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讲解

钢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讲解

一.编制说明本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山东晨曦集团有限公司30万吨/年催化装置设备、管道、电器仪表安装工程中的钢结构施工。

二.施工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计的图纸2.《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SH3507—19994.《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条文说明》SH3507—19995.《石油化工工程施工及验收统一标准》SH3508-966.《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1999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8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9.《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10.《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11.本单位编制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三.作业人员的资格、技能及劳力配置1.公司生产调度部根据本工程的劳动需求计划,调整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技术人员进场施工。

特别是从事受压元件焊接的焊工均应是取得相应资格的焊工施焊。

施工要求2.现场施工人员的配备实施动态管理,根据施工现场的客观条件,按照合理组强施工的原则,配置满足工程需求的各专业技术工人。

3.加强项目管理,优化施工组织,提高施工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工作效率,条件允许的作业面和工作内容,实行两班制作业,充分发挥作业人员的积极能动性。

4.以工程进度节点为控制目标,增强施工组织的预见性,制定攻关预案,有效的控制工程项目形象进度,有机的协调和使用现场劳动力。

5.劳力配置及动态计划如下表:劳力配置及动态计划表四.施工机械配置1.选择、配备满足工程需要和状态良好的施工机械,以提高作业效率和保证工程设备的人员安全。

2.所有使用的吊装机具和用于监测计量的器具,必须经过检定/校准,且在有效期内。

3.主要施工机械配置如下表: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计划表五.施工现场作业条件1、施工现场必须具备“四通一平”的条件。

2、施工工期短,为保证施工连续性,要加大预制工作力度。

3、施工中高空作业、交叉作业较多,部分结构、部件和设备安装吨位较大,作业场地狭小,且设备内介质为易燃易爆品,因此,施工中必须加大安全施工措施。

4、本工地施工高峰期在暑期雨季,施工过程中,风雨天气较多,作业人员不但要加倍注意施工安全,还要加强施工质量。

六.工艺方法及技术参数1、一般规定1.1、钢结构的制作、安装与质量检验所用的计量工具,应经验定合格。

1.2、对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及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按要求确定焊接工艺。

1.3、放样和号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放样平台应平整、稳固、表面不得有焊瘤和杂物。

2)、放样和号料应按施工工艺要求预留切割、刨边、铣平等加工余量和焊接收缩余,杆件接头应避开孔眼位置。

号料时应核对材质和规格。

3)、钢材应经矫正后方可进行号料,放样工作完成后,应经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制作样板。

样板除班组自检外,应报项目专业质检员复验确认后,方可由于号料,大批量生产制作的样板应经常复验。

1.4、焊接H型钢排板应符合下列要求:1)、翼缘板必须按长度方向拼接,焊缝可垂直于长度方向。

2)、当腹板宽度大于800mm时,腹板宽度方向可进行拼接,拼接板宽度不得小于300mm,拼接缝可为十字形或T字型,焊缝间距不应小于200mm。

3)、翼缘板与腹板的拼接板长度不应大于500mm。

1.5、材料切割应符合下列要求:1)、碳素结构钢的作业环境温度低于-20℃或低合金钢的作业环境温度低于-15℃时,不得进行剪切、冲孔。

2)、气体切割和机械剪切尺寸应符合图样的要求,其允许偏差要在设计规范要求范围内。

3)、对于需要加工边缘的钢板,其刨削量不应小于2.0mm。

4)、钢板边缘及坡口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边缘及坡口加工的允许偏差注:L—加工边长度2、构件及材料的验收和存放1.1、构件制作完成后,应标注醒目的标号。

零部件应妥善保管。

1.2、制作完成的构件,应会同材料及技术部门进行检查验收。

合格的构件,应及时填写产品或零部件的质量合格证书。

构件检查合格后,应根据组装顺序分别存放。

存放构件的场地应平整,并设置枕木或垫铁。

必要时应由防雨、防潮措施,对易变形的构件应采用临时加固措施。

1.3、使用的钢材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要求。

1.4、钢材表面或断面上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气泡、夹杂和分层。

表面腐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深度不应超过产品相应标准允许的壁厚负偏差。

1.5、钢材应按钢号和规格分别验收堆放,不锈钢和碳素钢不得混装混放。

1.6、钢结构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5117、《低合金钢焊条》GB5118、《不锈钢焊条》GB983、《溶化焊用钢丝》GB/T14957、《碳钢药芯焊丝》GB10054。

1.7、受潮变质、药皮损坏、焊芯生锈的焊条和表面腐蚀、油污未经清除的焊丝以及受潮结块的焊剂严禁使用。

1.8、高强度螺栓、螺母及垫圈应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1231、《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33的规定。

1.9、螺栓、螺母和垫圈,应按材质、规格和型号分别验收存放,并防止锈蚀和损伤。

2、焊接H型钢、框架和管廊制作2.1、焊接H型钢的组对要求1)、H型钢翼缘板和腹板对接焊缝组对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1)、厚度方向对口错变量△t≤0.1t且不大于1mm。

(2)、宽度方向的组队错变量△b,腹板不应大于1.0mm;翼板不应大于2.0mm。

2)、H型钢翼缘板和腹板应先进行拼接焊缝的组焊,不再长度上留有30mm 的余量。

所有拼接焊缝焊接后应进行校正,1m范围内局部平面度允许偏差为:当板厚t<14mm时,不大于3.0mm;当板厚t≥14mm时,不大于2.0mm;3)、H 型钢翼缘板和腹板侧向弯曲的允许偏差为:长度L≤6m 时,不大于3mm ;长度L>6m 时,不大于4mm。

4)、H 型钢的组对应符合下列要求:(1)、组对应在专用胎具上进行。

(2)、组对时翼缘板与腹板、翼缘板与翼缘板的拼接焊缝的间距均应大于200 mm。

(3)、组对时牛腿、加劲肋、连接孔与对接焊缝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牛腿与拼接焊缝的间距应大于300mm; 加劲肋与拼接焊缝的间距应大于100mm;连接孔边缘与拼接焊缝的间距应大于100mm。

当肋板尺寸较大、且肋板垂直于拼接焊缝时,允许肋板跨焊缝。

肋板压焊缝处应断开不焊。

若影响焊缝强度时,可适当加大肋板长度尺寸。

5)组对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腹板中心偏差应不大于l.0mm。

(2)、翼缘板对腹板的垂直度宜用样板进行检查,允许偏差为翼缘板宽度的1/1000,且不应大于2.0mm。

(3)、推荐检查样板见下图,样板的长度L为H型钢的高度加50mm.H型钢组对检验样板6)、H型钢焊接完毕后后应进行矫形,矫正后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焊接H型钢的允许偏差2.2、钢结构的组对、端部铣平和摩擦面的处理1)、构件的组对应在地样或胎具上进行,组队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1)、牛腿、连接件的高度允许偏差为±2.0mm。

左右偏移的允许值为2.0mm。

(2)、柱截面中心线与柱底板中心线偏移允许值为2.0mm。

(3)、有角度的连接板的组对,应采用样板检查2)、构件端部戏评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处理要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

3、焊接3.1、焊前准备1)、焊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按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焊条、焊材的烘干;(2)、低氢型焊条烘干后应放在100~150℃的恒温箱中随取随用;(3)、焊丝在使用前要清除油污和锈蚀;(4)、二氧化碳气体应符合《焊用二氧化碳》HGT2537的规定,纯度在99.5%以上,含水量不应超过0.05%;(5)、氩气应符合《氩气》GB4842的规定,纯度应在99.9%以上;2)、不等厚对接焊件的组对应按图样要求进行,当坡口处相对厚度△t≥3.0mm 时,应按下图(a)或(b)进行削边处理3)、焊接接头坡口两侧各50mm范围内应清除污泥和浮锈,不锈钢接头坡口两侧各100mm范围内应涂上防飞溅涂料。

4)、预热应在焊道中心两侧不小于3部焊件厚度且不小于100mm的范围内进行,预热温度及层间温度应符合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规定5)、构件在施焊前要放平垫稳,防止焊接中出现变形。

3.2、施焊要求1)、定位焊应符合下列要求:(1)、焊接材料应与母材相匹配;(2)、焊缝长度宜为30~50mm,间距宜为300~400mm;(3)、焊缝厚度为设计厚度的1/2~2/3。

当构件刚度和拘束度较大或承受载荷时,定位焊缝的长度和焊缝厚度应适当增加;(4)、H型钢的定位焊应在腹板两侧交错进行;2)、焊接时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目无有效防护设施,不得施焊:(1)、手工电弧焊时,在风速大于或等于8m/s,气体保护焊时,风速大于或等于2m / s;(2)、雨雪环境下;(3)、相对湿度大于90%;(4)、环境温度低千0℃;3)、对焊接工艺评定或焊接工艺指导书未要求讲行预热的焊件.当环境温度为-20~0℃时,应在施捍处100mm范围内预热至15℃以上。

4)、H型钢翼缘板与腹板的对接焊缝,T型接头焊缝和筒形结构的纵缝、环缝宜采用埋弧焊。

角焊缝也可采用CO2气体保护焊。

5)、理弧焊应设置引弧板和熄弧板,并应在调好焊接参数后正式焊接。

6)、手工电弧焊时,严禁在母材表面引弧。

焊接中应注意引弧和熄弧处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

多层焊的层间接头应错开。

7)、一般宜采用双面焊,当采用单面焊时,宜采用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或在焊口处设置垫板焊接。

8)、有抗腐蚀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与腐蚀介质接触的表面应最后施焊。

9)、低合金结构钢的焊接线能量,应符合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要求,并经常进行抽查。

10)、减少焊接变形,应正确选择焊接顺序。

可根据构件情况,采用对称焊、退步焊、间断焊等方注控制变形。

11)、塔架节点和铰腕等焊缝比较集中的构件.必须严格按焊接工艺指导书规定的顺序施焊。

12)、要求无损检测的焊缝,若被其他构(部)件覆盖或由于邻近构(部)件的安装影响无损检测时,应在无损检测合格后,方可掩盖或安装邻近构(部)件。

13)、焊缝质景不合格时,应找出原因,同一处返修不应超过二次,当返修超过二次时,应有返修措施,并经工程项目负责人批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