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益生产--山积表学习资料

精益生产--山积表学习资料


工艺图纸 安全规则
作业顺序
环境要求
标准手持

标准作业及三要素
要素之一:生产节拍(T.T)
所谓T.T,是指应该用多长时间、即几分几秒生产一个或一件 产品的目标时间值(基准时间)
它是由市场销售情况、设备运转状况及工作时间决定的。 计算公式如下:
每天的生产量= 一个月的需要量 / 实际运转天数
最佳的理想状态为C.T等于T.T, 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标准作业三要素及三种类型
要素之二:作业顺序
作业顺序:指作业者能够最为安全且又效率最好地生 产合格品的作业顺序。它是实现高效率的重要保证。
作业顺序有好坏之分,好的作业顺序是没有多余的 无用动作的作业顺序,因此是效率最高的作业顺序。只有 深入生产现场进行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作业者的每一个动 作,把手、足、眼的活动分解,使其做到动作最少、路线 最短才能制定出好的作业顺序。

标准作业三要素及三种类型
相关概念:C.T(循环时间)
C.T 也称循环时间,指作业者一个人进行标准作业时,正常的一 个循环的实际作业时间(包括步行时间,但不包括完成作业并返 回原位置后的空手等待时间)
C.T是指按照操作顺序进行一个循环作业的正常(实际)时间。

标准作业三要素及三种类型
C.T与T.T的关系
WOS精益生产工具系列培训
山 积表
主要内容

山积表的定义与作用

标准作业及三要素

山积表编制具体方法

山积表的运用及改善

利用山积表进行改善的案1、什么是山积表?
形象地表现了一条生产线各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作业 内容等信息的一种柱状分析图表。

山积表的定义与作用
标准作业及三要素

标准作业及三要素
标准作业与作业标准的区别
标准作业强调的是作业,作业标准突出 的是标准。
作业标准:作业者的作业要求, 强调的是作业的过程和结果。
标准作业:企业认可的,能够安全、 保证质量、很少浪费、合理成本、以人的 动作为中心,应该严格遵守的作业方法。
节拍时间
标准 作业 作业 标准
T.T= 每班生产运转时间X设备可动率 每班所生产必要数量
例如:每天平均作业时间 8小时,480分,其中休息30分,实际作业时间 450分 每天所需数量: 600件 设备可动率80%
450*60S*80%
生产节拍(T.T) = 600件
= 36S/件

标准作业及三要素
练习题:
某工厂生产发动机,2月份的市场需求量为11000台,此工厂总装车 间工人一个月出勤22天,每天24小时分三班交替上班,每班休息时 间及就餐时间共35分钟。假设此总装车间可动率为90%,请问总装 车间2月份生产节拍(T.T)是多少秒?
要素之三:标准手持
指按照作业顺序为执行重复的作业,在工序内需要 的最少的在制品数量。

标准作业三要素及三种类型
为什么要有标准手持?
物流
CT:16″
1工序
2工序 CT:19″

忽略运送时间


循环时间19秒

4 生产周期61秒
4工序
CT:15″
3工序 CT:11″

标准作业三要素及三种类型
物流
CT:16″
节拍 = (每班实际运转时间 * 可动率)/ 每班的生产量
每班的生产量= 一个月的需要量 / 实际运转天数/ 3个班 = 11000台 / 22天 / 3 =167台
每班的实际运转时间= (24/3*60-35)*60S =26700S
节拍=26700S* 90% / 167台 =144.18s = 144s
节拍时间



作业顺序


指①作业者能够最为安全且又
效率最好地生产合格品的作
业顺序。它是实现高效率的
重要保证。
主要内容

山积表编制的具体方法
编制 山积 表的 流程
类型Ⅰ 调查作业时间 编制山积表
开始编制山积表
判断该工序的作业类型
类型Ⅱ 调查作业时间 编制山积表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实施改善
类型Ⅲ 调查作业时间 编制山积表
2、为什么编制山积表?
通过编制山积表,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清楚了解该生产 线的生产能力、生产平衡率等信息,并针对瓶颈工序实施 作业改善,以达到消除浪费,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
3、什么情况下可以编制山积表?
操作者能够按照标准作业的规定 执行(现阶段)
主要内容

标准作业及其三要素

标 准 作 业 的 定 义 与 作 用
不能影响操作者的正常作业 必须以“作业”为开始,不可以从“等待”或“步行”开始; 操作者为同一人; 设备为相同设备; 机型不变; 需要拍摄整个场景,包括与本工序有关的零件的盛放盒,工位器具的布 置等等。
长时间手工作业时,需近景拍摄,保证能够看清楚操作者的手脚移动。
1工序
2工序 CT:19″

1 5

循环时间 61秒 生产周期61秒

4工序
CT:15″
3工序
CT:11″
15

标准作业三要素及三种类型
物流
CT:16″
1工序
2工序 CT:19″

16+3*19+11+15=99


循环时间19秒

4 生产周期99秒
4工序
CT:15″
3工序 CT:11″

标准作业及三要素

标准作业三要素及三种类型
三种标准作业类型

山积表编制的具体方法
使用作业时间调查表
作业时间调查表
车间
班组
作业
类型
一个循环完成后 的等待时间不计
算在内
适用于作业类型 一、类型二
工序
調査日期
调查员
步骤 1
发动机种类
第1回
第2回 第3回 平均值
时间总计
作 业 内 容 作业 歩行 作业 歩行 作业 歩行 作业 歩行
C.T是一个循环实际作业时间;T.T是根据一日的需求量、生产时间 及设备的可动率计算出来的 单件时间。
C.T与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身体状况、设备生产能力及生产线的 布局等有关;T.T与市场销售情况,设备的故障情况等有关。
C.T小于T.T时,作业者有空手等待的现象;C.T大于T.T时,就会发 生作业延迟、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
2
3
4
5
6
7
作业时间

山积表编制的具体方法
第一步:工序作业要求
所选工序满足的条件:所选工序的作业人员完成的是循环往复的标准作业,使用 标准的工作方法,符合作业标准。
第二步:作业时间调查(通过现场观察及视频拍摄)
用摄像的方式拍摄3个循环的作业视频以准确测算时间
具体要求:
选取技能水平中等熟练的操作者; 3个循环的作业顺序必须一致; 尽量排除操作者身体异常、及拍摄过程中故意延缓或加快作业速度的情 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