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人:栾金伟
课题:品国学经典悟浩然正气——《鱼我所欲也》拓展阅读教学之《富贵不能淫》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及用法,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做一个有志气、有胆气、有勇气、有骨气并能始终坚守、践行仁义道德的人。
教学重点:1. 能顺利地疏通课文;
2. 积累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1. 对文章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概念要理解,例如“大丈夫、浩然之气等”。
2. 体会文章所带来的启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浩然正气。
由同学齐读:关汉卿《关大王单刀赴独会》
“三尺龙泉万卷书,上天生我意何如。
不能报国平天下,枉为男儿大丈夫。
”是的!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听出了大丈夫壮志凌云的气概与胸怀天下的伟岸,那么,什么是大丈夫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鱼我所欲也》的拓展阅读,学习孟子的《富贵不能淫》,感受大丈夫的真正内涵。
二、走进《富贵不能淫》,品浩然正气。
(一)初读课文,正音正字。
(二)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三)三读课文,疏通文意。
1.质疑解疑:在疏通的过程中,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全班交流)
2.检测提问:“淫、移、屈”的使动用法;“之”的几种意义。
通假字“女”。
3.指名疏通文意。
(四)文本探究,品重点句子。
1.我们知道本文是孟子与景春的对话,他们谈话中涉及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公孙衍,一个是张仪,你了解他们吗?(教师出示相关资料)对于这两个人,景春与孟子的评价如何?
(公孙衍原是秦国宰相,深得秦惠王的信任和器重,帮助秦国攻魏,并收复河西,但是由于公孙衍没有经受诱惑被魏王收买,之后张仪将公孙衍排挤出了秦国,无奈只能转而投向魏国,但是不久又呆不下去只能投靠韩国,其一生仕途就这样兜兜转转,最终因为官场勾心斗角而死。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纵横家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可谓“一口倾国”,这其中最显要的人物当属主张“连横”的张仪。
据记载,张仪年纪轻轻便掌握了纵横家的看家本领,几经辗转后,他来到秦国,得到了秦惠王的赏识,被封为相,后来张仪出使各国,凭三寸之舌戏弄天下诸侯,首先破除了秦国和齐国两个大国的联盟,后来又先后到齐国、赵国、燕国,说服各国诸侯“连横”亲秦。
这样,最后六国“合纵”联盟终于被张仪拆散。
后来,秦惠文王因为张仪功劳卓著,就封他做了“武信君”,并赐封给他五座城邑。
张仪的连横之术成为后来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基本战略。
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
2.在孟子眼里,什么样的人才堪称“大丈夫”呢?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明确:得具备三个条件。
首先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意思是“住在天下最大的住宅(即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的位置(即礼)上,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即义)”。
其次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是“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道遵循仁
义道德,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践行自己的主张”。
拓展《孟子.尽心上》中的句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也就是一个人有了权力或财富之后,就应该想到要造福天下百姓。
而所谓“穷则独善其身”。
是说若一个人命运不济、或遇人生的逆境,甚至于身逢乱世当中,你同样也可以做到独善其身、自由自在、逍逍遥遥,在人间潇洒走一回。
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出山之前,就隐居南阳,躬耕陇亩。
虽不得志,但他的人生目标很清楚,那就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这是诸葛亮在穷困潦倒时的想法,也就是“穷则独善其身”。
再次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是“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气节,威武不能压服他的志向”。
简单一句话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守并践行仁义道德的人。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流传至今,你能赏析一下吗?
(明确:排比,气势磅礴,说明不论外界环境如何改变,自己的立场、志向绝不会转移。
《齐背,要背出气势。
》)
3.那么现在你能告诉大家,公孙衍与张仪是不是大丈夫,并说明你的理由。
过渡语:在孟子慷慨激昂的言语中,我们看到了孟子的仁爱、礼节、正义;我们也读出了他的志气、勇气、骨气;这就是一个大丈夫浩然正气的真实写照。
是的,人活着就要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
三.拓展延伸,扬浩然正气。
1.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一个个“大丈夫”,他们的浩然正气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开拓着民族的希望。
那么在历史的长河中,你知道哪些人具有这种浩然之气并值得我们学习呢?请列举事例或诗句加以佐证。
明确: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jū),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què)
岳飞《满江红》)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四、课堂总结:耕云先生曾经指出:“不可告人之事断然不做,不可做的事断然不想。
”只要我们坚守自己的良知,拥有顽强的意志与博大的胸怀,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为都会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五、作业:
A、积累孟子的名言名句,并背诵下来。
B、推荐阅读《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