高光。
•《静物》 王晓林摄
•《萝卜》 北京广播学院 杜毅摄
透明的物体
物体特性: (1)能够透光; 物体表面有亮度不均的光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