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州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运动训练学》试卷
(请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与补偿效应----
2、模式训练法----
3、运动训练----
4、高原现象----
5、战术意识----
6、体能----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产业的总产值达到630亿美元,成为美国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竞技体育产业占有绝大部分,这说明竞技体育可以
A.显示国家和社会的综合实力
B.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C.激励人类自我奋斗的精神
D.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
2、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以3:2战胜俄罗斯队夺得冠军,这里用来表达运动员(队)的运动成绩的是
A.竞技水平
B.比赛名次
C.竞技状态
D.竞技能力
3、同为球类项目,篮球和足球对运动员形态、素质、技术、战术的要求却大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
A.运动员个体的不同
B.教练员执教能力的不同
C.各项目训练条件不同
D.专项竞技能力的不同
4、排球运动员的大力发球中的击球是一种:
A.最大力量
B.力量耐力
C.快速力量
D.相对力量
5、持续训练主要是用于发展运动员的:
A.磷酸原供能的无氧能力
B.糖酵解供能的无氧耐力
C.有氧耐力
D.无氧耐力
6、速度练习一般应安排在训练课的:
A.前半部分
B.任何时间
C.中间部分
D.后半部分
7、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负荷诊断时,评价负荷强度的指标是
A.速度
B.次数
C.距离
D.时间
8、一个完整训练过程的出发点是:
A.运动员的状态诊断
B.训练目标的建立
C.运动员选材
D.运动竞赛
9、在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提高专项竞技能力主要是在:
A.基础训练阶段
B.专项提高阶段
C.最佳竞技阶段
D.竞技保持阶段
10、运动员训练状态的诊断可以描述为:
A.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B.运动员训练中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
C.运动员在训练中表现出的竞技能力
D.运动成绩、竞技能力与运动负荷。
11、考虑到运动员的承受能力和训练效果,只有优秀的运动员才可能应用的负荷方式是:
A.直线式
B.阶梯式
C.波浪式
D.跳跃式
12、竞技体育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本质的特点是:____。
A、规范性
B、公平性
C、竞争性
D、观赏性
13、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____,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A、时间和空间
B、力量和速度
C、顺序和路线
D、方法和手段
14、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_____和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A、生理机能
B、身体机能
C、内脏官能
D、身体形态
15、依比赛的性质,比赛训练法可分为教学性比赛、____性比赛、模拟性比赛和适应性比赛。
A、检查
B、测验
C、技术 D 、战术
16、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_____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A、技术水平
B、心理能力
C、意志品质
D、身体机能
17、_____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A、心理训练
B、身体训练
C、竞技战术
D、技术训练
18、以下哪个不是战术的内容?
A、战术知识
B、战术意识
C、战术行动
D、战术基础
19、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主要来源于_____。
A、生活效应
B、训练效应
C、先天遗传
D、身体训练
20、根据训练任务及内容的不同,可把训练课分为身体训练课、技战术训练课、____训练课和测验、检查、比赛课。
A、心理
B、综合
C、教学
D、体能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贯彻适时恢复原则的训练学要点有哪些?(10分)
2、什么是速度障碍,产生速度障碍的原因是什么?克服速度障碍的手段有哪些?(10分)
3、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0分)
4、状态诊断在训练中有何重要作用?(10分)
四、论述题:(2题,共50分)
1、试述力量训练中,如何确定其训练的负荷量度。
(30分)
2、全程性多年训练划分哪几个阶段?简述各阶段主要训练任务、训练的重点内
容、安排顺序及负荷特点。
(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