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分析

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分析

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分析摘要: 旅游消费结构反映了旅游消费的基本特征、质量与水平以及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但根本上反映了旅游消费的特点在生产关系发展上所引起的变化。

旅游消费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仍存在基本旅游消费比重过大、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的优化,应在提高旅游产品多元化程度,规范旅游经济,打造地方特色旅游品牌商品,加强旅游娱乐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倡导绿色旅游消费行为方式等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旅游消费结构;国内旅游;优化;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是指国内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消费的各种旅游服务和产品及相关旅游消费结构的比例关系,是一个地区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安徽省同其它各个省市一样,在旅游业方面不断的壮大和发展,其中我省入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318430人次增长到2011年的2628662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从2000年的150.4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814.99亿元。

虽然省内旅游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以及有待提升的空间。

其中包括消费结构亟需进行调整,经济支柱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旅游资源需要大力的开发,省内区域发展必须进行协调等等。

一、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的现状和问题(一)现状表1 安徽省国内旅游人均花费构成单位:元年份平均每人花费总和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其它2000 505.60 53.42 120.52 98.17 90.98 142.51 2001 521.15 46.79 120.96 96.72 95.03 161.65 2002 572.98 57.32 141.66 97.82 104.12 172.06 2003 553.98 47.12 138.87 107.76 90.33 169.9 2004 656.30 57.10 149.30 124.30 126.50 199.1 2005 661.50 56.63 141.09 123.58 128.91 211.29 2006 646.26 46.75 135.77 121.75 126.56 215.43 2007 713.81 57.21 126.33 143.54 157.42 229.31 2008 730.59 56.23 130.75 149.22 178.83 215.56 2009 775.20 65.88 127.05 156.89 185.15 240.232010 837.94 70.94 140.46 156.32 185.99 284.23 2011 896.20 172.20 180.50 156.00 140.40 247.10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2001—2012)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安徽国内旅游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国内旅游人均花费总和从2000年的505.60元增加到2011年的896.20元。

同时从消费结构来看安徽省的基本、非基本旅游消费水平都是逐年增加的。

并且消费结构也在不断的完善。

其中基本旅游消费包括的交通、住宿、餐饮业从2000年的人均花费272.11元增加到2011年的508.7元。

其所占平均花费总和的比重从2000年的53.8%发展到2011年的43.9%。

可以说安徽省旅游业在消费结构上得到了很大的完善。

基本旅游消费支出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所占总体的比重却逐渐的缩小了。

而在非基本旅游消费结构上,购物和其他消费的人均支出从2000年的233.47元增加到2011年的387.5元。

其所占比重从2000年46.2%发展到2011年的56.1%。

所以我们看到安徽省旅游消费结构在非基本消费所占比重上不断增加,已经逐渐接近国际发达国家的标准了。

总的来说,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在经过不断的发展中,逐渐的趋于完善。

但是仍然与世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并且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再接再厉,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省内旅游业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1、基本旅游消费比重过大虽然安徽省旅游消费结构在近年的发展当中不断的完善。

但是仍然存在着基本旅游消费比重过大,非基本旅游消费比重较小的问题。

非基本旅游消费从国际通行指标来看其最低警戒线在30%左右,并且旅游发达国家已高达60%以上,而基本旅游消费则控制在30%—40%左右。

而安徽省的基本旅游消费经过多年的发展仍然在43.9%以上。

所以仍然低于国际标准。

具体来看基本旅游消费住宿方面从2000年的人均花费120.52元增加到2011年的180.50元。

在逐年增加的同时也远远大于购物旅游消费的人均支出,并且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了。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安徽省的旅游消费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因素,旅游收入大部分集中在吃、住、行等基本旅游消费上。

所以必须调整旅游消费结构从而促进安徽省旅游经济水平的良性发展。

2、购物消费比重较小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安徽省的国内购物旅游消费比重从2000年的人均花费90.98元增加到2011年的140.40元。

虽然在逐年增加,但是始终保持在平均花费总和25%以下的水平。

同时国际发达国家的购物旅游消费所占比重已经达到55%-70%左右的水平。

所以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

而且购物旅游消费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对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所以必须扩大购物旅游消费的比重,这样才能使安徽省旅游消费结构得到真正的完善。

3、物质资料消费多,精神资料消费少物质消费就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产品,如食品、饮料及购物品、客房用品等实物。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国内旅游者更偏向于物质资料的消费,在吃、住、行等方面花费比重较大。

而在旅游活动中观赏、娱乐的山水名胜、文物古迹、民族文化、人文风情等精神资料的消费上所占比重却较小。

这说明安徽省对于精神旅游产品的服务不够重视,没有系统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以及各项娱乐配套设施。

旅游活动中娱乐活动组织也比较少。

所以安徽省在这方面还需要完善,从而给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使其物质、精神方面都能得到满足。

4、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表二安徽省各市国内旅游总收入单位:万元城市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合肥市423476 541065 645278 954741 1268440 1654643 2252600 4011500 淮北市55420 61153 74705 96793 124664 145593 167800 300700 亳州市57860 58219 69821 89819 111725 182726 273358 466100 宿州市61257 70658 95906 144065 180964 220824 247100 416200 蚌埠市92599 94848 135550 177739 233090 285573 362200 678300 阜阳市117510 144336 148468 220817 247449 221015 282500 490300 淮南市67658 72633 92449 119504 160497 212641 254300 417900 滁州市83855 114767 146644 224115 281603 307075 385300 609800 六安市84938 87181 148294 194885 245647 313221 371900 641600 马鞍山102588 112414 136009 175401 220707 260253 371100 766600 巢湖市59190 62335 118991 182952 249077 296638 383100 无芜湖市213941 235895 291195 375236 488118 595759 741000 1506100 宣城市90256 113648 195237 227467 285681 340380 425600 643500 铜陵市41116 46488 112234 227467 166334 195368 224400 343100 池州市153060 173187 251660 552418 704070 899705 1192100 1881200 安庆市331227 360263 457796 588430 771344 970891 1191400 1897400 黄山市463509 540486 756077 972598 1262944 1535537 1822300 3079600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2005-2012)图1 2009年安徽省三大旅游板块国内旅游人次结构 单位:万人次从表二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国内旅游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中,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国内旅游总收入从2004 年的2499461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18149900万元。

这充分说明安徽省国内旅游业有了巨大的发展,而且大部分地区都呈现出倍数增长的现象。

表明安徽省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具有蓬勃的发展潜力。

然而我省地区旅游发展不平衡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尤其是南部和北部地区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差距逐渐拉大同时之间的关联也越来越小。

这制约了全省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其中,合肥和黄山地区分别从2004年的423476万元、463509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4011500万元、3079600万元,在省内旅游业发展中位于主导地位。

而淮北、宿州、淮南、亳州等北方地区在旅游业上虽然逐年增加但却发展水平较低,与合肥、黄山、安庆等地区差距特别大。

这个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同时从图1中也可以看出安徽省旅游业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皖南地区以及合肥经济圈周围,而皖北则相对较少。

总体上形成了皖南、皖中热,皖北冷的现状。

5、与其他各省差距较大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安徽图2 2009年各省国内旅游收入 单位:亿元从图2中可以看出安徽省2009年的国内旅游收入远远小于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四省。

虽然安徽省旅游业在经过几年的发展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相比于这些旅游业发达省市仍然落后于它们的发展速度。

其中省内经济基础固然占有一部分的原因。

但是消费结构不完善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安徽省相比于这些省份旅游消费结构还是不合理。

所以要想赶上旅游发达省市就必须调整和完善旅游消费结构。

推动省内旅游良性发展。

二、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一)内部因素1、总体旅游规划根据安徽省未来几年全省旅游业发展“蓝皮书”,我省将在省内各地区打造十个不同风格的旅游功能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