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水乡歌》教学案及反思

1《水乡歌》教学案及反思

《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在创设的情景中初步掌握边度边想象的读书的方法。

3、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感受水乡的美丽以及水乡人们的勤劳快乐,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能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2、通过对“荡、片片”等重点词语的理解,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表达的精当,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适当的学法迁移,指导学生学习仿写。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突破】通过音乐和画面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边看边想象。

2、理解“片片”形容多。

【突破】通过练习,在练中学。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3分钟)1、上一课我们跟着诗人一起走进了江南水乡,唱了一曲欢快的——(读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乡有三多,哪三多?生:水多、船多、歌多。

【板书】3、想去水乡看看吗?渔民们说,只要读准这些词语,就可以上船啦!【课件】●[水乡处处荡清波白帆片片飘满河装满箩咱新生活]谁想第一个上船?指名读,(读准了,还要努力读的好,读得慢慢的,美美的,把你的理解读进去) 通过了,你可以到水乡去了。

再指名读,齐读。

【此处通过创设“小游客”的身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进课堂。

】(二)、引导学“水多”。

(10分钟)1、直观感知:同学们,船开了,睁大眼睛,欣赏水乡风光吧!【课件】[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

谁能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水乡呢?(水乡水可真多啊)你从哪儿体会出“水多”?(生: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

)【千、万变红】师:千、万真的是指一千条、一万条吗?而是指——数量多。

师:对,这不是实在的数字,它代表着成千上万,数也数不过来。

比如夜空中的星星,也可以这样说——出示“夜空什么多?星多。

,,颗颗星星像眼睛,一闪一闪眨不停。

”谁愿意来补充?天上的星星有很多,水乡的水也有很多,谁能读出水的多?【指导读“千条渠,万条河”】【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和巩固“千、万”的用法,学以致用。

】2、诗中还有什么地方告诉我们水乡的水很多呢?【处处变红】师:什么是处处呢?(生:就是到处都是。

)谁来读一读?2人。

(还有的地方没有水哦。

)(“荡”波浪很小,轻轻柔柔的。

)【老师不直接点出水的多、水的绿和清,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发现,这就叫教学中的“得义”、“得法”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水的清和绿。

】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

听了你的朗读我不仅听出了水的多还感受到了水的清,水的绿,水的美。

还有谁想来读一读?3.还有哪里写出了水多?【一个连一个】(先想象,再图片)读了这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说)瞧!(清清亮亮的池塘一个接着一个。

)谁来读?(相机评价)【先让学生想象,再出示图片,充分运用了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

】4.小朋友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了,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象文字中所描绘的画面,当你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的读一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想象)3人读了第一段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读出来。

(我仿佛来到了水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水。

我也仿佛来到了水乡,我睁大眼睛,想数一数水乡有多少条水渠和小河,可是我怎么也数不过来。

啊,水乡的水太多了!我看到了水乡的小河,河水很清很清,连河底的水草我都能看到,有时水草旁还会有小鱼虾游过呢。

河水是碧绿碧绿的。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上就荡起一层一层的小水波,太美了!……【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看到的,再把看到的读出来,由放到收,自己为自己创设情境,边读边想的方法得到巩固。

】一边读,一边想画面,就一定就能把书读好。

女生我们一起读,读的真是温柔可爱;男生读,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柔情似水。

5.水乡的水真多,真美,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们要把牢牢地记在脑海里,你能把这一节有感情地背出来吗?自己练一练。

(三)、指导学“船多”。

(8分钟)1.过渡:水乡的水多,船自然就成了水乡人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了。

出示第二小节指名一个学生读一读,其他同学想:哪些词语可以感觉船很多呢?学生汇报:千只万只白帆片片飘满【片片】白帆就是指“帆船”【出示图片】师:白帆片片写出了帆船多。

诗里是怎么写帆船的呢?生: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

师:如果这样说“白帆一片像云朵”可以吗?生:没有“片片”多。

师:“白帆片片像云朵”中的“片片”是由两个字重叠起来的。

这样的词也能表示很多很多。

如果要表示荷花很多,可以怎么说呢?鱼很多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白帆的多。

(生读)师: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师:把什么比作了什么?生:把白帆比作了云朵。

这样的句子你会说吗?出示填空:柿子个个像()。

棉花朵朵像()。

露珠颗颗像()。

【此处有两个训练点,在安排时我运用了先局部再整体的思路,先讲“片片”叠词的运用,再讲比喻句,从局部到整体,思路清晰。

】还从哪里看出?2.【飘满】是的。

这两个飘满让你仿佛看到了?生:“飘满”看出到处都是。

生:这个词看出湖面上好多帆船,也就是好多船呢!(学生说到船很多的时候,老师相机指导:水乡不但有渔船,驳船,还有货船)想一想,水乡人乘着这些船干什么去了?(出示图片和填空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预设:他们有的在打渔<是啊说明水乡的鱼虾很多> 有的在装载货物(是啊水乡的物产很丰富,这才会吸引那么多的货商前来) 还有的在赶鸭子。

)师:是啊!正是这忙碌的生活给勤劳的水乡人带来了富裕的生活。

【通过拓展介绍,让小朋友们更了解水乡人的生活,把对水乡人的感情融入在朗读中。

】3.请大家闭上眼睛和老师一起欣赏这水乡独有的风光。

(放音乐)(老师范读:千只船,万只驳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睁开眼睛,听了老师的描绘,你刚才看到了什么?(预设:我看到湖面上到处都是白帆就像漂浮在空中的白云)我看到了千只万只的船,非常的多我看到了很多船都在湖面上….)师:如果你就是水乡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家乡这样美丽富裕,你想说什么呢?(预设:我的家乡真美啊我的家乡有那么多的鱼虾大家过的那么幸福我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自豪我爱我的家乡….)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评价语:你读的让我们深深的感到船很多!自由悠闲的船儿在湖面飘飘荡荡,你读真好!你读出了对自己家乡的喜爱。

在这美丽的鱼米之乡生活是多么幸福(一起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在低年级的诗歌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情境中体验。

在教学中,我不但在诵读中“放飞”学生的心灵,而且在浓烈的朗读氛围和多种方式的情感体验中让学生充分去思、去想、去创造,让他们真切的体会到水乡的美,水乡人民的勤劳,领略到了诗文独有的意境美。

】总结学习的方法(1分钟)师:刚才我们用了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受到了水乡的那又多又美的水,也看到了湖面上忙碌热闹的景象,当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如果也能像今天这样边读文字,边在头脑中放小电影,那么读起书来才会更有收获更有感情,记住这个方法了吗?过渡:美丽富饶的水乡,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什么呢?(四)、质疑学“歌多”(8分钟)1.师: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课文的第三段【课件】这节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2.生:什么是“新生活”我不懂?人们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富裕、幸福了,就叫做“新生活”。

3.生:“一箩”我不知道是什么?(课件出示箩筐图)师:这就是箩,是用竹子做的,它可以用来装什么呢?生:可以装鱼虾。

生:可以装蔬菜。

生:可以装药草。

……师:箩装的东西可真多呀!怎么会装满了歌呢?生:因为人们唱的歌也很多。

4.师:人们丰收了,还唱着开心的歌呢!谁来开心地读一读第3节呢?(指名读)我还听出了你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我们男生一起来读一读好吗?男同学就像唱歌那样高兴、自豪地读,真棒!水乡景美,生活也美,就像生活在诗里一样,我们一起读,如果会背就可以背。

【小结】【音乐】(3分钟)1.缓缓叙述:这水呀,静静的流,这船呀,悠悠的晃,这歌呀,悠悠的唱。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如诗的水乡,如歌的水乡,如画的水乡……●听,歌声飘荡在绿水清波中,女生读【出示第一节】●听,歌声飘荡在千船万驳中,男生读【出示第二节】●听,歌声还飘在水乡人民的心中,齐读【出示第三节】【利用音乐和描述性语言把孩子带进创设的情景中,再次体会水乡的美,进入文字背后的情感。

】2.小游客们,我们快要归乡了,离开之前老师来采访一下游客,水乡什么多?指名对答背。

同桌对答背。

师问,集体对答。

【此环节用各种形式的背帮助学生学会整体感悟。

】(五)、迁移写水乡。

(8分钟)1.师:还有人不仅仅看到了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还发现了?瞧!【出示组图】【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适当的图像、影像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本环节的设计,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孩子仿写打下基础。

】生:鱼虾多。

生:桥多。

生:荷花多。

2.瞧,水乡物产非常丰富,说也说不完。

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许多船。

船上有鱼,河里也全是鱼。

师:你们能仿照课文,以诗的形式说一说吗?生:水乡什么多?鱼多。

千只虾,万条鱼,游满湖面游满河。

生:水乡什么多?鱼多。

千条鱼,万条鱼,装了一船又一船。

生:水乡什么多?鱼多。

鱼儿一条接一条,装满一船又一船。

师:“一条接一条”还可以怎么说呢?生:“一条靠一条”。

生:“一条挨一条”。

生:“一条连一条”。

师:你们还想说什么呢?生:水乡什么多?荷花多。

千朵花,万片叶,长满湖面长满河。

生:水乡什么多?荷花多。

荷花一朵挨一朵,长满湖面长满河。

生:水乡什么多?荷花多。

千朵花,万片叶,香气扑鼻让人爱。

【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

”在教学中,我在学生领悟诗文的基础上,积极地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换位体验,创造想象,也来当小诗人。

此时,“情动而辞发”,学生个个处于一种跃跃欲试、呼之欲出的状态。

学生固有的灵性得以显现,原始的诗情得以生长,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一个个稚嫩而富有灵气的小诗人诞生了。

他们拥有了欢乐、兴趣,也拥有了自信、动力和成功。

课堂真正充满了活泼的生机。

】(六)、作业(2分钟)好了,今天的江南之旅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

其实,不仅水乡很美,我们的家乡也很美,我们要带着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观察我们的生活。

今天的作业就是请你模仿课文的句式,赞美咱们的家乡。

下课!【无论是迁移写,还是拓展说,都是为了训练孩子的语言,提高说的能力。

】板书:21. 水乡歌水多船多歌多把课堂还给学生——《水乡歌》教后反思《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