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章:国际金融理论前沿54页PPT文档
第十章:国际金融理论前沿54页PPT文档
4.J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 汇率变动调节国际收支时,有时滞,
会使国际收支出现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 此过程用英文字母J来形容,为J曲线效应。
TB
t1
t2
0
t0
0.5-1年
t
5.贡献 纠正了本币贬值一定能改善贸易收支
的片面看法。
6.局限性 存在时滞效应 ——“J曲线效应” 供给弹性无限的假定不切实际 仅限于贸易收支,未考虑资本流动 未考察本币贬值后继发的通货膨胀
即:R=Md-D 上式是根据货币需求Md=f(Y,r)、货币 供给Ms=D+R达到平衡时而得。
国际收支是与货币供求相联系的货币现象
国际收支是货币供求关系的自动调节机制
只要遵循“单一规则”,国际收支自动平 衡
货币分析法图示:
▼ D > Md
国内货币 供给过多 大于需求
▼ Md > D
国内货币 供给不足 小于需求
易顺差就能维持金银财富积累的论断
消除各国对贸易逆差会造成黄金财 富永久性流失的恐惧
3.局限性(条件限制) 黄金自由流动 自由贸易 进出口商品均有较大供求弹性
本币贬值一定能改善贸易收支状况吗
二、弹性分析理论(Elasticity Approach) 1.假设前提 其他一切条件不变 贸易商品的供给有完全弹性 没有资本流动(国际收支=贸易收支)
五、政策配合调节理论
内部平衡: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 经济增长
外部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汇率稳 定
政策配合:政府将财政政策与货币 政策进行适当配合和运用
1.米德冲突(Meade’s Conflict):单独使 用一项政策,易引起内外部平衡的冲突。
[例题]如果本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商品进 出口量均为20000个单位,进出口商品的需 求汇率弹性分别为0.5、0.3,假定本币贬值 5%。请问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进一步恶 化还是得以改善?为什么?
[答]恶化。因为马歇尔—勒纳条件未满足
三、吸收分析理论(Absorbing Approach) 1.基本公式
TB=Y–A
其中:贸易差额TB=X–M 总吸收A=C+I+G
上式表明: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总支 出(总吸收)小于总收入,逆差则是由于总支 出(总吸收)大于总收入造成的。
2.改善国际收支的调节方法
在充分就业时采取支出变更政策: 实行紧缩性政策,降低国内总吸收A。
未充分就业时采取支出转换政策: 通过贸易鼓励措施或通货贬值,扩大产品 出口部门的生产。
1 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2 弹性分析理论 3 吸收分析理论 4 货币分析理论 5 政策配合调节理论 6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一、价格—现金流动机制(Price-Cash Flow Mechanism) 1752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提出:
在金本位制下,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调节国 际收支,而无须政府干预。
第十章 国际金融理论前沿
1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2 汇率决定理论 3 汇率制度理论 4 国际储备理论 5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6 货币危机理论 3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重构理论
10—1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国际收支理论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收支理论的发展
10—1 西方国际收支理论简介
=M(dX/de•e/X–dM/de•e/M–1)
=M(ex+em–1) 其中:出口需求汇率弹性ex=dX/de•e/X 进口需求汇率弹性em=–dM/de •e/M 由此可知,本币贬值(de0)能使国际 收支状况得以改善(dTB0)的必要条件是
ex+em–1 0 即: |ex|+|em| 1
该条件说明:
①当ex+em1,贬值可改善国际收支 ②当ex+em=1,贬值不改变国际收支 ③当ex+em<1,贬值使国际收支恶化
[附录]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数学推导 已知:国际收支TB=X•Px–M•(ePm),e
为汇率(直接标价法) 为简化,假定价格不变,Px=1,Pm=1,
并假定贬值前国际收支均衡(X=eM) 那么:TB=X–eM dTB/de=dX/de–e•dM/de–M 由于X=eM,所以 dTB/de=eM/X•dX/de–edM/de–M
金本位制的特点:
各国货币以黄金作为币材 黄金可自由熔化、铸造 各国货币可自由兑换、流通 各国货币具有法定含金量与重量
1.自动调节机制
黄金 外流
货币供应 量减少
物价 下降
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国际收 支逆差
国际收 支顺差
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
物价 上升
货币供应 量增加
黄金 内流
2.贡献 否定重商主义认为一国只有维持贸
物价上涨出口竞争能力降低 利率降低资本流出
物价下跌出口竞争能力增强 利率上升资本流入
国内货币存量减少 (MS = D – R) 物价下跌
逆差 官方储备减少
顺差 官方储备增加
国内货币存量增加 (MS = D + R) 物价上升
2.贡献 既考虑经常账户也考虑资本流动,强
调国际收支的整体均衡。
3.局限性 有些假设不符合实际 过分强调货币因素的作用 强调自由放任,忽视政府干预
2.基本观点
本币贬值
国际收支逆差改善
进出口商品 相对价格变动
进出口商品的 需求弹性足够大
出口总值增加 进口总值减少
出口品的外币价格下降 进口品的本币价格上升
出口需求量增加 进口需求量减少
3.马歇尔—勒纳条件
本币贬值使国际收支状况(X•Px–M•Pm) 得以改善的必要条件是:|ex|+|em| 1
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 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 长
国内紧缩
抑制进口
国际收支逆差改 善
3.贡献 把国际收支同国内经济相联系,为通
过经济政策调节国际收支提供理论依据。
4.局限性 未考虑国际间的资本流动 生产要素自由转移的假定不切实际
四、货币分析理论(Monetary Approach)
1.基本观点
国际储备=货币需求-国内信用
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的调节图示:
本币贬值
刺激出口 抑制进口
改善逆差
国内紧缩
抑制进口需求,减少支出, 把支出转换到出口部门; 减少国内对出口商品的需求, 增加出口量
未充分就业条件下的调节图示:
本币贬值
刺激出口 抑制进口
国民收入增长
总支出增长 进口增长
非充分就业 有闲置资源 用于出口部 门
乘数作用 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