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达标测评(5-----7分钟完成后,对子组互判,用红笔修改)
课题:鱼我所欲也课时:第1课时课型:复习+展示学案编号:
编制人:吴金艳 使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识记文学常识。2、翻译课文,识记重点字词、句子翻译。
教师复备栏
或学生笔记栏
二、知识回顾
填空:孟子,名,字,时期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家、家、家。后人将他和并称为。孟子主张施行“”,以统一天下。《孟子》是记录
2、准确翻译以下句子。
生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对舍生取义精神的赞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你再举出具有这种精神的诗句两例并写出作者.
①
②
9、本文说明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 )。课文提到的鱼和熊掌有何作用?你如何理解这个道理?
10、本文论证充分,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简要说明其所起的作用。
11、结合课文第三段内容谈谈你学习本文得到的启示?
12、理清全文论证思路。
二、比较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乙]曾子②之妻之市,其子随妻而泣。其母曰:“母还,顾反为汝杀彘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节选自《韩非子·曾子杀彘》)
。《鱼我所欲也》选自《》。
三、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识记文言字词、句子翻译。
1、准确翻译以下词语、
得兼 :所欲:曰:亦: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义,亦我所欲也
有甚于:如使:苟得:患:
辟:丧:蹴:由是:是故:
非独:勿丧:不屑:万钟:蹴:
与:何加:乡为身死(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得我与:是亦不可以已乎:本心:
译文:
3.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很多,请举出两个人物,并简要概括其事例。(分)
4.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3分)
三、学习反思
. .
通假字
虚词 者 于 而 则
一词多义
四、学习反思
课题:鱼我所欲也 课时:第 2 课时 课型:能力提升 学案编号:
编制人: 吴金艳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完成比较阅读
二、导学过程
1.找出本文论点
2. 文中的四组反义词是哪些?四书五经是指什么?
3.请你再举出两个”舍生取义”的典型事例.(1)
[注]①辩,有的版本作“辨”。②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③彘:zhì,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呼尔而与之 与:②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
③曾子之妻之市之:④妻止之曰 止:
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万钟则不辩①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
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2)
4、请你准确概括每段的段意
(1)(2)
(3)
5、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人生的(可赞成,可分析其局限性,也可结合时代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道路会面临许多选择,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6、联系实际,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义”。(提示:孟子所说的“义”有其特定的阶级标准,但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这一道德范畴经过人们的充实与阐发,已经超过儒家的思想范围,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