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和集团国和集团::以战略为导向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以战略为导向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上)
2017年03月08日
2016年河北省国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和集团”)资产总额达到45亿元,6年增长368%;营业收入达到135.9亿元,6年增长379%;利润达到4826万元,六年增长10倍。
自2010年成立以来,国和集团的美誉度持续上升,2012年,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十二五’期间现代物流重点龙头企业”;2013年,被河北省商业联合会评为“河北省流通产业AAAAA 级信用企业”“河北省流通产业名牌企业”。
自2013年开始,连续4年入围中国服务业500强,最高排名213位。
2015年,国和集团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企业信用评价AAA 级信用企业”。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被寄予了更多关注和期待。
我们日前专访了国和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杨永君,为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如何更好地创新、如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借鉴。
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企业发展战略
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企业发展战略 中国经济时报:从2010年成立至今,国和集团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以汽车贸易为主到多元化发展,从主要解决员工吃饭问题,到奠定企业长远发展基石,国和集团可以用蜕变来形容。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企业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经营任务更加繁重,但是企业发展的速度不减,国和集团是如何做到的?
杨永君:发展社会经济、壮大综合国力、保障改善民生是国有企业的庄严使命,实现国有企业保值增值是我们的责任,如何不断推动集团发展迈上新台阶是我们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国和集团自2010年4月成立以来,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党委和开滦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努力克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企业运行初期内控机制不完善、企业开办资金少等不利因素,充分发扬“团结奋进、甘于奉献、攻坚克难、勇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审时度势,立足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产业布局,深化体制改革,健全管理体系,狠抓生产经营。
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着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
如果说取得了一些成绩的话,关键是我们确立了科学的发展主线,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企业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主业、做强主业,通过企业发展战略的转型带动企业的转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集团初期主要开展的是汽车销售与维修等相关业务,而这些“主业”受国家政策和市场波动影响明显。
因此,谋生存是当时的头等大事,让企业活起来是重中之重。
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意识到单纯依靠汽车
业务不是长久之计,多元化发展是出路。
国和集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自身发展
特点,积极调整发展思路。
在做精、做强汽车销售和维修这一主要业务的同时,积极开发
中药材贸易、煤炭销售、第三方物流、进出口贸易,初步建立“一主四辅”经营格局。
一
年之后,我们通过进一步充分的调研论证,以调结构、转方式为抓手,优化产业布局,将
汽车贸易作为基础业务,积极开拓医药物流、第三方物流、新能源、酒店管理、国际贸易、现代农业、金融保险、IT产业等新业务,确立“一基多元”发展格局。
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国际国内贸易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社会知名度都有了显
著提升。
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物流业务微利、高风险的特点已经呈现,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集团公司物流业务的做大做强。
集团公司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内政策,在省政府引导的产业项目
上做文章。
加快培育新动能,积极进入低碳运营、洁净环保、新能源、高科技、健康产业、绿色生态等领域,推进业务投资向股权投资、合作经营、租赁经营转变,确立“投资+物流”的投资集团运营模式。
“投资”业务集中在三大板块:土地整理及绿色生态农业板块;洁净型煤、成品油和
有机垃圾处理的能源板块;医疗、医药、健康、养老构成的医药健养板块。
打造“大物流”平台,推进汽车物流、国际贸易的优化升级,调整经营结构。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突出主业,搭建好绿色农业、洁净能源、医药健养、物流(传统
物流和国际贸易)四大平台,助推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在发展中积极探索,不断调整、完善、提升企业的发展战略,在实践中逐步明确集团
转型发展定位,相信我们企业未来发展前景也更加广阔。
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深化体制改革
深化体制改革 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广受关注,增强企业活力是应有之意,在这方面,
国和集团有哪些创新实践?
杨永君:国和集团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在优化调整企业战略的同时,深化体制机制
改革,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企业战略协同优势和管控能力充分彰显,企业发展的活力充分
得到激发。
为适应产业布局、转型发展的需要,本着有利于发挥整体效能、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的原则,集团公司不断调整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集中统一、控
放适度、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战略协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资源获取能力、资金融通能力显著提升,为企业发展搭建了更高层次的平台。
大力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调整股权结构上下功夫,选择部分品牌好、盈利能力强
的公司,通过收购其他股东股权和增资扩股方式实现公司绝对控股,扩大了汽车业务的经
营规模;同时对新上项目均采取国有控股或者相对控股模式,吸收职工和社会资本入股。
截止到2016年12月底,国和集团所属全资及控股企业39家,企业注册资本累计3.72亿元,其中国和集团出资2.06亿元,省国资委划转4492.54万元,成功引进社会资本1.21亿元。
进一步增强了国有资本的放大功能。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索实践中,国和集团非常注重实效,混改要“蒸馒头”,不要“炸油条”,要深度融合,争议和分歧可以暂时搁置,如何求发展才是主题,所以,我们在改革的问题上更加注重创新和实干。
实践证明,这个思路是对的,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健全完善内部管控机制,国和集团与所属公司预算管理有机融合,数据共享,实现了集团经营目标的全方位实时管控;在重大投融资、资金调度审批、合资合作、资产处置等方面,规范程序标准,切实防范风险;严控资金预算,完善预警机制,强化刚性约束,确保资金链安全。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推动以财务收支为主的传统审计向绩效审计和管理审计转型;严控成本费用,强化资金管控,深度挖潜降耗,各项管理费用呈现逐年降低趋势。
完善人才引进、交流、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不拘一格,举贤任能,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健全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按照公司章程及党内有关规定,严格界定集团党委、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权责,科学优化权力结构。
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实现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全覆盖、互补位;实行目标责任制,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对集体决策事项进行分解细化,落实到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对涉及多位班子成员的决策事项明确牵头领导。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执行“三重一大”议事规则。
充分发挥职代会、党政联席会议、厂务公开等制度的作用,实现了员工群众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党政组织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良好局面。
依托企业文化依托企业文化 提升企业内生动力和软实力
提升企业内生动力和软实力 中国经济时报: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是企业文化的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企业参加竞争的软实力,作为重组企业,国和集团在提升企业文化方面是怎么做的?
杨永君:国和集团党委结合企业实际、行业特点、服务需求,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企业文化各要素内容进行总结、提炼,对企业视觉标识形象进行设计,形成了国和集团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通过理念学习与宣传、规范职工岗位行为和服务流程、统一企业标识、统一着装、配带工牌等举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企业文化理念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
通过持续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搭建载体、平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广泛开展,引导广大员工的价值取向,规范员工的职业道德操守,激发员工的创业精神、敬业精神。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员工文明素质和推进企业科学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文明创建工作。
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善行河北、国企力量”等主题实践活动,举办“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主题道德讲堂,组织“六讲三比”“创先争优、夺旗争星”、创建“党员先锋岗”、维修工技能大赛、降本增效金点子征集、汽车板块“双提升”活动等文明争创活动,有力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广大职工建功立业的热情,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大力宣传集团组建以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引导员工爱岗敬业、务实奉献,形成了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国和集团成立以来,共有36人荣获河北省直五一劳动奖章、开滦集团(国资委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所属康泰尔医药公司被省国资委、党委评选为“善行河北,国企力量”主题实践活动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