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学文档
骨与软骨的结构
关节的解剖
间接连接
关节面:关节软骨,减少摩擦、缓冲 关节囊:增加关节稳定性;润滑营养关节软骨 关节腔:
直接连接
纤维连接:颅缝等 软骨连接:椎间盘及耻骨联合 骨性连接:骶骨各节之间的融合
管状骨 儿童骨 四肢不规则骨 躯干骨
管状骨X线解剖
骨膜: 骨皮质:密质骨,分布特点 骨松质:X线片上显示为网络样骨纹理,密
度低于骨皮质。
压力曲线:在压力作用下,一部分骨小梁排列与 压力方向一致 张力曲线:部分骨小梁与张力方向一致
骨髓腔:
管状骨
儿童四肢骨及关节X线解剖特点
骺软骨 原始骨化中心,继发骨化中心 骨骺 骺板和骺线 干骺端,先期钙化带 骨龄:继发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和骺与干
骺端完全结合,即骺线完全消失的年龄。
*指软骨基质钙化。
组织学改变
*环绕在软骨内成骨区肥大软骨基质钙化。
软骨钙化
病因及X线表现 *软骨钙化呈环形或半环形。 *良性病变中的软骨或瘤软骨钙化密度高,边缘清楚。 *软骨肉瘤钙化表现为钙化环稀少,密度低,边缘模
糊,钙化环残缺不全。 *少数关节软骨或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可见条状钙化。 *骨栓塞后所致的骨髓腔内钙化为无结构的钙化团。
骨关节影像检查方法 骨关节正常影像学表现 骨关节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骨关节发育畸形 骨关节疾病X线表现与诊断
普通检查 *透 视(Fluoroscopy) *摄 片(Radiography)
造影检查 *血管造影(Angiography) *关节造影(Arthrography) *脊髓造影(Myelography)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
指一定单位体积内的骨量减小,即骨组织中的有机 成份和钙盐都减少。
组织学改变及病因
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骨小梁数量减小。 局限骨质疏松多见于骨折,关节炎等疾病后的废 用性骨萎缩。 广泛性骨疏松见于全身疾病,如营养不良,代谢 障碍等。
骨质疏松X线表现
轻度: 骨端骨质吸收,关节面下出现透亮线,骨小 梁变细,变少。
局
部局
骨部
质
骨 折
增后
生
形 成
硬骨
化痂
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
指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 织缺损。
组织学改变及病因
骨松质或骨皮质发生破坏。 骨感染,骨肿瘤,类肿瘤疾患等。
骨质破坏
X线表现
轻微骨破坏,骨小梁中断,消失,出现局限性骨 质密度减低区。
囊状骨破坏,边缘光滑,界限清楚。 弥漫浸润性破坏则表现为哈氏管扩大,呈筛孔样,
炎症,外伤,肿瘤,结核,骨膜下出血,
肺性骨病,坏血病等。
骨膜反应 X线表现
为单层、多层、葱皮样、花边样或针 状骨膜新生骨,通常长骨骨干明显
炎症者较广泛,肿瘤者较局限 随病变好转,表现为骨皮质增厚
骨膜反应
左 侧 胫 骨 上 段 层 状 骨 膜 反 应
软骨钙化(Chondral calcification)
儿童骨关节
干骺端
骨骺
骺板软骨
骨干
正 常 髌 上 囊
正常髋关节骨骺
四肢不规则骨
髌骨
腕骨
跗骨
肩胛骨
躯干骨
脊柱 椎体,椎弓,上、下关节突,棘突,终板 椎弓峡部,椎间孔,椎间隙,椎旁软组织
躯干骨
颈椎
正 常 胸 腰 椎
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 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破坏 骨质坏死
骨膜反应 软骨钙化 骨骼变形 软组织改变
* CT
* MRI
X线平片摄影注意要点: 正侧两个摄影位置 要包括一端关节 要包括周围软组织 一侧病变不明显时需加照对侧
骨的解剖
骨的形态
1、长管状骨:四肢骨 2、短管状骨:手足骨 3、扁骨:颅骨、肩胛骨等 4、异形骨:脊椎骨、颞骨、腕骨和跗骨
骨的大体结构
密质骨和松质骨 骨膜和骨内膜 骨髓腔
椎 间 盘 钙 化
骨骼变形(deformity of bone)
病因及X线表现
* 外伤,感染,大骨节病致骨端变形或骨端缺损, 骨折后引起畸形愈合,关节退行性变可引起骨端的 蘑菇样变形。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可引起骨干增粗,骨皮质增厚。 *佝偻病或软骨病可引起方颅,“O”或“X”形腿或 鸡胸。 *脑垂体瘤可引起全身骨骼增大,成骨不全,引起多 骨骨折,变形等。
指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
组织学改变及病因
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 全身骨硬化见于氟中毒或石骨症等。 局限骨增生见于各种骨疾患,如骨折后形成的 骨痂、骨感染后骨破坏,周围骨质增生、肌腱 骨化以及关节边缘骨增生、肿瘤中的肿瘤骨,铅、 磷、铋金属中毒等。
骨质增生硬化 X线表现
骨质密度增高,骨小梁粗,密 骨皮质增厚致密,骨干粗大 骨髓腔变窄或消失 伴有或不伴有骨骼增大
绝对密度增高:死骨骨小梁表面有新骨形成, 骨小梁增粗
相对密度增高:死骨周围骨质被吸收密度降 低,或在肉芽组织、脓液的衬托下
肱骨近段骨质坏死
骨膜反应(Periosteal reaction)
指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
增加所引起的骨膜增生。 组织学改变及病因
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增多,有新生的骨小 梁。
中度: 干骺端出现带状或斑片状骨质疏松区, 关节面下透亮线增宽,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少。
重度: 密质骨菲薄,关节面下透亮带,骨小梁缺失。
骨质疏松
骨 小 梁 稀 少 而 清 晰 。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
指骨在代谢过程中钙化不足。即单位体 积内骨组 织有机成份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组织学改变及病因
斑点状或虫蚀样骨破坏。
骨质破坏
椎颈 骨椎 质转 破移 坏瘤
致 第
四
颈
骨质坏死(Necrosis of
bone)
指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
组织学改变及病因
骨细胞死亡,消失或骨髓液化,萎缩。 感染、骨折、肿瘤等引起骨内动脉和静脉栓 塞或血管中断而造成骨缺血坏死。
骨质坏死
X线表现
死骨X线表现是局限性密度增高
骨钙化不足,骨骼软化。
钙磷代谢障碍,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骨软化 症,某些代谢病和疏松型氟骨症等。
骨质软化X线表现
骨小梁及骨皮质边缘模糊, 假骨折线形成以及骨骼压缩变形, 如骨盆内陷,椎体双凹变形, 骨干弯曲。
骨质软化 髋骨持重部位内陷源自骨质增生硬化(Hyperoteosis
Osteosclerosis)
巨肢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