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东平高级中学

山东省东平高级中学

山东省东平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化 学 试 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 19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Ca 40 Fe 56 Cu 64 Zn 65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8小题每小题3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新农村建设中倡导建造沼气池, ④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⑤集中掩埋废旧电池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⑤D .①④⑤ 2.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14N 与15N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B .18O 与17O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 .18O 与19F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D .12C 与13C 具有相同的质量数3.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它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下列各图中能用作防倒吸安全瓶的是( )4.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 ,其原子的电子层数n ,最外层电子数为)12(+n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2-n 。

下列关于元素X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其最高化合价为+3价B .可以形成化学式为KXO 3的盐C .其氢化物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D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胶体微粒能透过半透膜和滤纸B.SO2能使溴水退色,这一事实说明SO2具有漂白性C.铁制品在空气中生锈主要发生的是析氢腐蚀D.金刚石、石墨与C60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6.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的混合物中共含有有N A个氧原子B.假设1 mol氯化铁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则分散系中胶体微粒数为N AC.78g Na2O2固体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为4N AD.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 mol7.右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硫酸可以用来干燥硫化氢气体B.1 mol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能产生2g H2C.配制200mL 4.6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mLD.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8.从海水中提镁,最基本的方法是往水里加碱,得到Mg(OH)2沉淀,将沉淀分离出来后再加入盐酸把它变成MgCl2;之后,经过滤、干燥、电解,即可得到金属镁。

下列对从海水中提镁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没有涉及置换反应B.往海水里加碱是指直接加入Ca(OH)2 C.电解MgCl2溶液即可得到金属镁D.电解时行到的镁蒸气应在CO2氛围中冷却9.25℃时,在20mL 0.1 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醋酸溶液,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在A点:c(Na+)>c(OH-)>c(CH3COO-)>c(H+)B.在B点:c(OH-)=c(H+),c(Na+)=c(CH3COO-)C.在C点:c(CH3COO-)>c(Na+)>c(H+)>c(OH-)D.在C点:c(CH3COO-)+c(CH3COOH)=2c(Na-)10.工业上从含硒废料中提取栖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与硝酸钠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再与盐酸共热,硒酸被转化为亚硒酸:2HCl+H2SeO4===H2SeO3+Cl2↑+H2O.将SO2通入亚硒酸溶液中,即析出单质硒。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H2SeO4氧化性弱于Cl2B.析出1 mol Se需1 mol SO2参加反应C.H2SeO3氧化性强于H2SO3D.上述硒酸转化为亚硒酸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Cl211.在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加入铝粉能放出H2,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有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u 2-、OH -、SO -24 B .NH +4、Cl -、SO -24C .Ca 2+、H -、NO -3D .K +、Ba 2+、HCO -312.已知25℃时,K a (HF )=3.6×10-4mol ·L -1,K sp (CaF 2)=1.46×10-10mol 3·L -3.现向1L0。

2mol ·L -1HF 溶液中加入1L0.2 mol ·L -1CaCl 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5℃时0.1 mol ·L -1HF 溶液中PH=1 B .K sp (CaF 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C .该体系中没有沉淀产生D .该体系中HF 能与CaCl 2反应产生沉淀1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小苏打溶液与醋酸反应:HCO -3+H +====CO 2↑+H 2OB .用铜作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Cu 2++2H 2O 通电4H ++2Cu+O 2↑C .饱和碳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Ca 2-+HCO -3+OH -====CaCO 3↓+H 2OD .硫化亚铁与稀硝酸反应:FeS+2H +====Fe 2++H 2S ↑14.2005年1月美国科学家在《Science 》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结构—Al 13和Al 14。

已知这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个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l 13、Al 14互为同位素B .Al 13超原子中Al 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C .Al 1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2,与第ⅡA 族元素原子的性质相似D .Al 13和Al 14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 15.在短周期元素中,能形成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类型A 2B 2的两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差不可能...是下列的 ( )A .1B .3C .5D .716.对可逆反应4A(g)+5B(g) 4C(g)+6D(g) 0<∆H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3D A 正正υυ=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C 的同时,消耗x mol A ,则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 .达到化学平衡后,增大容器的容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则C 的质量分数减小17.有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 型管的质量差。

李松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8:1)(:)(>O m H m 。

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原因的分析中,一定不合理...的是 ( ) A .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 .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C .Ⅱ装置中的CuO 粉末可能不干燥D .CuO 没有全部被还原18.铅蓄电池用途极广,可多次充放电。

铅蓄电池中铅作负极,二氧化铅作正极,电解液为30%H 2SO 4溶液。

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可表示为:Pb+PbO 2+2H 2SO 4 2PbSO 4+2H 2O下列关于此电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液的pH 将增大B .放电时,铅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Pb+SO24PbSO 4+2e-C .充电时,二氧化铅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D .充电时,电解液中的阳离子向二氧化铅极移动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19.(8分)某教科书对“铝热反应”实验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同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已知:Al 、Fe 的熔点、 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所以铁和铝能形成合金。

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2)根据已有知识找出一种验证产物中有Fe 的最简单...方法: 。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熔融物中含物中含有金属铝。

请填写下20.(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

(1)提出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2)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放电充电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

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 2)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①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g 氧化铁2.00g 碳粉混合均匀,放入48.48g 的硬质玻璃管中;②加热前,选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③停止通入N 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待反应结束,再通一段时间的氮气。

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g 。

(5)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g ,氧元素质量为0.96g 。

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

(6)得出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判断,反应产生的气体是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实验优化: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应对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你认为应作如何改进? 。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1.(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专门研究了氧族元素及其某些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查得的资料如下: ①常温下硒(Se )和碲(Te )为固体,H 2Se 和H 2Te 为气体; ②Te 和H 2不能直接化合生成H 2Te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氧族元素中含有18个电子的两种氢化物的化学式 、 。

(2)写出硒化氢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3)已知298K 时,H 2Te 分解反应的21.154,0H Te mol kJ H S 和请解释-⋅-=∆>∆不能直接化合的原因。

(4)H 2S 的水溶液显弱酸性,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它的第一级电离常数可用K al 来表示.当温度升高时,K al 的值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不能确定”)。

(5)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均为1L (容器容积不可变)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 SO 2、1 mol O 2和4 mol SO 2、2 mol O 2,在相同条件下使其反应。

最终达到平衡后,甲、乙两容器中SO 2转化率分别为50%和a (乙),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2= L ·mol -1(填写具体数据),此时a (乙) 5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