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图文转换之漫画类课件

2017图文转换之漫画类课件


二、漫画的构成:
打针
标题(可以没有): 告知或暗示漫画的 主题思想。
注释(可以没有): 是对画面情景的 文字提示与注解。 主体:是画 面各“因素” 构成的情景。
漫画题的命题形式:
语 言 运 用 题
1.描述画面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拟公益广告词
解题步骤提示:
描述画面:
• 1、画面构成; • 2、注意细节;
• 描述画面:漫画上父母拿着平板电脑和 手机作为礼物送给儿子;儿子手拿大学 录取通知书,对父母说:“爸妈,现在 上大学,家长都流行送孩子汽车了!” • 漫画寓意: ①批评了某些子女对父母过度的要求; ②讽刺学生中流行的攀比现象; ③反映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溺爱的现象。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三看漫画的语言文字、符号。认真思考这些 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 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四看漫画的夸张之处 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 一联系:联系社会现实 画面—社会生活,物—人,果—因
练:牛刀小试
练习1.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是:人 类破坏大自 然,必将带 来生命和尊 严的丧失。
评:
注意事项
①注意画面构成,不要增删漏改。 ②注意画面主体,不要舍本逐末。 ③注意语言简洁,不要啰哩啰嗦。
检:解题思路——“四看一联系”
一看漫画的标题(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 二看漫画中的构成要素(抓住他们之间的联系) 1.主体(一个或多个;人或物)。 2.“次主体”(其他人或物)。 3.要素的动作、神态、服饰、身份等。 (这一过程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
揭示寓意:
• 1、读懂画面主体各 因素间的关系。
• 3、注意画面中 各构成要素的联 系。
• 2、找准讽刺、颂扬 的对象。(有标题的, 一般多是标题)
• 3、联系生活,由表 及里,揭示本质。
思/议:题型一:
描述画面
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40字左右。 注意:把握细节、注意顺序、表达得体

砍 参考答案:这幅名为《砍》的漫画中,有许多树 桩,一个人一脚踏在树桩上,站立着。一只手拿 着一把大斧,一只手放在抬起的腿上。他砍光了 树,脑袋也不翼而飞了。
题型二:揭示寓意
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
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 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2012江苏)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 一句话。(5分)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参考答案:家长在满足孩子
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
底线。
(2)这幅漫画有什么深刻寓意?请用一句话 揭示出来。(20字以内)(2分)
高考专题复习图文转换
1
导:
多 招呼!
听说他的主 人当局长了!
4
何为漫画?
一、漫画的概念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 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多取材 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通 过夸张、比喻、象征、对比 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 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 (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 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 奥的道理(寓意)。
①标题:砍 ②画面主体(先背景后人 物,人物状态) ③画面要素间的关系(斧 子——树桩——无头人)
仔细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
审读画面——
主体: 文字: 细节:
答案
• 画面是一个身体被分割为两截的人:他的 上半身身体肥壮、西装笔挺,趾高气扬打 着手机,远远地走在前面,衣服上写着 “生活水平”四个字;在后面,是正在大 步艰难地追赶的下半身,破破烂烂的裤子 上写着“道德标准”四个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