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系统防范、本质安全”安全理念的思考一、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含义、特征及创建途径:1.本质安全型企业是指全面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规定,以追求人、机、环境、管理等要素优化匹配,实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的奋斗目标,使安全隐患减少、风险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达到行为规范、装备先进、环境可靠、管理精细、安全领先的现代化企业。
2.本质安全型企业的主要特征:一是员工安全素质良好,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臵能力,基本杜绝人为失误;二是安全可靠性高,设施、设备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高,具有故障检测、安全保护和防护功能;三是风险危害程度低,生产系统和环节得到优化,生产作业现场、周边环境有安全保障,防范生产安全事故能力强;四是安全管理采用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管理创新、持续改进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
二、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途径:1.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推进员工行为本质安全化。
倡导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理念,规范员工的行为模式,全面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加强企业人文环境和生产现场的本质安全文化建设,搭建企业安全文化平台,营造浓厚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做到人人都是安全员,“三违”现象大幅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辨证关系。
2.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准入标准。
严格执行对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工作经历、接受培训等准入条件的规定,从源头上严把从业人员准入关,实现从业人员的安全准入。
3.强化安全培训力度。
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培训。
通过培训特别是对基层员工的系统培训,使员工具有较高的安全技能和专业岗位知识,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4.加大安全投入,提升系统装备本质安全程度。
根据防范风险和安全生产需要,不断增加安全投入,提高防范系统装备安全水平。
5.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工艺、设备。
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超期服役的设备,不断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6.预防控制风险,提升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程度,提高防范各类风险引发事故的能力。
7.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推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在现有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基础上,借鉴同行业及类似行业先进管理理念和方式,建立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实行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制定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控制和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和保障体系,做到管理科学、制度规范,实现由传统的经验型管理向主动、预控型本质安全管理模式转变。
8.加强安全基础管理。
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落实责任制,加强现场管理、技术管理,加强基层班组建设,严格按照定编、定额、定员组织生产,积极开展安全评价,推进科学管理。
9.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对所有重大隐患,必须要逐条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落实到位。
10.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企业主要负责人要把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结合实际,建立组织机构,组织员工培训学习,制定管理标准及措施,全面组织实施。
开展本质安全宣传,要加大本质安全理念和有效做法的宣传力度,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和途径,进行宣传普及,在企业内部营造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良好氛围。
采取召开先进单位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以点带面,推进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工作。
三、安全生产中构成要素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是构成事故的“三要素”。
三者中,物和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人却是最活跃的。
人是操作者,是改变环境的主体。
因而“三要素”中人是主要因素。
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安全管理,关键是管人;管住了人,就管住了主动权。
综观各类安全事故,任何一个事故发生后,总能找到违反了哪个法、哪个规章、哪个条例,绝大部分都存在着管理松懈、劳动纪律松弛、安全责任心不强、安全责任制不落实、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
所以整个安全系统的反馈力、控制力不强,管与不管、抓与不抓大不一样。
一个企业,无论制度多细、责任多明确,奖罚力度多大,责任制不落实,仍是废纸一张。
因此,企业职工的安全责任心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的前提,落实责任才是安全生产的保障。
要确保各类安全管理规定严格落实不走样、确保生产系统每个环节的细心操作不间断、确保对各类人员责任制落到实处不动摇,把需要执行落实的事情夜以继日地重复到位,长期不懈、雷打不动、不厌其烦地坚守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就必须从人的意识形态、技能标准及行为控制上下功夫,以“责任无缝隙”管理为基础,推动对诸要素、诸环节的控制力,从而使任何一件事情都处于不间断的反馈与监控之下,恒动管理,互相衔接,互相制约,整个安全生产大系统形成一条封闭的管理链,确保整个安全生产系统的闭环控制,杜绝出现安全责任的真空地带,使生产者具有与生产系统相匹配的安全素质,使人、机、环境达到最佳的安全融合,从而实现系统本质安全化。
**公司“系统防范、本质安全”工作思路:以集团公司“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安全理念为指导,结合公司实际,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研究建立完善一套具有**行业特色、体现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涵盖**安全生产全过程的"一大体系、六大保证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管理系统,实施对**作业环境、设施设备、个体行为的有效控制,确保**安全生产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逐步实现本质安全。
“一大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六大保证系统”1.安全文化系统2.安全标准系统3.安全执行系统4.安全监管系统5.风险预控系统6.事故应急系统具体工作思路:一、进一步完善规范《**总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结合公司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总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科学辨识和评价,研究、制定、落实控制或消除安全隐患的方式、方法和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采取有效的监测手段不断的改善优化公司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安全绩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二、建立公司安全管理“六大保证系统”(一)安全文化系统----以文化引导安全如果说,企业的安全1年靠的是侥幸、3年靠的是机遇、5年靠的是管理、那么10年、8年就需要靠安全文化的长期加盟和支撑。
因此,抓安全,离不开文化,文化兴则安全兴。
以规避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凝炼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技能、提升安全素质,实现员工行为的零缺点为总抓,从以下两个层面推进“人的本质安全”系统提升。
1、回归常识----平常人平常事平常心从人最感性的归属感出发抓安全教育,让干部职工把对安全工作的定位回归到人性的思考,以对自己的感知、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企业使命投入其中。
(1)顺其自然----为自己而安全。
“一群平常人以一颗平常心做一点平常事。
”这就是一种沉静的心态。
在实际工作中,教育干部职工要始终以一颗平常心平静地对待工作及生活。
沉静是一种力量、一种方式、一种态度。
平常心的有无,左右着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影响着一个人的意识形态,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准则。
当以一颗平常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个台阶,常常有所收获,时时有所成果。
平常也就成了不平常,平凡也就成了不平凡。
作为企业层面讲,安全管理要保证持续进行,决不能一时热,一时冷,上级领导来检查了,安全管理就做得严一点,年终岁末了就抓得紧一些,事故发生了就要求严一些,时紧时松、打破程序往往会酿成大祸。
因此,生产过程中,要教育职工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形势,都始终坚持程序至上、沉静平和、按部就班。
使安全生产升华为一种源于平淡又归于平淡的质朴,从而能够从容的在内敛中展示锋芒,实现目标。
(2)亲情感染----为亲人而安全。
亲情看似平凡,实则孕育着伟大,亲情源于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在安全文化的建设中,将亲情化教育纳入细节管理,让干部职工在工作中能够始终感受到亲情的感召,潜移默化的激发出对家庭、对亲人的责任感。
如组织职工及家属开展各类亲情活动等,点滴细节之中进行无形的亲情感染教育。
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正向宣传推介,使干部职工认识到: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企业,也不仅影响到社会,更是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安康幸福稳定的基础。
(3)理念导航-----为企业而安全。
着眼于人的安全意识培养,在干部职工中树立“四个没有”的安全信念,即“没有安全就没有职工的家庭幸福、没有安全就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发展”,从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做法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入手,不断在职工认识上形成对安全工作的升级定位,从而使各种层面的安全意识教育不断溶入企业的肌体,浸润在日常工作中,融化于员工的思维,体现为具体行动。
2、技能保障----干什么学什么会什么不断递进的更高质量的教育培训、提升职工个人安全水平,是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渐进渐强的不竭动力。
提高员工安全素质作为预防事故的根本措施,要按照岗位职责及专业分工,干什么学什么考什么会什么,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安全技能培训,一级抓一级,安全与人力资源部门跟踪考核,严格处罚,保证技能学习效果,杜绝走形势、走过场、培训质量大打折扣、掩耳盗铃式的安全培训。
(二)安全标准系统-----以制度强化安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安全生产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安全标准的建设。
以目前运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基础,根据公司实际,分析现有标准、法规,规划**总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
从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入手,把每一项涉及安全生产的工作都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建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坚持做到时时、事事、处处、人人有标准,并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严格落实到现场、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坚持流程落实制度。
安全是实实在在、持之以恒的硬指标,以会议组织为落实载体,每天一次业务例会,每周一次大业务会,每月一次公司安全例会,始终坚持班班安全保全天、全天安全保全月、全月安全保全年的闭环安全管理,最终形成年复一年循环往复的落实流程。
安全标准系统的建设,就是从问题的发生----制定并执行安全标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问题的解决这一管理流程中,全面突出制度的约束力作用,切实用制度来保障安全。
(三)安全执行系统----以执行促进安全。
着眼于创造全面、全员、全过程、可持续的安全新局面,着眼于解决“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着力推进严、细、实的安全管理,坚持做到各类安全管理规定严格落实不走样,生产系统的每个环节细心操作不间断,各类人员责任制落到实处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