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土 地
方式:买卖、抵押、赏赐、强占
兼 原因:土地私有,准许买卖 并
影响:①国家:经济上国家财政赋税收入减少;政
治上社会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
②农民:大量自耕农破产,几无立锥之地,
无法向国家交纳赋税。
事实说话
四川巡按孔贞一言:蜀昔有沃野之说,……近 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万历)
春秋战国——井田制瓦解和封 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出现)(根本原因); ②战争频繁导致土地转让、劳动力流失。 ③各国的税制改革(直接原因)
鲁国“初税亩”实:质就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
秦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瓦解的影响:
①土地所有制关系变化(公田
B.关中农民创造的“井
C.东汉时王景治河 的问世
D.治河专篇《河渠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B 5.C 二、材料解析题
⑴ “神农氏”的名称得名于他对古代中国农业的 贡 献,人们认为是他教人们学会种田。 ⑵主要贡献有创制农具、教会人们播种五谷,还通 过自尝百草开创了中国古代的医药学。 ⑶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基本的经 济形式。
石斧
耒耜
牛耕
铁锄
远古
古代
刀耕火种 耜耕(锄耕) 铁犁牛耕
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耕作方 式的转变
三、土地制度的演变
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商周)
土地公有制 公社成员集体耕种
国王会(春
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
秋以来) 封建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是( )
A.农耕
B.水利
C.畜牧业
D.纺织
4.历史上的“泰半之赋”指的是( )
A.正常赋税之外的一种赋
B.农民收成的三分之二必须上缴国家
C.比喻赋税像泰山那么沉重
D.除赋税外农民还要承担的各项力役
5.基本解除黄河水患的是( )
A.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渠”
私田)
②阶级关系变化(奴隶主 地主;奴隶 农民)
③交税方式变化(交纳贡赋
交纳地租)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国有土地
(一部分土地)
地主土地所有制
(大部分土地)
农民土地所有制
(少量土地)
分配给农民耕种 农民向国家纳税
出租给农民耕种 农民向地主交租
农民自耕 向国家纳税
含义:土地向少数人高度集中的过程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 1、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公社成员集体
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 有
2、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家出现,氏族公 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取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诗经》
井田制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 ②国王分封臣下(层层分封) ③奴隶庶民集体耕种 ④劳动产品归奴隶主所有 你能列举几个井田制瓦解的原因吗? (生产力、税制改革、兼并战争、新的生产关系)
农业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重
要的地位?
农,天下之本也。
主导地位经济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以为币用,
不识其始终。
汉景帝
二、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生产工具的变革以及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
传统农业
(铁耕牛犁)
现代农业
阅读课本,找一找: 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①生产工具的革新与耕作方式的演进 ②水利事业的发展
嘉庆时,大学士和珅占地达80万亩,就连他 的两个家丁,也占有土地6万亩。 道光时的大学士 琦善,拥有土地高达256万余亩,占地之广超过和 珅三倍。
大家议一议
1、引起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井田制的瓦解与后来战国时期发生的变法运动之 间的联系如何?(提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课后思考: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什么?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 达,形成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
(3)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种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
(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 化。
(5)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一课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课标:知道古代中国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和土地制度,了解古 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 本特点.
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 说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 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 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卷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