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和全新大学英语课程指南的发布,开始强调对
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能弥补第
一课堂教学的不足,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主要对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
设的理论依据、重要意义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多媒体环境;大学英语;第二课堂
一、引言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在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诸
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7 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
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
还明确规定关于教学的发展方向“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
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方向发展”。现阶段的重要趋
势就是: 减少教师课堂内集体面授的课时数,增加学生课堂外的自主学习时间。因而为了补
充第一课堂有限的授课时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已越来越普遍和重要。英语第二课堂
是相对于正规的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教学)而言,它是指学校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的
教学活动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的各种英语学习活动。
二、理论依据
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理论基础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
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说理论(Input hypothesis)。克拉申指出:只有提供足够量的可理解的
语言输人,学习者才能吸收和内化所接受的输人。“输入假说”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提到了促成
语言习得的条件,即在进行语言输人时,首先在量上,要“有足够量”,其次在质上,必须具
有“可理解性”。Swain1986 年在吸取了克氏输入假说的基础上,延伸性地提出了她的“输出
假说(Output Hypothesis)”作为补充。Swain指出仅仅靠可理解输入还不能使二语习得者
准确而流利地使用语言,成功的二语习得者既需要接触大量可理解输入,又要产出可理解输
出。Swain 强调,在某种条件下,输出可以促进二语的习得,其方式不同于输入,但都可以
增强输入对二语习得的作用。第二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形式,学生是中心,学
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取向和兴趣爱好去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而学校、教师则可以因材施
教,设计不同形式、不同难度的内容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
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译。其中,听、读是输入,说、写、译是输出。
外语教学中输入和输出是密切结合的,输入是输出的基础和必要前提。
从20 世纪90 年代初,Candy 提出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主动性学习与建构主义理
论下的合作学习与交互式教学开始对国内的外语教育产生影响。但是,纵观国内近三十年来
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对第二课堂建设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一课堂历来受到重视,
但无法取代第二课堂这一语言实践基地。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点都集中在课堂上
的应试教育,过分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对学生语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
方法的培养。
三、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意义
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深化,是激发学习兴趣
的最佳方式,可以成为满足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手段。利用多媒体优势建设第二课堂可以优化
英语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让学生们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在快乐中获取知识,锻炼学生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特别
是说的能力,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同时也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营造一个生
动活泼的外语环境。在大学英语学习中,通过第二课堂建设,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
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有利于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这兴趣引发学生补充语言知识的动力。第
二课堂中,没有填鸭式的说教,而学生自己安排学习。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除学生之外的
诸如表演者、⑷者等多种身份的选择,这选择的空间和这些选择本身能够有效地帮助语言走
出被学习的狭小境地,得以更纯粹地以交流工具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多媒体环
境下的第二课堂建设注重形式内容的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四、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对策
首先,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为第二课堂建设提供硬件支持,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第
二课堂建设的重要策略:“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开发和建设模式。运用这种模式来适应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四、六级网考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学校应该鼓励广大教师积极进行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研究,建设大学英语第二课
堂,探索出一条条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新路子,让学生在英语教
学与英语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运用语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可以为了培养出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英语人才,给学生创
造出最佳的语言学习环境,给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带来了巨大变化。
其次,加强教师对第二课堂建设的专业指导,强化学习策略教育克服学生的心理焦虑和
厌学问题。以学生为中心,从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心理、认识能力和意志品质的健康发展出
发,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
有益补充,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切实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个性
化自主学习;实践中的问题又能给老师以课堂教学的启发,充分实现教与学的相辅相成;有
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健康积极的心理
素质,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充分发挥语言的沟通及传播文化
的功能和魅力。 最后,要注重将学生自主学习、测试评价和教学管理有机结合,实现第二
课堂建设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在多媒体环境下,丰富多彩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和课堂教学
紧密联系,它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课堂知识,增加听、说、读、写的机会,
还可以_拓他们的知识领域,提高其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结语
在教师指导下的第一课堂之外进行的有组织并以配合和推动课堂教学为目的、发展学生
个性特长的实践教育活动,对大学英语这门实践学科尤为重要。英语教育学理论将第二课堂
看作是“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形式,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多媒
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意义重大,具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英语
学习效率,对促进教师的教学及学生学习英语具有实际意义。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的多媒体第
二课堂平台,将更好地将各种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效的协作
方式和教师的在线指导,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外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Krashen,Stephe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2]Krashen,Stephen. The Input Hypothesis.London: Longman,1985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邓琪.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实践[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7,6.
[5]周淑珍.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和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J].高校外语教学
与研究,2004,3.
[6]潘霁亮.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5,1.
[7]李凤容,安晓灿,孙东菱.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
院学报,2005,3.
河南省社科联2016年立项课题(编号:SKL-2016-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