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八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海棠、牡丹、月季……这些花次第开放,惹得蜜蜂在院子里嗡嗡嗡嗡地忙来忙去。
B . 那位白发苍苍、瘦得皮包骨头的老头走起路来颤巍巍的。
C . 老天津卫古建筑荡然无存,志愿者呼吁将老城古建筑尽早纳入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D . 测绘工作常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绝不能粗心大意。
2. (2分)选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 . 放学时,校门口一边站着一位值日的老师,在认真地维持着秩序。
B .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
C .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升写作水平的基础。
D . 据预测,盐城今年第三季度的房地产税收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十左右。
二、默写 (共1题;共15分)3. (15分)名句默写。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
(杜牧《赤壁》)(2)此中有真意,________。
(陶渊明《饮酒》)(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4) 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 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6)《使至塞上》中写边塞千古壮观景色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7)《雁门太守行》中蕴作者运用典故,渴望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富贵不能淫》一文中孟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之谓大丈夫。
(9)《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7九下·姜堰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翻开浩繁卷帙,领略朱自清笔下轻飞màn________舞的蜂蝶,欣赏梁衡笔下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感受郦道元笔下三峡tuān________急的水流,醉于老舍笔下济南的水终年zhù________蓄的绿……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怎能不让人bèng________发出生活的激情?四、其他 (共1题;共2分)5. (2分)下面是“最美教师”颁奖词,请你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三尺讲台,树起了他们高大的形象;两尺教鞭,挥洒着他们无悔的人生。
加减乘除,算不出他们的奉献;________,________。
他们用学识与热情打动了学生的心灵,把看似枯燥的知识绘成了最美的风景。
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6. (14分)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殷,完成下列各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心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哉。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谨烽燧①,严斥堠②,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③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
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④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注释】①烽燧:报警的烽火,白天称燧,晚上称烽。
②斥堠(hòu):原指探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指瞭望。
③犒(kào):犒赏。
④殆:通“怠”,懈怠。
(1)解释选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望其旗靡________②用人不尽其所欲________(2)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A . 公与之乘凡战之道B . 故虽并天下公问其故C . 既克既胜养其心D . 登轼而望之而士不厌兵(3)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4)【乙】文中哪一句与【甲】文的“夫战,勇气也”表达的是相同的战略思想?7. (1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
少而喜医方术。
至高后八年,得见师临菑元里公乘阳庆。
庆年七十馀,意事之。
谓意曰:“尽去而方书,非是也。
吾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
我家给富,心爱公,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
”意即曰:“幸甚,非意之所敢望也。
”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
然左右行游诸侯,不以家为家,或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
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
意有五女,随而泣。
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
”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
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
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之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书闻,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
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节选(1)与“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扶苏以数谏故B . 策之不以其道C .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 . 淳于意从小喜欢医术,拜乘阳庆为师,乘阳庆把毕生医术传给了淳于意。
B . 淳于意因为医术不精,经常不给人治病,所以很多患者都怨恨他。
C . 淳于意被人告发,小女儿缇萦为其上书,愿“入宫为婢,以赎父之罪”。
D . 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打动,在这一年废除了肉刑。
(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①意事之②尽去而方书③今坐法当刑④上悲其意(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幸甚,非意之所敢望也。
②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0分)8. (16分)(2012·扬州)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扬州的夏日朱自清①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称道的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
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
但在一个久住扬州像我的人,他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他也许离开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
若是想呢,﹣﹣他也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
②北方和南方一个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
诚然,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决了堤防,但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颐和园虽然有点儿水,但太平衍了,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
有水的仍然是南方。
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
下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这是你们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桠桠的支流。
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
③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
金山你们是知道的,小金山却在水中央。
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
“下河”的人十之九是到这儿的,人不免太多些。
法海寺有一个塔,和北海的一样,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盐商们连夜督促匠人造成的。
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这个塔;但还有一桩,你们猜不着,是红烧猪头。
夏天吃红烧猪头,在理论上也许不甚相宜;可是在实际上,挥汗吃着,倒也不坏的。
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五个亭子的桥。
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
桥洞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另有风味。
平山堂在蜀冈上。
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山色有无中”一句话,我看是恰到好处,并不算错。
这里游人较少,闲坐在堂上,可以永日。
沿路光景,也以闲寂胜。
从天宁门或北门下船。
蜿蜒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撑过去,岸上的喧扰像没有似的。
④船有三种:大船专供宴游之用,可以挟妓或打牌。
小时候常跟了父亲去,在船里听着谋得利洋行的唱片。
现在这样乘船的大概少了吧?其次,A “小划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个男人或女人用竹篙撑着。
乘的人多了,便可雇两只,前后用小凳子跨着:这也可算得“方舟”了。
后来又有一种“洋划”,比大船小,比“小划子”大,上支布篷,可以遮日遮雨。
“洋划”渐渐地多,大船渐渐地少,然而“小划子”总是有人要的。
这不独因为价钱最贱,也因为它的伶俐。
B 一个人坐在船中,让一个人站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撑着,简直是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
⑤“下河”总是下午。
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这样进了北门或天宁门走回家中。
这时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闲”那一句诗了。
(选自《白华旬刊》,有删改)(1)【整体感知】下列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开篇解题,先对“扬州”宁人称道,再写“扬州的夏日”令人怀想,层次清晰。
B . 北方发了大水,文章却说“这并不能算是有水”,主要原因是作者非常讨厌水灾。
C . 第②③段两次写到“下船”,第③⑤段两次写到“下河”,前后呼应。
D . 本文之中多出出现“闲”字,表现了朱自清先生对闲适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2)【清静体验】阅读第③段,摘录原文相关词句补全下表。
(3)【谣言品味】①第③段“小船悠然地漂过去”一句中“悠然”,换成“慢慢”好不好?为什么?②第④段划线的两个比喻句,一俗一雅,妙趣无穷。
(4)【拓展延伸】“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是在水上。
”请把这别有韵味的夏日,写100字左右的文字介绍给你的朋友。
9.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寻①她是个极爱凑热闹的女人,街上一旦有锣鼓钟鸣,叫卖吆喝,她势必会挤到人群中去,一看究竟。
②三十多岁的时候如此,四十多岁的时候如此,五十多岁的时候,她的腿脚都没那般利落了,却还是如此。
有好几次,她都被人群挤得差点出事,幸好有好心人拉了她一把,才算是有惊无险。
她当时也吓得不轻,可就是不长记性,再碰到热热闹闹的场景,还是要努力地挤进去看个仔细。
③那一日,我们几家结伴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小镇寻求一位老中医。
说好了,那地方,我们大都人生地不熟的,必须紧紧地走在一块儿,谁都不准远离。
她当时也点头如捣蒜,不远离,绝对不远离。
可刚到小镇第一天,她便走失了。
④当日正逢小镇的一个传统节日,街上舞龙耍狮的、演杂耍的一个接着一个,我们不禁捏了一把汗,生怕她会在汹涌的人潮中走失,所以都紧紧地手牵着手,可人实在太多了,她又拼了命地往热闹处挤,眨眼的工夫,我们便找不到她的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