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作业管理规范(ISO9001-2015)1.目的为确保公司标准作业文件的编制规范、有效进行,使标准作业逐步在生产过程中推广,发挥标准作业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
为标准作业文件的制定、控制和更新提供指南,使作业指导书反映最佳的生产作业状态,并以标准化的形式指导员工进行操作。
2.适用范围公司工厂及生产物流部。
3.定义作业要领书:标准作业要领书也称标准作业指导书,是在标准作业卡的基础上细化操作要点,标准作业顺序中各项操作内容、操作顺序、作业重点、作业指示图、使用工具、质量要求、操作要求、安全标准和设备操作证等;作业组合票:明确各工序的手工作业时间及步行时间,用于考察T.T内一个作业者能够承担的工序的范围是多大;要素山积表 :要素山积表用于确定生产线各工位的要素作业时间,在看板上以搭积木的方式对全班的工作内容进行要素拆解和重新排列,以发现操作中存在的浪费,并予以消除,同时确定最简单、科学、的操作顺序;标准作业票:它以图表示每个作业者的作业范围,应填入标准作业三要素及检查品质注意安全等标记。
4.职责使用单位负责《标准作业相关文件》内容的编制、确认和管理;精益推进办负责《标准作业相关文件》式样的制定、检查确认;技术部负责《标准作业相关文件》的审核确认。
5.标准作业制定流程和控制要点5.1 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制定:编制标准作业三票一书在技术、质量、安全等相关人员的协助下,对每个工序都寻求稳定及最佳的作业步骤,写下工作内容及步骤顺序,提出注意事项(包括使用工具及规格,工艺参数,质量检查工具、检查频次及控制方法等内容)、建议措施,画出作业流程图;5.2测量并确定标准作业时间,对每个步骤所花费的时间均以精确到秒的单位在作业指导书上标示出来。
非生产部门的作业指导书,其步骤时间如不易测量则可省略;5.3由安全部门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及劳保用品的穿戴要求;5.4应有技术部审核认可所有相关人员的签字确认,然后发布到适用的区域,各分厂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作业指导书签署栏内容做相应调整;5.5作业指导书作为标准,指导各分厂所有作业人员以相同方式进行生产作业;5.6作业指导书原则按每位作业员工编写。
6.作业指导书的定期观测、评审及更新:6.1各分厂每周一次或两次对分厂作业人员是否按作业指导书操作进行观测,并在《作业指导书观测记录表》上作好记录;分厂管理人员根据安全数据及内外部质量反馈数据确定的问题按月对作业指导书进行稽核;各分厂按季对作业指导书进行评估,看实际生产操作过程是否与作业指导书的标准一致;6.2 如果实际操作与作业指导书的标准一致,即维持现有标准;如果实际操作与作业指导书的标准不一致,检讨现有操作,列出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方案,纠正作业人员的操作或修正作业指导书;当下列情况之一发生时,必须对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或更新:过程和产品改变时●工位调整或人员变更时●事故或高风险虚惊事件发生时●关键特性改变时●定期评审时发现不适当的工作程序●操作人员的改善提案被批准时●FMEA更新或工艺规程变更时6.3如果需要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修正和更改,由技术部等相关人员认可改善方案后,进行实作验证是否符合安全及品质要求;6.4根据新的作业方法重新制定新的作业指导书及相关品质程序系统表格(版本号和修订日期相应更新),将作业时间填入作业指导书,并完成相关人员签核。
告之作业人员,并张贴在容易取到的地方;6.5由各分厂做好作业指导书的更改记录,并有技术部门审核确认;6.6 各分厂班组长根据最新的作业指导书对该工序的新员工进行操作培训;6.7 各工程标准作业是需要持续改善的;6.8作业指导书应悬挂于现场或员工触手可及的地方,进行直观、详细的描述,指导作业人员进行标准操作;6.9 品质检查指导书应用于需要作品质确认检查的工位,其余不需要品质确认的工位可不悬挂。
7.《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管理7.1《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管理由该班组班长(或组长)负责;7.2《标准作业指导书》上必须附有管理号(管理№)。
关于管理号的设定,按照文件和记录管理程序进行设定;7.3《标准作业指导书》进行《标准作业指导书管理台帐》管理;7.4《标准作业指导书管理台帐》内容:管理号、作业名(工程名)、作成年月日、修订年月日、改版年月日,如需要追加其他的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管理项目,需经过技术部门认可后在进行追加。
8.《标准作业指导书》的修订当标准作业指导书发生修订的时候,必须由该工程的班长(或者组长)进行修订,由分厂科长及厂长进行确认技术部审核认可与签字承认;在进行标准作业指导书修订的时候,请严格遵守以下事项。
8.1《标准作业指导书》修订后,必须根据标准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指导,指导后要实施作业观察确认;8.2《标准作业指导书》修订后,需要在《标准作业指导书》的修订栏中填写相关的修订年月日、修订次数记号、修订原因等内容。
在《标准作业指导书》所有做出修改的部分,都必须要填入相关的修改次数记号;8.3在《标准作业指导书》的修订栏中进行填写后,需要在《标准作业指导书管理台帐中》进行相关修改履历;8.4标准作业指导书的修订要领及履历8.4.1部分内容修订要求定义:由于4M发生变更时,导致作业内容发生相应变化,需要对部分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进行修订。
(如发生设计变更、作业手法的变更等);8.4.1.1使用双实线把原来的内容划掉,在原有内容的附件填写修订后的内容(重点:不能使用涂改液进行修订,需要保留修订前的内容,即能够进行修订前后的对比);8.4.1.2修订后在所有的修订内容旁边标注上修订的履历;8.4.1.3部分修订不需要变更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管理号;8.4.1.4《标准作业指导书》修订栏的填写修订栏中的修订记号要保持最新的状态,要与标准作业指导书中的实际修订次数;在确认栏中,相关责任担当要进行手写签字确认。
说明例:8.5全部修订(换页管理)修订要求定义:由于部分修订或者修改次数过多,以至于原稿在阅读及使用上难于进行的时候;出现较大范围的作业变更,小部分的修订不能满足修订要求的时候,进行全部修订(换页管理);8.5.1把原稿从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管理文件夹中取下,按照修订后的要求重新作成新版的标准作业指导书;8.5.2《标准作业指导书》修订栏的填写1)新作成的标准作业指导书的修订栏上,要保留原有的N版作成日期2)在标准作业指导书的修订栏中标注上换页(全面修订)的日期3)不改变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登录编号4)因为实施的是换页管理,过去的修订履历无法在新的标准作业指导书中体现出来,因此需要在被替换下来的原来的标准作业指导书中用红笔,在标准作业8.6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定期维护8.6.1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定期维护由该工程的担当班长(或者代理班长)进行,每年实施一次;8.6.2原则上各分厂标准作业指导书每年的定期维护计划安排在3月~5月。
各工程的年度定期维护计划可以根据各工程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提前或延后,但需要与精益推进办进行确认;8.6.3定期维护,主要是重新把握标准作业指导书、标准作业指导书与实际作业之间的一致性。
即,标准作业指导书中的内容是否全部都已经落实反映到现场操作中;4M变更实施致后,变更的内容是否全部落实反应到标准作业指导书中;通过作业观察,检查标准作业指导书与现场作业的一致性;8.6.4定期维护的结果,需要在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管理台帐中进行记录。
如果定期维护中,发现有需要进行标准作业指导书修订的内容,需要在标准作业指导书的修订栏中进行相关内容的填写。
8.7标准作业指导书确认体系8.7.1《标准作业指导书》由担当该业务的班长(含代理班长)负责实施编制,分厂科长、厂长实施确认。
技术部门负责审核承认;8.7.2由于组织架构变化,班长、科长、厂长发生变更的时候不需要再单独进行再次的确认签字;8.7.3由于组织架构的变化,部门代号、工程名发生变更的时候,变化部分的修订原则上按照标准作业指导书的修订规定实施;8.8标准作业指导书、标准作业指导书管理台帐的保存标准作业指导书、标准作业指导书管理台帐的保存期限直到该车型/零件完全停止生产为止。
8.9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发布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原稿原则上由班长(代理班长)实施统一管理,原则上不实施发布。
但在如有需要要进行发布的时候(如教育训练等),可以把原稿复印后对复印稿实施发布。
8.10标准作业指导书的揭示8.10.1在作业现场,如果需要把标准作业指导书揭示出来以便于实施作业指示的时候,原则上使用的是复印稿(揭示物要与原稿一致,保持最新的状态);8.10.2揭示在现场的标准作业指导书,需要在复印稿的右上角注明揭示字样;8.10.3标准作业指导书需要修订的时候,要及时对原稿进行修订,修订后要复印一份,把现场原有的揭示物替换下来;8.10.4要保持原稿与揭示物的一致性(及时更新)。
9.注意事项9.1《标准作业指导书》修订原因说明9.1.1新规作成:新车型试作需要经过的几个阶段,其间标准作业指导书会根据不同阶段的试作情况进行反复的修订,到真正量产的时候才是正式版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因此新规作成的N版的日期应该是该车型量产的日期;9.1.2追加:标准作业指导书在日常的使用当中发现有漏失,需要进行追加补充的部分;9.1.3删除:在4M发生变更后需要对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进行删除的;9.1.4修订:在4M发生变更后需要对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进行修订的;9.2《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修订不可以使用铅笔、涂改液、字迹涂改及插入(∨)符号。
9.3记录10.附件标准作业指导书管理台帐.xls 标准作业观察记录表.xls标准作业票.xls标准作业指导书.xls 标准作业组合票.xls手顺时间记录用纸.xls要素山积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