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一节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
一、选择题
1.下列气候类型分布区气候资源变率较大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都有较大的变率。
答案:D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
解析:该地最小风频风向为东北风,即一年内东北风吹的次数最少。
火电厂为大气污染严重企业,为减轻其对城市的大气污染应将其布局在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即城市的东北部。
答案:A
5.为了满足某地街道和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下图中设计正确的是()
解析:为使街道与建筑物有较好的采光条件,应与子午线成30°~60°的夹角。
答案:D
(2010·绵阳联考)若每个地区的气候资源类型用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
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6~7题。
6.X地区
可能是
()
A.海南
岛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由图例对应图中各城市的位置可直接判读。
答案:C
9.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B.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
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
解析:台风是一种气象灾害。
台风来临时会带来狂风暴雨,故应在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应急物品,
为安全起见应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由于台风中心附近天气状况为狂风暴雨,故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临时建筑物一般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大风雨易使其倒塌,造成人员伤亡故大风雨时不应躲在临时建筑物旁。
答案:B
右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
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10~12题。
10.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是()
A.台风
B.寒潮
C.洪涝
D.干旱
解析:首先根据经纬度确定出位置,从图中可知我国西北地区出现的次数多,由此可推断该气象灾害为寒潮。
答案:B
11.甲地受该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A.地形为盆地
B.受夏季风影响大
C.距离海洋较远
D.纬度较低
解析:甲地为四川盆地,其受寒潮影响小的原因是盆地地形,北部有山脉阻挡。
答案:A
12.该气象灾害在美国也经常长驱南下,其影响因素除大气环流外,主要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分布
D.洋流分布
解析:美国中央大平原南北敞开,内部没有东西向的高大地形阻挡,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可以长驱南下,使美国常受寒潮侵袭。
答案:C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
解析: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夏季风的进退所造成的。
答案:A
14.能起到旱涝兼治的工程措施是()
A.加强监测预报
B.植树造林
C.疏散重灾区人口
D.进行水利建设
解析:A、B、C均属非工程措施,D项进行水利建设为工程措施。
答案:D
15.(2010·重庆调研)台风,又称飓风,是破坏力极大的一种气象灾害。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测得的一
次台风过境时的风向风频变化图,据下图判断该台风在此时段的移动方向是()
A制;B制;
C制;D制。
(2)在我国这四个地区进行城镇规划和建筑时,若要充分利用各地区日照资源,街道方位与子午线的夹角应为。
(3)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某城市建一个钢铁厂,则钢铁厂应布局在该城市的何处?
为什么?
(4)C地区为气候,D地区为气候;这两种气候区的分界线是。
解析:农业的耕种制度直接取决于当地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气候资源。
通过分析可知,我国东
北平原和西北地区的无霜期相近,≥10℃积温相当,这两个地区的种植制度都为一年一熟;而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无霜期和≥10℃积温的数值均要高于上述地区,所以可推知这两个地区的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三熟。
为了保证街道两侧房屋都要有一定的日照条件,街道走向应与子午线成30°~60°的夹角。
影响城市规划的气候资源主要是风向,因为风对大气污染物既有稀释作用,又有输送扩散作用。
故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工厂排出的烟尘、废气对居住区的污染,在季风区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将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答案:(1)一年一熟一年一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三熟(2)30°~60°(3)应布局在该
(2)题,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