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护理学》(本科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本科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10020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学分:6.6总学时:156学时理论学时:88学时实验学时:68学时先修课程要求:护理学基础、护理理论、病理、生理、病理生理、健康评估等护理学基础课适应专业:护理本科教材:外科护理学,曹伟新,李乐之主编,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教材:1. 吴在德.外科学第五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3. 郭光金、孙大成、余汇洋.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第一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

它涉及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护理等知识。

其目的是通过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外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各系统疾病的知识,能实践外科疾病的评估、观察和整体护理。

其任务是使学生能熟练运用上述有关知识进行外科护理操作,对外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并具有严谨、热情的工作态度。

为从事临床外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护理提供理论和时间依据,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观察外科病人的症状体征,判断病情变化,配合对外科病人的检查和治疗工作,对危重病人进行紧急处理。

2.对手术病人进行手术前后护理,并独立进行手术室护理工作。

3.应用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对外科病人进行评估、观察和整体护理。

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并进行有关的家庭及社区护理。

4.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1)熟悉甲状腺疾病、乳房疾病、腹外疝、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腹部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小肠疾病、阑尾炎、大肠肛管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脓胸、食管疾病、心脏疾病、泌尿系统损伤、尿石症、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泌尿系统梗阻、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骨与关节损伤、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要点处理原则。

(2)掌握甲状腺疾病、乳房疾病、腹外疝、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腹部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小肠疾病、阑尾炎、大肠肛管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脓胸、食管疾病、心脏疾病、泌尿系统损伤、尿石症、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泌尿系统梗阻、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骨与关节损伤、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

5.基本技能(1)掌握甲状腺疾病、乳房疾病、腹外疝、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腹部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小肠疾病、阑尾炎、大肠肛管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脓胸、食管疾病、心脏疾病、泌尿系统损伤、尿石症、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泌尿系统梗阻、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骨与关节损伤、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小儿外科常见疾病手术前常规准备、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紧急处理。

(2) 掌握甲状腺疾病、乳房疾病、腹外疝、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腹部损伤、胃十二指肠疾病、小肠疾病、阑尾炎、大肠肛管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脓胸、食管疾病、心脏疾病、泌尿系统损伤、尿石症、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泌尿系统梗阻、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骨与关节损伤、骨与关节感染、骨肿瘤、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技能。

(3) 掌握胃肠减压、三腔两囊管、胸腔闭式引流、泌尿系导管、石膏绷带、牵引器具的使用和护理。

三、学时安排四、考核1.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实验课采用考核及评估方式评定成绩2.成绩构成:理论考试占80%,实验和平时成绩占20%.五、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外科学及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史;2.了解外科护理学的主要内容;3.掌握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正确方法。

[讲课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1.外科学及外科护理学的范畴、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发展史。

2.外科护理学的主要内容。

3.怎样学习外科护理学,如何紧跟外科学的发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熟悉正常体液的组成、分布,体液调节和正常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2.掌握各种水钠代谢紊乱、低钾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

3.掌握各种酸碱失衡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措施。

4.掌握按护理程序对各种脱水、低钾和高钾血症、低钙血症、各种酸碱失衡病人进行评估、诊断、护理的要点。

[讲课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1.人体体液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2.各种水钠代谢紊乱、低钾和高钾血症、各种酸碱失衡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护理。

3.见习内容:评估病人、分析讨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熟悉外科休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

2.掌握休克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3.掌握按护理程序对休克病人的评估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讲课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1.休克的概念、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按护理程序对休克病人的评估和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3.损伤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病理、临床特点。

4.见习内容:评估休克病人,并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四章麻醉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了解麻醉的概念和临床任务。

2.熟悉常用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的概念、适应症、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3.掌握麻醉前准备措施、麻醉期间和恢复期的观察、监测。

4.掌握吸入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护理计划的制订。

[讲课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1.麻醉的概念、分类和临床任务。

2.麻醉前准备措施:如病人身心两方面的准备,麻醉技术和用品的准备。

3.麻醉期间和恢复期的各项生理指标的观察、监测。

4.常用局部麻醉方法、局麻药物、毒性反应的识别、预防和护理。

5.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的概念、方法、适应症、不良反应、并发症和麻醉前后的护理。

6.见习内容:(1)展示(或放映教学光盘)常用麻醉器械、示范使用方法、吸入麻醉的操作、麻醉机的使用、基础麻醉。

(2)参观(或放映教学光盘)常用局麻方法、示范硬膜外阻滞并讲解其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五章手术室管理和工作[目的要求]1.熟悉手术室的环境、物品分类。

2.熟悉保持手术室环境的清洁、无尘的措施。

3.熟悉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处理。

4.熟悉手术期间对病人的护理。

5.掌握手术室消毒、灭菌方法,无菌操作原则和注意事项。

6.掌握术前病人评估的内容;手术前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的方法;洗手护士、巡回护士的工作内容;摆放手术病人的体位;手术区皮肤消毒和手术区铺单方法。

7.掌握连台手术更换手术衣和手套的方法。

[讲课时数] 4学时1.手术室简介。

2.手术室物品准备和无菌处理。

3.手术人员的准备。

4.病人的准备。

5.手术无菌原则、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职责。

6.见习内容:(1)手术室见习。

(2)在示教室讲解、演示、练习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摆放手术器械台,及手术区皮肤消毒和手术区铺单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实验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六章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手术前后正确评估病人身体状况的方法。

2.掌握外科手术前后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并制订护理计划。

3.掌握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防治和护理。

[讲课时数] 4学时[教学内容]1.手术前后病人的评估方法。

2.手术前后常见的护理诊断和按护理程序如何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3.手术前的常规护理和术后的观察及对并发症的防治、处理。

4.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手术前后的病人,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七章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了解手术对人体代谢的影响。

2.了解外科病人的营养需要和营养支持的方法。

[讲课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1.人体的营养需要、手术条件下人体的代谢改变和营养问题。

2.补充营养的途径和所用营养物质的种类的组成。

3.营养支持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

4.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病人的营养需求,制订相应的营养支持计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熟悉外科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和预防原则。

2.掌握疖、痈、蜂窝织炎、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手部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

3.掌握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

4.掌握破伤风、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预防、处理原则和护理。

[讲课时数] 6学时[教学内容]1.外科感染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原则。

2.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和手部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

3.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

4.破伤风、气性坏疽的临床表现、预防、处理原则和护理。

5.见习内容:结合具体病例评估、分析、讨论如何护理感染病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九章创伤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了解损伤的病因、分类和病理生理。

2.熟悉损伤的临床表现和过程,掌握其处理原则和护理。

3.掌握清创术的步骤、换药方法。

[讲课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1. 各类致伤因素作用机理和损伤分类、损伤机体的局部反应和神经、内分泌、重要器官、代谢的变化。

2. 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常见的并发症、急救治疗原则和护理。

3. 伤口愈合过程、分类和处理方法。

4. 心肺复苏的三个阶段。

5. 见习内容:在病室评估病人并制订护理计划;观看清创,示范换药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见习[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十章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了解器官移植的发展和概况。

2.熟悉器官移植手术前后的准备和护理。

3.熟悉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讲课时数] 3学时1. 器官移植的发展和概况。

2. 肾移植术前准备、术后处理、急性排斥反应和主要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

3. 见习内容:在移植病室评估病人并制订护理计划。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讨论法、见习[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十一章肿瘤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 了解肿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

2.了解常见体表肿瘤及肿块的特点。

3. 熟悉良、恶性肿瘤的生长、发展、临床表现和预后。

4. 掌握肿瘤病人的护理。

[讲课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1. 肿瘤的病因、分类和命名。

2. 良、恶性肿瘤的生长、发展、临床表现和预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