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古代的人名称谓
真题再现 对于下列人物称谓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邹君海滨,邹是姓,加“君”字表示礼貌,海滨是字。
B.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他的籍贯,萧是姓,君圭是 名,君玉是字。
C.王忠肃公翱,王是姓,忠肃是谥号,加“公”字表示 尊敬,翱是名。
D.百里孟明视,百里是姓,孟明是字,其中“孟”表示 排行第二,视是名。
• 年号是天子即位以后为了纪年而起的名号。年号 始于汉武帝,一般认为汉武帝第一个年号建元就 是年号称呼的开始。 例如: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苏武传》
古代的人际称谓
• 古人的谦称和敬称 • 古人如何称谓自己和对方亲属 • 古人对不同的朋友关系的称谓
古人的谦称和敬称
• 一、谦称有哪些?
• 君王---孤(小国之君)、寡人 (少德之人) • 官吏---臣、下官 • 读书人---小生、晚生、晚学(自己是新学后辈) • 女子---妾 • 晚辈---小子 • 一般人自称 –愚,自己不聪明。-鄙,自己学识浅薄。 –仆,谦称是对方的仆人,含为对方效劳之意。 –不才、不佞,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3.垂髫------- 儿童(又叫“总角”)
4.豆蔻------- 女子十三四岁
5.及笄------- 指女子15岁
6.加冠- ----- 指男子20岁(也叫“弱冠”)
7.而立之年--- 30岁
8.不惑之年--9.知命-之年-10.花甲之年---
40岁 50岁
谓 11.古稀之年--- 60 岁
: 12.耄耋-之年-- 70岁
古代人名称谓习惯
1:【称籍贯】 •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 •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 • 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 2:【称郡望】
韩愈, 昌黎人,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韩 昌黎。 3:【称官爵】 • 《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 • 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 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 • 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这些话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 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 冠礼后才起的。
• 称人称字是尊重,自称称名是谦卑. • 古人有名、字、号,士大夫死后还有谥号。
如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谥文忠。
• 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所以名和字一般是 有关联的,如诸葛亮字孔明(很亮的意思) ,李商隐字义山;也有相反相成的,如韩愈 字退之,王绩字无功。
13.期颐之年--- 80、90岁的老人
一百岁的老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牛刀小试
“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 庆,还多一度春秋。”这幅寿联写的老
人岁数是: ( D )
A、60岁 B、70岁 C、100岁 D、141岁
D.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D
2015新课标卷古代文化常识题
• 5、(新课标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 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 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8:【谥号、庙号和年号】
• 谥号是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他的一 生主要行为而起的称号。 如:“辟土服远曰桓”、“经天纬地曰文”、“布 义行刚曰景”、“克定祸乱曰武”、“乱而不损曰 灵”、“杀戮无辜曰厉”、“好内远礼曰炀”
• 庙号是天子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位上特起的 名号. 如高祖,太宗,钦宗。一般原则是祖有功而宗 有德。
,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 《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
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 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
古代人名称谓习惯
7:【直呼姓名】
用于自称: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用于厌恶的人: 瑜至,谓权曰:“操虽 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用于给人作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 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
C 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古代文化常识的范畴
一、 古代称谓 六、地理山川 二、 传统节日 七、宗法礼制 三、 教育科举 八、宫室建筑 四、 古代职官 九、衣食住行 五的人名称谓
• 《礼记·檀弓》: “幼名,冠字。”孔颖达 疏曰:“名以名质,生若无名,不可分别 ,故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冠字 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 ,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 《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 《礼记·曲礼上》:“父前,子名;君前, 臣名。”
古代人名称谓习惯
4: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 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 • 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 世称陶彭泽; • 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世称柳柳州;
5: 【称斋号】: 蒲松龄,聊斋先生
6:【兼称】 先官名,次籍贯,后姓名。 • 《促织》 “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
古代文化常识的范畴
一、 古代称谓 六、地理山川 二、 传统节日 七、宗法礼制 三、 教育科举 八、宫室建筑 四、 古代职官 九、衣食住行 五、古代纪年 十、文化典籍
一、古代称谓
• 年龄称谓 • 人名称谓 • 人际称谓
1.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古 代 年 龄 的 专 用 称
2.孩提------- 2-3岁的幼儿
期末复习积累课之--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2015新课标卷古代文化常识题
• 5、(新课标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 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 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如高祖,太宗,钦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