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保障学第8章 生育保险2003
社会保障学第8章 生育保险2003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8.1 生育保险概述 8.1.1 生育保险的含义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怀孕、分娩而无法 从事正常的生产劳动,中断经济来源的女职工给 予医疗保健服务、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一项社 会保障制度,其宗旨在于通过向职业妇女提供生 育津贴、医疗服务和产假,帮助他们恢复劳动能 力,重返工作岗位,这主要是通过现金补助及实 物供给的形式来实现。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2.城镇居民生育保险制度 2009年9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出《 关于确定城镇居民生育保障试点城市的通知》, 我国城镇居民生育保障试点工作开始。人资和社 保部确定吉林省长春市、江苏省南通市等七个城 市作为城镇居民生育保障试点城市。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3)中西部地区分娩补助计划
一是提出到2015年,东、中、西部地区各省(区、市)农 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95%、85%和80%以上 ,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 二是明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项目和标准。按照正 常产、手术助产、刨宫产等不同分娩方式,规定基本护理 、常规检查、接生服务3个项目的9类服务内容和5种分娩 基本用药,以保证住院分娩服务的质量与安全。三是规定 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8.2.5 生育保险的保险管理
一是将生育保险与养老、医疗、工伤、失业补助基金一起 合并管理,如爱尔兰、英国等; 二是将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合并管理,如比利时、意大利 、德国等; 三是将生育保险与医疗工伤保险合并管理,如新加坡、泰 国等国家; 四是将生育保险与医疗失业保险合并管理,如荷兰; 五是将生育保险与事业保险合一,如加拿大、南非等国家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8.3.3 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 1. 尽快弥补制度缺盖面 2) 探索城镇居民生育保障模式
2. 逐步提高生育保障待遇水平 3. 统筹规划城乡生育保障制度
1) 由单位保障过渡到社会保障 2) 统筹城乡生育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本章小结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怀孕、分娩而无法从事正常的生产劳动 、中断经济来源的女职工给予医疗保健服务、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 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其宗旨在于通过向职业妇女提供生育津贴、医疗 服务和产假,帮助他们恢复劳动能力、重返工作岗位,这主要是通过 现金补助及实物补助来实现的。 早期生育保险制度以1883年《德国劳工基本保险法》中关于生育保 险的规定为代表,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创建了以企业生育保险 和机关事业单位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生育保险制度。 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大致可分为生育保险制度的建立时期 、企业生育保险制度的形成时期和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时期。 我国的生育保障制度分为三大体系,一是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制度,二 是城镇居民生育保险制度,三是农村生育保障制度。
案例1:未婚先孕是否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解析 女职工“三期”(即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劳动保护, 应当以符合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政策为前提。凡违反计划生 育政策生育子女的,不能享受相关保险待遇,而且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相关规定,还要依 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张某所在公司不给张某申报生育保险的第二条理由是合理 的,但是该公司的第一条理由中提到张某未缴纳生育保险 这一条理由不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 十三条明确规定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 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
社会保障学
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社会保障学
刘晓梅 邵文娟 主编
社会保障学
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第8章 生育保险
社会保障学
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本章学习要点
1. 2. 3. 4. 生育保险的含义及特点; 生育保险制度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我国生育保险的历史演变; 我国现行生育保险制度体系及其内容。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2.按就业性质分: 按就业性质可以分为正规就业者和非正规就业者 3. 按受益女性身份分: 在业女工、未就业配偶和其他女性。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8.2.2 生育保险的资金筹集
(1) 由受保人、雇主和政府三方共同负担。,如欧洲的奥 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等。 (2) 由受保人和雇主共同负担,如巴基斯坦。 (3) 由雇主全部负担,如瑞典、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 家。 (4) 由雇主和政府负担,如丹麦、意大利、英国、菲律宾 等国家。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思考题
1. 2. 3. 4.
生育保险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简述生育保险的发展历程。 我国生育保险待遇的支付包括哪些内容? 论述我国生育保险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案例分析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8.2.3 生育保险的支付条件
参保缴费 缴费时间
居住年限
是否符合本国的人口出生政策等。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8.2.4 生育保险的待遇水平
1.
产假津贴 2. 医疗费用 3. 休假天数 4. 生育补助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8.2 生育保险制度框架及内容 8.2.1 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
1. 按性别分: 男人和女人。传统上多认为生育保险的对象是女人,其实 男人也是生育保险的对象。 男性与生育保险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育保险费由男女共同承担 2)父亲育儿假 3)男职工接受节育手术享受生育保险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2.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生育保险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统筹制度中断了,生育保险 制度随之也发生了变化。 第一,生育保险的国家统筹消失,企业生育保险 形成。 第二,生育保险从适合多种用工制度变化成了只 适合单一的用工制度。 第三,上述变化使生育保险制度从社会走向企业 ,使其在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成了影响妇女公 平就业的障碍。
8.1.4 生育保险制度的类型
1. 2. 3. 4.
社会保险制度 强制性保险和普遍医疗保健相结合的制度 社会保险和雇主责任相结合的制度 其他保障类型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8.1.5 生育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早期生育保险制度以1883年《德国劳工基本保险法》中 关于生育保险的规定为代表,之后1919年国际劳工大会 通过了《妇女产前产后就业公约》,对女性产前和产后就 业做了相关规定。 随着各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1952年对该公约进行了 修订,形成了《保护生育公约》。该公约规定了适用范围 内的妇女再生育子女时,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产假和医疗 服务。 2000年国际劳工大会又修改了《保护生育公约》,将产 假标准从原来的12周增加到了14周。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8.3.2 我国生育保险的现行制度
我国的生育保障制度分为三大体系,一是城镇职工生育保 险制度,二是城镇居民生育保险制度,三是农村生育保障 制度。
1.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制度
1) 范围和对象 城镇企业及职工、职工未就业配偶。 2) 资金筹集 企业按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1%向社会经办机构缴纳, 职工个人不缴费。 3) 享受资格 企业参保缴费,职工遵守计划生育规定。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生育保险的内容包括:
1.生育津贴 2.医疗护理 3. 生育补助 4. 生育休假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8.1.2 生育保险的特征
1. 2. 3. 4.
享受待遇人群的特定性 生育期间的医疗服务范围的确定性 生育保险的给付项目较多 生育保险待遇有一定的福利性,给付标准较高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8.3 我国生育保险制度 8.3.1 我国生育保险的发展历程
1. 生育保险制度的建立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创建了以企业生育保险和机关事 业单位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生育保险制度。 第一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生 育保险的对象为女工人和女职员。1955年颁布的《国务 院关于女工作人员生产假期的通知》,对机关女工作人员 也进行了相关规定。
4.改革探索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探索。各地改 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育保险基金社会统筹 2)夫妇双方所在企业平均分担生育保险费用 3)对妇女就业产生了积极作用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5.社会统筹时期
1994年12月劳动部发布《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 ,全国有了统一的生育保险金统筹办法。 2004年9月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 生育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2010年城镇职工生育 保险覆盖面要达到90%的目标要求。 2009年9月10日,人资和社保部出台《关于确定城镇居 民生育保障试点城市的通知》,意味着我国开始城镇居民 生育保障试点工作。 2010年10月通过的《社会保险法》又重新明确了职工未 就业配偶享受的生育保险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