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课程建设构想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课程建设构想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课程建设构想
【摘要】英语第二课堂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课程理念与目标、组织管理和教学评估三方面探讨了英语第二课堂的课程建设构想。

【关键词】英语第二课堂;课程建设;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0
基金项目:2012年度重庆市教委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203003)
1.引言
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受教学时数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大学英语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语言输入为主的传统模式短时间内无法改变。

而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根本解决语言输出不足、创新思维和人文素质培养不够的问题,难以满足学生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培养综合文化素质的需要,这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仍然放在课堂教学,还没有把课外教学即第二课堂上升到同等高度加以重视,没有将其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进行专门研究和系统建设。

因此,加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英语第二课堂作为课程建设纳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进行整体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必将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创新教学改革。

2.英语第二课堂课程建设构想
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英语第二课堂课程建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缺失”:课程建设理念的缺失,组织管理的缺失,有效评估机制的缺失。

针对英语第二课堂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认为英语第二课堂课程建设模式的构建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课程建设理念。

包括英语第二课堂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性质定位,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目标、课程建设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本原则。

(2)组织管理模式。

涉及学校、教师、学生在英语第二课堂中的职责分工和角色定位,英语第二课堂在组织管理上的方法与策略。

(3)教学评估方式。

一是如何从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方面对学生第二课堂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二是如何从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对指导教师进行全面考核。

2.1 课程建设理念
从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依靠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根本解决语言输出不足和人文素质培养不够的问题,难以满足学生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培养综合文化素质的需要。

英语第二课堂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活动之外为学生营造了大量接触英语、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真实语言环境,加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因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语言输出机会、培养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塑造人文精神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英语第二课堂具有灵活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在语言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较之课堂教学更为自由和宽广的拓展空间。

2.1.1 课程性质定位
英语第二课堂是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
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必要拓展。

英语第二课堂是指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以外,围绕英语学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各种课外活动。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兴趣性、自主性等特点,具有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培育人文素质三方面的功能或价值。

2.1.2 课程建设理念及建设目标
作为大学英语创新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英语第二课堂作为课程纳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建构势在必行。

英语第二课堂课程建设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为目标,通过对其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目标、课程管理模式、课程评估方法以及师资建设等内容的研究,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英语第二课堂课程体系,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形成互补,为学员提供一个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培育人文素质的课外学习平台,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

2.2 组织管理模式
构建教务处牵头、教研室业务指导、学生会具体组织实施的教学管三位一体的英语第二课堂课程管理模式。

教务处负责每学年的英语第二课堂总体规划、活动方案审核、任务布置、经费发放,外语教研室负责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申请、教学指导和对学员评估,学生会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总结报告。

围绕第二课堂活动的展开,课
程管理分为三个阶段:1)项目申报:学员提需求和方案--外语教研室论证把关并提出申请报告--教务处审核。

每学年在全校范围内田组织一次集中申报,每项活动申报包括主题、学时、参加人数、辅导老师、具体内容、组织形式等。

教务处根据申报情况,做出统一调整和部署,下达年度第二课堂计划。

2)组织实施:学生会拟定实施方案--外语教研室指导--开始实施--教务处督察实施情况。

3)总结评估:学生会提交总结报告--外语教研室进行效果评估--教务处审查验收。

每学年组织专家进行活动效果验收,根据检查结果给予课时费及相关奖励。

2.3 课程评估方法
为避免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流于形式,应加强英语第二课堂的课程评估,具体而言,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总结报告。

包括活动总结报告和教学效果评估报告两个部分。

学生会从活动组织过程、实施情况、学员参与人数等方面进行自我总结,并对指导教师进行评价;外语教研室从目标达成、活动效果、学员表现等方面对活动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2)审查验收。

由教务处负责实施。

依据学生会活动总结报告和外语教研室效果评估报告,并组织督导专家对活动进行实际效果核查验收,给出等级评价。

教务处负责公布每学年第二课堂活动考评结果,并据此确定相应奖惩。

3.结语
英语第二课堂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上述举措,加强英语第二课堂课程师资建设同样不可忽视。

譬如定期进行第二课堂课
程辅导老师培训,选派骨干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院校学习进修,实施第二课堂课程辅导老师聘任制和奖励制度,将课外教学纳入课程教学管理和职称评定考核体系,加大第二课堂在教学评估中的考查比重等。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人文素质,使其将来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英语第二课堂课程建设必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陈丕,英语第二课堂与大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中国校外教育[j].2009,(12):445
[3]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陈丕(1972.8),男,江西宜春人,博士,教授,第三军医大学外语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