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2012
语气词不同 • 男人:わからないよ。 “我明白 了” • 女人:わからないわ。 “我明白
了”
思考:汉语中的性别变异有哪些?
• 文字差异:女书 • 语音差异:女国音 • 词汇差异:卡哇伊、很 稀饭、牛x • 语法差异:附加问 • 语言风格:委婉、犹豫
女书”又叫做“女字”,起源于中国南部的湖南 省永州市江永县当地人叫做“长脚蚊(长脚 文)”,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是汉语方言 的音节文字。
三、言语社区(speech community)
• 在语言运用上持有某些共同社会准则的人的集合 体。
• 从此可以着出特定的群体基于特定的环境、特定 的地位在言语的应用上必形成独特的言语杜区 沪语言语社区 农民工言语社区
• 思考1:结合前面讲授的语言变体实例, 请举出几个言语社区的实例。 • 思考2:大学生群体是不是一个言语社区 呢?
3、双言现象
1、两种变体各有其独立的结构和名称 EG:中国“五四”运动以前的文言和白话。 2、两种变体各有固定的用途 H变体(High variety) L变体(low variety) 3、两种变体各享有不同的声誉
中国存在双语双言的现象吗?
中国的双语双言情况
• 56个民族,80种语言 • 汉族、满族、回族使用汉语
• •
乔姆斯基 1928-
• 生成语法在于研究理想的人怎样用有限 的规则造出无限的句子,着重点是语言 的能力。
• 社会语言学在于研究社会的人跟别人交 际的时候怎样使用语言,着重点是语言 的运用
第一章 社会因素与语言结构
一、语言变异、语言变体 二、地域、性别、年龄、阶层、职业、民族变体 三、言语社区
第二章 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变
一、语言接触 二、双语双言 三、语言态度 四、语言借用与融合
一、语言接触
• 不同民族、不同言语社区由于社会生活 中的相互接触而引起的语言接触关系。 • 例如:汉语和英语的接触 • 语言接触必然出现语言影响,必然导致 语言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二、双(多)语现象
1、定义 双语或多语指某一社区或个人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语言变体。包括国家双语、社会双语、个人 双语
4、语言的行业变体——行话
人头、水货、返点、全包/半包、红案、白案
社会上的一些集团、群体,由于工作上、活动上或者其他 目的上的共同性,在相互交流时,会创造、使用一些不 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词汇、用语或者符号。这些语言变 体就叫做行话。
碰瓷儿、挤车门
行话中有一种故意让外人听不懂的话。这种行 话往往是某种隐秘社会群体的联络工具或者特 殊词汇,又叫隐语、暗语、秘密语。
日语中的性别变异
• 男子用语: 仆(ぼく)(bo ku) → 男童的自称, 俺(おれ)(o re) → 对同辈或后辈较不拘礼的自称 俺様(おれさま)(o re sa ma) → 「本大爷」 己等(おいら)(o i ra) → 年轻男子开玩笑时间会使用
女子用语: 私(あたし)(a ta shi) → 一般用语,正式场合不用 私(あたくし)(a ta ku shi) → 由「わたくし」变奏而来,虽说 是一般用语,但坊间现很少女孩子用 这词语自称
社会语言学
(英)韩礼德
宏观社会语言学
微观社会语言学
语言与民族
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 语言的规范化 个体性局部性的问题
3、社会语言学兴起的原因
• 来自社会历史方面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 题 • 全球人口大流动使得语言情况更加复杂 •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相关学科的研究需要
三、社会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分支 1、社会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5、语言与民族
• 语言与方言之争
• 传统语言学把语言看成是具有划一的语音、语 法、词汇规则的符号系统,而方言是语言的分 支。
思考:1.我国朝鲜族使用的朝鲜方言与韩 国使用的韩语是不同的语言还是方言?
• 它们是不同的语言。定名为语言还是方 言的关键是是否为统一的社会。 • 2.粤语、四川话、闽南语是不同的语言 还是方言?
• 摆脱了传统用语所附带的感情色彩,免 除了偏见。
变体不是某种标准语言 的变种
语言变体
地域变体
社会变体
功能变体
1、地域变体
• 地域变体就是具备相同地域特征的人在 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普遍使用的某种语 言表现形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方言
2、社会变体
• 社会变体是指在同一地区居住的因年龄、性别、 职业、宗教、受教育程度等的社会因素的不同 而产生的小社团语言差异。 • 社会方言最常见的显著差异在词汇方面,有时 也有发音、音位的差异。一般来说,社会方言 的差别较小,可以自由通话。 • 地域变体一旦被附加上了价值标准,就可以被 称作社会变体。 • EG:美国的黑人英语
社会语言学
授课教师:张艺
课程简介
使用教材: 《中国社会语言学》郭熙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 《社会语言学概论》祝畹瑾 编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社会语言学概红印 谢天蔚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学习方法
• 不要死记硬背 • 不要忙着抄写幻灯片
研究内容(1):
社会因素对 语言结构的 影响 • 地域 • 年龄 • 性别 • 阶层 • 职业
研究内容(2):
由社会因素 引起的语言 关系 • 语言接触 • 语言影响 • 语言融合
研究内容(3):
与语言使用 有关的问题 • 语言政策 • 语言规划 • 双语和双 言现象 • 双语教育
2、社会语言学的分类
中华文化之谜-女书之谜
性别变体产生的原因:
• 社会地位的作用 • 社会文化的影响 • 社会价值的取向
2、语言的年龄变体
• 不同年龄段的语言使用者在学习和使用 语言时表现出来的差异
儿童语言变体——
简单
老年语言变体—— 保守 青年语言变体—— 复杂、 引领潮流
3、语言的阶层变体
驾崩、薨、卒、不禄 诸侯、大夫、士
(2)、拉波夫“纽约市百货公司(r)的社会分 层”
• 《纽约市英语的社会分 层》研究纽约市的社会 阶层情况。 • “four floor(四楼) • Saks、 macy„s和 S.Klein。 • 不好意思, 想请问一 下卖女装的在几楼?
• •
•
•
社会地位与“语言威望” 拉波夫“纽约市百货公司(r)的社会分层” 纽约市中产阶级使用(r)音具有威望标 准,成为其他阶层尤其是较低阶层学习的 楷模。 有时候最上等阶层要保留自己的不标准口 音 港台腔、翻译腔
大学生言语社区语言特点
• • • • • • • • • • 大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环境所创造的新词语。 卧谈会、挂科、真菜 改变词语的正常含义以适合自身的需要。 四大名捕、黄昏恋、可爱、偶像。奇。狂、 外来语的使用, 即向外语借词。 小CASE、oh my god 专业术语的借用。 N丑、copy 来源广泛 味道好极了。做人要厚道
• 我国目前的社会分层还没有明显的区分。不过按 照人们的职业性质、文化程度、居住环境等的不 同还是有一定的社群特征的。这些社群特征在语 言上就形成了语言变异。
语言的阶层变体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经理人员阶层 私营企业主阶层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办事人员阶层 个体工商户阶层、 商业服务业人员阶层 产业工人阶层 农业劳动者阶层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
一、语言变异和语言变体
• 社会范畴作用于语言结构—— “语言变异”和“语言变体” 社会范畴是一部分人给另一部分人所分的类 包括年龄、性别、阶层、民族、职业等等
语言变异
• 指语言因各种社会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种 种差异,它既包括某个特定语言项目在 共时分布上的差异,也包括某个语言项 目在历时流程中的变化。
语言变体
• 具有相同社会分布的一组语言项目。意 思就是具备相同社会特征的人在相同的 社会环境中所普遍使用的某种语言表现 形式。
• 语言变体可以是一种语言、一种方言或 者一种语体.也可以是单个的语音、语法 或者词汇项目。 • EG:“W/V”,“公交车、公共汽车”
好处:
• 把五花八门的语言表现形式用一个名称 概括进去,使用方便。
• 要勤于思考 • 要有重点的复习
课程要求
考核方式:本课程为闭卷考试。所有同学必须参 加考试以获得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 考勤、课堂表现、作业 考勤制度: 每位同学可以请事假或病假一次,不影响成 绩;旷课两次者,平时成绩为60分;旷课三次 及三次以上者,无平时成绩。
绪论 什么是社会语言学
1、语言与社会 2、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分类、兴起的原因 3、社会语言学与其他语言学分支的关系
使用国语的型式和需要,
语言的社会变体和层面,
多语现象的社会基础等
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请问尊姓大名? 免贵姓张,单名山。 府上哪里? 令尊大人还健在吗?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张山。 哪儿人? 你父亲还在吗?
1、研究内容 Who says what to whom when and how 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谁对 谁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以及语言与情 景的关系是社会语言学要回答的大 问题。
女书靠母亲传给女儿,老人传给少 年的自然方式,一代代传下来。没有 规范的教材,没有正规的教师和学校, 全凭世代用手抄写,民间又有将之殉 葬的习俗。 其内容多是描写当地妇女的生活, 还用来通信、记事、结交姊妹、新娘 回门。每逢节日,女人便聚在一起, 吟诵女书作品。
/show/fQA GhOxSwgBj4e0.html
国家双语: 加拿大——法语、英语 新加坡——英语、华语、泰米尔语、马来语
社区双语: 美国——英语、西班牙语 个人双语: 在座的诸位。 双语人——合成型和并存型
2、双语现象的原因
思考:双语现象是现代社会的特点 吗?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 由社会、政治、经济等原因引起的人口 迁移 • 民族主义和政治上的联合 • 教育、文化、宗教的传播,边界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