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 (1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汉字。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她性格和ǎi________,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mù________。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qi________。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2. (5分)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2)________,________。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3)________,________。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4)________,________。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3. (5分)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文中说到“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请根据当时情况,说明保尔“他们”为什么会得到这么高的赞扬。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4. (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芒种为五月季。
“芒”是指稻麦,麦子到此时为始熟,因野里开始(mí)漫着新麦的清香,水稻此时则不可种,稻田里也已一片新绿,令人心(kuàng)神(yí)。
此时草厚螳螂生,螳螂飞捷如马,故又称“飞马”,它是捕蝉高手,却总意识不到黄雀在后。
螳螂两足如斧,故又称“斧虫”,这斧令它自以为螳臂能挡车,这实在是有些可笑。
(选自《微谈节气》)(1)根据拼音写汉字。
míkuàng yí________漫心________神________(2)根据语段内容写一个与螳螂有关的成语。
(3)下列诗句内容与语段所写的节气相符的一项是()A . 书架斜斜设,梅花细细香B .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C .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5. (20分)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生日卡片席慕容刚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
我好想家,好想妈妈。
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些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认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十四岁的初次离家的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
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特别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
在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
卡片送出去了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会觉得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嘴,惹她生气。
好多年过去了。
等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算真正明白了母亲的心,才开始由衷地对母亲恭敬起来。
十几年来,父亲一直在国外教书,只有放暑假时偶尔回来一两次,母亲就在家里等着妹妹和弟弟读完大学。
那一年,终于,连弟弟也当完兵又出国读书去了,母亲才决定到德国去探望父亲并且停留下来。
出国以前,她交给我一个黑色的小手提箱,告诉我,里面装的是整个家族的重要文件,要我妥善保存。
黑色的手提箱就一直放在我的阁楼上,从来都没想去碰过,一直到有一天,为了我一份旧的户籍资料,我才把它打开。
我的天!真的是整个家族的资料都在里面了。
有外祖父早年那些会议的照片和札记,有祖父母的手迹,他们当年用过的哈达,父亲的演讲记录,父母初婚时的合照,朋友们送的字画,所有的纸张都已经泛黄了,却还保有一层庄严和温润的光泽。
然后,我就看到我那张大卡片了,用红色的原珠笔写的笨拙的字体,还有那些拼拼凑凑的幼稚的画面。
一张用普通的图画纸折成四折的粗糙不堪的卡片,却被我母亲仔细地收藏起来了,收在她最珍贵的位子里,和所有庄严的文件摆在一起,收了那么多年!卡片上写着的是我早已忘记了的甜言蜜语,可是,就算是这样的甜言蜜语也不是常有的。
忽然发现,这么多年来,我好像也只画过这样一张卡片。
长大了以后,常常只会去选一张现成的印刷好了的甚至带点香味的卡片,在异国的街角,匆匆忙忙地签一个名字,匆匆忙忙地寄出,有时候,在母亲收到的时候,她的生日都已经过了好几天了。
所以,这也许是母亲要好好地收起这张粗糙的生日卡片的最大理由了吧。
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也只给了她这一张而已。
这么多年来,我只会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证据,希望从这些证据里,能够证明她是爱我的。
而我呢?我不过只是在十四岁那一年,给了她一张甜蜜的卡片而已。
她却因此而相信了我,并且把它细心地收藏起来,因为,也许这是她从我这里能得到的唯一的证据了。
在那一刹那里,我才发现,原来,原来世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容易受骗和容易满足的啊!(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作者一直认为母亲不喜欢自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作者曾寄给母亲许多贺卡,为什么母亲偏偏保存这一张,“并将它和家庭的重要文件放在一起”?(4)结合语境,谈谈你对“所有的纸张都已经泛黄了,却还保有一层庄严而温润的光泽”这一句中划线词语的理解?(5)文章写道“长大了以后,常常只会选一张现成的印刷好的甚至带点香味的卡片,在异国的街头,匆匆忙忙地签上一个名字,匆匆忙忙地寄出。
”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6. (2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植物也有语言夏爱兰①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也是相互之间交流情感的桥梁。
动物也有属于它们自己的“语言”,比如通过叫声或者肢体去表达意图。
那么,植物有“语言”吗?很多人觉得植物既不会动也不会说话,无论周边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都无动于衷,怎么可能有自己的语言呢?②20世纪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了植物对气候环境的反应,发现在严重干旱时期,植物会发出一些奇特的声音。
通过进一步的测量和收集数据,他发现声音的源头在植物体内的输水管上,植物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发生微小的震动。
另一位加拿大科学家发现,植物缺水时发出的响声大小和缺水程度是有相关性的,缺水越严重,发出的响声越大。
但是,当时还无法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倘若是因为植物缺水而有意发出这种声音的话,这种具有意识性的表现实在令人惊叹。
③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家发现植物的语言非常奇特且魅力十足,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揭开植物发声的奥秘,英国科学家罗德和日本科学家岩尾宪三发明了一种“植物活性翻译机”,通过连接放大器和合成器,就能够清晰地听到植物的声音。
利用这台翻译机,他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比如有些植物若长时间处于黑暗之中,一旦受到强光的照射,会发出较高音调的声音,如同人受到惊吓一般;有些植物在遭遇强风或者缺水时,发出的声音是低音调的,如同人承受到很大的痛苦一般;有些植物在经历生长环境变化后声音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比如突然有舒适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或者在缺水的状态下突然被浇灌,声音会从刺耳变得很悦耳,这便是它们表达愉悦的一种方式。
④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的植物声音进行研究后发现,物种间的声音也会有所差别。
为了探索植物之间的声音差异,美国科学家通过仪器对植物的声音进行测量。
在植物叶片的不同位置放置两个微型电板,电极的作用是接收植物发出的信号,再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器将这种信号转换成声音,并通过增幅机进行放大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
通过对比测试,不同种类的植物会有其独特的声音。
比如,豆科植物中有的声音类似口哨,有的声音犹如哭泣;而茄科植物西红柿却能发出响亮动听的声音。
⑤植物的“语言”本质上来说是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就像人类感情中的喜怒哀乐。
通过植物的这一特性,人们使可知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交化和需求,从而进行针对性照顾,有效地提升它们的生命力。
(选自《科普中国》,有测改)(1)文章中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文章中第③段中划线词语“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植物语言”的特点。
(4)“植物活性翻译机”的发明,让我们发现了生活中许多有趣的现象。
也还有许多的发明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请你联系现实举侧说明,注意说明语言的科学、严密和准确。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7. (6分)对比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②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比较阅读这两首作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 . 《从军行》中,“孤城遥望玉门关”应理解为“遥望孤城玉门关”,作者是出于平仄需要而颠倒了词序。
B . 《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的意思是黄沙滚滚,战斗频繁,战士们穿着坚固的铠甲奋勇杀敌。
C . 《渔家傲·秋思》中,“四面边声连角起”是说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都从各个角落传来。
D . 《渔家傲·秋思》中,“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说战争还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事还不能谈起。
(2)理解填空。
①《从军行》中,表达了将士们夺取胜利的决心的一个字是“________”。
②《渔家傲·秋思》中,写出将士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两篇作品在内容和思想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
(3)自选角度,任选一题,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8.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一)余文坼(chè),浙人,少孤,寄居京江,事母极孝。
贫不能供甘旨,弃举业作贾,往来苏、扬间。
志欲破万卷,而无钱购书,惟凭借读。
常云于湖州置贷,暂住村店,俄春涨发,村落困巨浸①中,移居主人楼上。
方以阻行期为郁郁,忽睹楼侧贮书四架,悉经、史、子、集,喜甚,伏而诵之,焚膏继夜,諰諰②恐不能遍览。
喁喁③数旬,竟忘为置贷来也。
迄水将退,而脚气大发,住养匝月,架上书悉归腹笥④矣。
(选自清·张泓《滇南忆旧录》)(二)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
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
任氏曰:“《孝经》云:‘三牲⑤之养,犹为不孝。
’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⑥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