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工艺美术教案
烹饪工艺美术教案
教案
课题
单元一烹饪工艺美术概述
授课班级
12级烹饪技术班
授课时间
使用教材
《烹饪工艺美术》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课 时
4学时
课 型
讲授课&实训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烹饪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能力目标
1、如何学好烹饪工艺美术
2、掌握各类花草素描图案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道理
色,即色彩、颜色。要讲色彩,首先要弄清楚色彩是如何形成的。通常人们认为,色彩是物体固有的,其实并非如此,我们看到的色彩,事实上是以光为媒体的一种感觉。色彩是人的眼睛在接受光的刺激后,视网膜的兴奋传送到大脑中枢而产生的感觉。当光线(日光、月光、人造光)照射到物体上,由于物体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反射光给人的视觉器官带来的刺激也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色彩。
没有光什么物体也不具备颜色,物体之所以有色,是因为不同物质对七色光中不同的色光吸收或反射不同,所以呈现色彩不同。绿叶这种物质能反射绿光吸收其他色光,所以看上去是绿的,红花这种东西是能反射红光而吸收其他色光,所以看上去是红的。
光、物体、视觉是形成色彩的三个基本条件。没有光,任何物体都不能显示色彩,如在漆黑的夜晚,人们无法看到周围的物体,也就感觉不到色彩的存在。同样,没有视觉也就无法感觉到物体的色彩。没有物体,更无所谓色彩了。
【知识链接】: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做了一个着名的色散试验。他用三棱镜将太阳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色带。据牛顿推论:太阳的白光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白光通过三棱镜的分解叫做色散,彩虹就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的。
当人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时,会产生不同的感觉。有的色彩能增强人们的食欲,有的色彩却能影响人们的胃口。
要求:
1、画工精致、美观合理
2、尺寸:不限
40'
25'
90'
课堂小结
1、本单元从烹饪工艺美术的起源与发展为出发点,从中挖掘烹饪与美的密切关系和渊源,阐述了烹饪工艺美术的涵义与特点,同时指导我们如何学好烹饪工艺美术。
2、教师点评临摹作品
18'
课后作业
预习下章的色彩知识
2'
教 案
课 题
单元二 烹饪色彩 色彩三要素
【分组讨论教学法】:
分两组对如下命题进行讨论:
1)学习烹饪工艺美术,为什么会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2)学好烹饪工艺美术,必须具备哪些素质和条件?
3)列举出五个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美的例子?
讨论后选派一名代表阐述观点。
教师总结。
【课堂任务】:
对教材所要求的烹饪工艺美术中必须掌握的各类花草图案进行临摹。
烹饪工艺美术不仅研究烹饪工艺造型美的规律,同时,在此基础上,研究烹饪器皿与菜品的搭配,以及筵席台面的摆设、饮食环境的美化等,以达到烹饪环境美化及饮食环境与筵席美的统一,揭示烹饪活动美的创造与烹饪文化背景的内在联系。
烹饪工艺美术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烹饪工艺美术的本质特征是食用性和装饰性的统一
2)烹饪工艺美术是体现烹饪色彩、菜点造型、器皿选用
教学重点
与
教学难点
重 点
工艺美术的涵义和特点
难 点
如何灵活的运用工艺美术
教学方法
教 法
分组讨论教学法、现场绘画指导
学 法
听课、理解、动手实践
教 具
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步骤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1、互相问候
2、检查出勤
2'
新课导入
烹饪是文化,是艺释的,如今又如何描述美 。
授课班级
12级烹饪技术班
授课时间
使用教材
《烹饪工艺美术》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课 时
4学时
课 型
讲授课&实训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光与色的产生原理
2、掌握色彩三要素
能力目标
对色彩三要素深入理解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道理
2、激发学生艺术灵感
教学重点
与
教学难点
重 点
色彩三要素
3、为什么各种食物颜色大多各不相同?
同学们要想知道原因,就需要知道光与色的形成原理及色彩都有哪些属性,也就是我们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内容。
3'
新课内容
一、色彩的基本知识
烹饪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菜肴,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食欲,同时也带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中国人一说起菜肴时,马上会联想到“色、香、味、形”四个字,在这四个字中,“色”位于第一位,可见色彩的重要。
二、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三要素也称色彩的三属性,即色相、明度、纯度。
1.色相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从光学意义上讲,色相差别是由光波波长的长短导致的:光谱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构成了色彩体系中最基本的色相。人们给这些可以相互区别的色定出名称,当我们称呼到其中某一色的名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彩的概念。正是由于色彩具有这种具体相貌的特征,我们才能感受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分组讨论教学法】:
分组讨论白色、黄色、绿色、酱红色、紫黑色的食物分别给予人们什么感受?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阐述。
【教师总结】:
白色的菜,人们感觉洁净素雅;
黄色的菜,使人感到酥香诱人;
绿色的菜,使人感到清新、新鲜;
酱红色的菜,则是一种诱发人们食欲的色彩。
紫黑色的菜,则有可能影响人们的胃口。
因此,作为烹饪工作者,掌握色彩的一些基本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3)烹饪工艺美术的审美具有瞬时性
4)烹饪工艺美术是以菜点的色香味形器
5)烹饪工艺美术没有统一的格式和标准,由于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或有差异,因此要不断创新。
3、如何学好烹饪工艺美术
烹饪是人类社会活动中一种极其重要的基础活动。
1)掌握好美术基础知识
2)加强基本功的练习
3)把握好烹饪工艺美术的规律及其各个内容之间的关系
3'
新课内容
1、烹饪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对美的概念的起源,与饮食和烹饪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在中国,甲骨文中美字的产生就是从人们的饮食中发展而来。
距今七千年前河姆渡人便开始发展各类烹饪器具。
春秋时期:孔子曰 割不正不食 的说法。
秦代“雕卵”就是最早的食品雕刻。
现代冷菜造型、热菜造型简介。
2、烹饪工艺美术的涵义和特点
难 点
色彩三要素的推移
教学方法
教 法
分组讨论教学法、张贴版教学法、现场绘画指导
学 法
听课、理解、动手实践
教 具
挂图、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步骤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1、互相问候
2、检查出勤
2'
复习提问
烹饪工艺美术的特点?
5'
新课导入
1、为什么白天的世界时五彩斑斓的?
2、为什么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见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