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PPT课件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PPT课件
(四)预防感染
1.对长期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在护理过 程中,应认真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治疗;
2.每4小时检测生命体征; 3.换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定期培养 创面分泌物,检测感染情况; 4.及时清洁口腔,给予0.1%的洗必泰溶液口腔护 理,2次/天,密切观察口腔黏膜变化,预防并减少口 腔细菌滋生;
2.流行病学: 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是两种最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没免
疫性大疱病,具有慢性、复发性和严重性等特点,如不及时 治疗可危及生命。天疱疮的年发病率为(0.5-3.2)/10万,类 天疱疮的年发病率为1/10万。
•3
二、临床表现
(一)临床分型
1.红斑水肿型类 天疱疮
常
分
4.结节性类天 疱疮
2.脂溢性类天 疱疮
(二)烧伤科
1.大面积损伤患者家属也需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 2.用烤灯照射,特别是腋窝等部位,保持干燥; 3.一次性护理垫不要直接接触患者皮肤; 4.3%的硼酸湿敷、干燥、收敛。
•9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给与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强抵抗 力;不能经口进食者给予鼻饲饮食;
2.保持并使空气清新,清洁,室温控制在22℃左右, 相对湿度50%左右,每日开窗通风两次,严格病房消毒, 每日用紫外线消毒病房一次,室内物品用250mg/l的有 效氯溶液擦拭;
大疱性类天疱疮 患者的护理
主讲人:ww刘w.themeg静 时 间:2016年1月12日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临床表现
3
专科会诊意见
4
护理措施
5
总
结
•2
一、概 述
1.定义: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 是最常
见的表皮下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它以皮肤或粘膜处紧张性的 大疱或糜烂为特征。
见
型
3.增殖性类天 疱疮
•4
二、临床表现
(二)典型症状和体征
1.损害对称发生,水疱常见于颈部、 腋窝、腹股沟、大腿内侧和上腹部;
2.水疱可随病情发展出现血疱、糜 烂、结痂,水疱成群发生时,类似疱 疹样皮炎。大小自樱桃大到核桃大, 直径最大可达7cm。
•5
二、临床表现
(二)典型症状与体征
3.水疱破溃后如无继发感染,常很快结痂。糜烂面愈合 较快。痂脱落后常有色素沉着,偶见萎缩瘢痕,有时合并 粟丘疹。
2.换药方法 (2)特殊处理方法 a)较大的水泡,在无菌技术操作下,用无菌注射 器抽出泡液后皮质类固醇药膏; b)大的溃疡面用红外线灯照射2次/天,30min/次, 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局部抵抗力; c)关节处额度破溃皮肤,经局部消毒后,用无菌 绷带包扎,换药1次/天,保持关节功能位。
•14
四、护理措施
•15
四、护理措施
(四)预防感染
5.保持呼吸道通畅,意识不清者,及时清理呼吸 道分泌物,每周痰培养+药敏1次,检测肺部感染情 况;
6.尿失禁患者,行导尿,会阴部用温水擦洗,2 次/日,尿道口用碘伏消毒,2次/日,定期检测尿常 规;
7.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16
四、护理措施
(五)心理护理
•17
3.抵抗力较弱的患者,可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限 制探视时间及探视人员,以减少交叉感染。
•10
四、护理措施
(二)皮肤护理
1.卧床患者使用气垫床; 2.经常查看皮肤情况,严密观察水泡的形态、部位、 大小,有无出现新的水泡; 3.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柔软、透气,每日更换消 毒衣服,床单有污1.总体护理原则:暴露创面,注意保暖,保 持创面清洁干燥,局部换药1次/天,同时密切观 察患者的全身皮肤情况,及时处理新出现的水泡;
2.换药方法: (1)一般处理方法:先用生理盐水清洁清洁创 面,再用0.2%的碘伏消毒创面及创口周围。
•13
四、护理措施
(三)创面护理
五、总结
•18
六、参考文献
[1]郑婷.大疱性类天疱疮与脑卒中关联性研究[J].济南大 学,2014. [2]权哲.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生活质量评定及影响因素 研究[J].复旦大学,2010. [3]沈鹏,胡超娅.10例ICU尼氏征阳性重症患者的护理体 会[J].现代临床医学,2015,41(5):381-382. [4]汪丽芳,王芙蕊,董军等.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5例的护 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88-89. [5]庞晓刚,武俊英,张巧枝等.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脑血管 病的循证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225226.
•19
谢谢聆听!
4.黏膜损害发生于约20%~30%的患者,为界限清楚的糜 烂,主要为口腔黏膜,咽、喉及生殖器部位黏膜损害罕见。
5.尼氏征常阴性。
•6
三、专科会诊意见
4.注意预防继发感染:清洁病人的手及手指甲,必要 时带手套;禁止患者及家属用手乱摸伤口;伤口要暴露, 炉甘石抹在没有皮肤损害的地方;
5.外用止痛药:用利多卡因,1:20稀释液。
•11
四、护理措施
(二)皮肤护理
4.1-2h辅助卧床患者翻身一次,动作轻柔,避免 拖、拉、拽,并在骨突出垫海绵垫和气圈,防止皮 肤损伤继发感染;
5.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为患者剪短指甲,戴纱布 手套,避免摩擦、挤压、搔抓等刺激,意识障碍者 使用保护具;
6.擦浴时保持水温38℃左右,避免水温过热刺激 患者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