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PT课件
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PT课件
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 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
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 析回答:
物质 镁条
含 碳 0.05 含碳0.2% 含碳0.6% %的铁丝 的铁丝 的铁丝
燃烧时 剧 烈 燃 烧 , 剧 烈 燃 烧 剧 烈 燃 烧 (未填) 的现象 发 出 耀 眼 白 极少火星 少量火星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Al ;
D、钙的阳离子 Ca2+。
14.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
5 水和氯化钠。以上三种物质中共有
种元素。
3:4 其中醋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D.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用澄清石灰水区 分氮气与二氧化碳
+6 3.有关此符号3SO42-中数字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 “3”表示3个硫酸根
B. “+6”表示S元素的化合价为+6
C. “2-”表示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4”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中含有4个氧 原子
(1)写出仪器b的名称 锥形瓶
(2)写出A图中产生气体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
碳酸钙+盐酸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3)B图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 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不可燃、不支
持燃烧和_密__度_ 比空气_大__性质。
(4)C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 用是_引__燃铁丝 (5)小明按C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 能的原因是_燃__着_ 的铁丝碰到集气瓶壁(水少) (6)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
,
Cl 氯化钠中阴离子的符号为
-。
(3)我们食用的加碘盐中碘主要以KIO3的 形式存在。专家建议在菜快熟时放盐且烹 饪温度不宜太高,这样不易引起碘的流失, 由此推测KIO3的化学性质是
受热易分解
(4)核电站反应堆内发生的核裂变可 产生放射性碘131(I-131)和铯137 (Cs-137)其中碘131原子中含有53个 质子和78个中子,其核外电子数是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里,铜丝加热后由黑色变为 红色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受热能放出氧气,所以高锰酸钾中含 有氧分子 B.电解水得到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说明水 中含有氧元素
C.“风吹桂花满院香”,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桶装“甘泉”牌饮 用纯净水属于混合物
9.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 研究意义的N4分子,下列有关N4的说法正 确的是 ( )
A. 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 B. N4是一种单质 C. 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 由于N4与N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
的性质相同
10.有一种“瘦肉精”学名叫盐酸克伦特罗,化学 式是C12H18Cl2N2O, 下列对于“瘦肉精”的认识不 正确的是
53
15.现有A、B、C、D四种物质,其中A、B常温下都是一 种无色液体,它们具有相同的组成元素,C、D为常见的 无色气体。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A
C
① 一定条件
点燃
B
通电
②
D
③B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2)写出③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H2+O2 点燃 H2O
16.(09徐州)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后者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2.如图是收集干燥某气体并对它吸收处理的正确装置。由 图中试验装置推测出的该气体的有关性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A B C D
在 水 中 的 密度(与空 溶解性 气比较)
难溶
大于
极易溶
大于
极易溶
小于
难溶
小于
13.用化学符号回答: A、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H2O
;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N2 ;
①NH3 ②N2 ③ NO ④X ⑤N2O5
根据规律,X不可能是
A.NO2 C.N2O3
B.N2O D.NaNO2
7.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 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 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实验中,需要“加热约5mL(毫升)水至沸腾”,要用 到的下列仪器是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
5.分子和原子个根本区别是 A. 分子很大,原子很小 B. 分子是运动的,原子却是静止的 C.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却不能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却不可分
6.下列化合物中均含有氮元素,若按氮元素的化合 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2013-2014(上)期中1.下列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利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 人类粮食危机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诗句“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是物理变化, “烧炭”是化学变化 B.氯化钠由阴阳离子构成,其中钠元素显+1价
光,无火星
①你认为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_剧__烈_ 燃烧,火星四射
②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_
铁丝中含有的碳引起的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17.(10分)小明将家中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拿 到学校的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实验】检验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⑴ 实验过程:①在试管中加入5 mL 的“双氧水”,把带火星的 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 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 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 ③如右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
A. 该物质是由碳、氢、氯、氮、氧五种元素组成的
B. 每个盐酸克伦特罗分子中含有18个氢原子 C. 盐酸克伦特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 D.盐酸克伦特罗分子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8
11.实验室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盐 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所用药品的状态完全相同 D.前者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