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法律的历史演变

西方法律的历史演变


一、罗马法的形成以及历史地位
“罗马法是我们所知道的以私有制为 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的形式,是商品生产 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是纯粹 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 突的十分经典的表现。”
——恩格斯
二、罗马法的发展过程
《十二铜表法》时期
公 元 前 451 年 - 前 450 年 制 定 欧 洲 历 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标志罗马社会从 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调整。
罗马法的古典时期
公元前27年,罗马实行帝制,进入帝 国时期。 罗马法的渊源: (1)具有立法权的会议制定的法律 (2)元老院的决议 (3)皇帝的敕令 (4)高级长官的告示 (5)罗马法学家的解答
12 34
市民法与万民法并存时期
市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万民法——适用于罗马非公民、罗马公
民与非公民之间的法律 公元前212年,占领区居民经过斗争取得 公民权。
古罗马时期 的法律思想
中世纪的 法律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 的法律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 时期的法律思想
资本主义时期 的法律思想
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法律思想的特点
“代替教条和神权的是人权, 代替教会的是国家。以前,经 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由教会 批准的,因此曾被认为是教会 和教条所制造的,而现在这 些关系则被认为是以权利为 根据并由国家创造的。”
但并不意味着古希腊不存在法学思想
西方法学发展的基础期——古罗马
古罗马法律文明发展的影响直接来源于斯多噶学派的自然法 学观念。它成了连接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的桥梁。
此观念对西塞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塞罗的学说使自然法 理论发生了根本的变革。
这一革命为罗马法哲学以及整个法律科学奠定了思想基础。 也正是在吸收了西赛罗自然法思想的基础上,罗马法学家建 立起了一座法学大厦。
罗马法的法典编纂时期
在罗马帝国后期,皇帝的敕令成为唯一的法律 渊源。 公元3-6世纪为罗马法的法典编纂时期,罗马 皇帝编纂法典,强化皇权。 《查士丁尼国法大全》包括四个部分: (1)《学说汇纂》—历代著名法学家的精华 (2)《法学阶梯》—钦定的私法教科书 (3)《法典》—皇帝敕令的汇集 (4)《新律》—查士丁尼于公元535-565年 所发布的敕令
合起来形成国家。因此有国家就有主权,主权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贯彻始终的永恒权力,也是 最高权力,其他一切权力都是主权的派生物。 3、布丹主权理论的矛盾
主权是否受限? 布丹:“主权受神法和自然法的约束”和“主权至上”的矛盾。
古典自然法 国际法
格劳秀斯 特点
第五部分
资产阶级革命 时期的法律思想
古希腊时期 的法律思想
马基雅弗利(君权至上思想); 布丹(国家主权学说)
马基雅维利
布丹
黑暗中的曙光
第四部分
文艺复兴时期 的法律思想
古希腊时期 的法律思想
古罗马时期 的法律思想
中世纪的 法律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 的法律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 时期的法律思想
资本主义时期 的法律思想
一、马基雅维利的法律思想
1、政体分类 正宗政体 君主制 贵族制 共和政体 变态政体 暴君制 寡头制 群氓政体 马基雅维利内心的理想是共和的,而实际追求则是君主制的。因为共和政治一定要以人
三、对智者学派的法律思想的评价
智者学派的贡献在于在西方法律思想诞生的早期提 出了多元的法律观念,尤其是提出了自然法这种法律思 想,对于整个西方自然法观念的形成起到了奠定基础的 作用。
罗马法 基础期
西方法学 的发源地
西塞罗
第二部分
古罗马时期 的法律思想
古希腊时期 的法律思想
古罗马时期 的法律思想
(2)地理环境对政治的作用:亚里士多德曾强调应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来设计政权组织 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而布丹更彻底地认为:气候、水量、雨量、土壤、财产、星宿等都对 政治有密切的因果联系,甚至提出了“地理环境是政治制度的母胎”这种机械论的观点。
二、布丹的法律思想
2、亚里士多德对布丹的影响 (3)国家起源:亚里士多德:个人→家庭→村坊→城邦; 布丹:家庭→国家。暴力论+契约论。 在国家起源问题上,布丹强调了“主权”的决定性作用,指出主权的权威把家庭统
一、马基雅维利的法律思想
3、统治权术(马基雅维利主义)
(1)思想根源:人性恶——人都是自私的、富于侵略性的、邪恶的。 (2)原则: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是正确的。 (3)具体方法——君主要处理好这样几种关系:
①赞扬与责难 ②慷慨与吝啬 ③仁慈和残酷 ④受人爱戴和受人敬畏 ⑤守信和无信 马基雅维利的统治权术论是以人性恶为前提的,从他的主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伦理道德 因素已被排除在政治学之外,政治被置于道德至上,且可按统治需要而肆意违背道德,正义、道德、 宗教、法律俨然已成为服务于权利的工具。此外,在马基雅维利的学说中,被统治者一方面表现为 颓废堕落,另一方面又显得单纯易受欺骗。
11世纪末,考古发现《学说汇纂》手抄本,开始对罗马法的解释。 (2)后期注释法学派。13-16世纪,在对罗马法注释的基础上,结合采用评论、 评议的方法,使之适合时代的需要。 2、人文主义法学派的思想:15-17世纪,法国
借助语言学的方法研究罗马法。居雅士(1522-1590);多诺(1527-1591) 3、中世纪晚期国家主义君权思想的发展:15世纪下半叶始,文艺复兴时期。
法学流派
第六部分
资本主义时期 的法律思想
古希腊时期 的法律思想
古罗马时期 的法律思想
中世纪的 法律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 的法律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 时期的法律思想
资本主义时期 的法律思想
一、17世纪~19世纪法学蓬勃发展
英国:形成了议会至上的国家政权形式 美国:《独立宣言》的通过 法国:《人权宣言》的颁布 德国:《德国民法典》的实施 同时,欧洲大陆出现了19世纪的三大法学流派:历史法学派、
民的德性和秩序作为前提,在现实条件还未达到这一要求时,只能先依靠一位强强大的君主, 以其有力的统治来培养公民的德性,再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共和制。
君主制只在以下两种情形下适用:(1)立国之初;(2)改造腐败不堪的国家。 2、法律与军队的关系
两者都是国家的主要基础,但军队是起决定作用的,是法律所必需的后盾,因此军队的 存在比法律更重要。
法哲学的主流。
古希腊时期 的法律思想
古罗马时期 的法律思想
中世纪的 法律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 的法律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 时期的法律思想
资本主义时期 的法律思想
一、历史背景
欧洲中世纪,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起到17世纪中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止长达1200多年的漫长时期。——封建社会 分为三个阶段: 1. 形成和确立阶段(5-11世纪) 2. 发展鼎盛阶段(11-14世纪) 3. 瓦解和没落阶段(14-17世纪) 长期处于教会和国家、王权和神权的二元统治之下。
二、格劳秀斯的法律思想
2、国际法思想 (1)概念
一国的法律,目的在于谋取一国的利益,所以,国与国之间也必然 有其法律,其所谋取的非任何国家的利益,而是各国共同的利益。 (2)内容
①批判了战争时期无法律的观点。 ②从国际法角度研究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③战争期间必须遵循的国际法原则 。
蓬勃发展 丰富与完善
1、古典自然法思想 (1)概念
自然法是正当理性的命令,它指示任何与合乎本性的理性 相一致的行为就是道义上公正的行为;反之,就是道义上罪 恶的行为。 (2)特征:①自然法是凌驾于人法之上的。
②自然法是以人的理性为基础。
二、格劳秀斯的法律思想
1、古典自然法思想 (3)内容:①不得触犯他人财产。
②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和由此产生的收益归还原主。 ③应当赔偿由于自己的过错而引起的损失 ④应当履行自己的诺言,执行和遵守契约 ⑤违法犯罪应当受到处罚。 (4)评价 ①对西方传统自然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②体现资产阶级革命精神
二、布丹的法律思想
1、研究方法:历史的与比较的方法 2、亚里士多德对布丹的影响
(1)自然法思想 布丹承认政治与道德是相区别的两个概念,但与马基雅维利不同的是,布丹不仅不以为
道德与政治是决然分离的,还认为正义与道德在政治学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政府的功能 正在于促进道德。自然法思想还对布丹的主权理论产生影响,他认为主权受到自然法的限制。 这也是他主权理论的矛盾之处。
西方法律的历史演变
1
2
古希腊时期 古罗马时期 的法律思想 的法律思想
3
中世纪的 法律思想
4
5
6
文艺复兴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时期 的法律思想 时期的法律思想 的法律思想
目录 / CONTENTS
原因分析
智者学派 法律思想
智者学派 思想评价
第一部分
古希腊时期 的法律思想
古希腊时期 的法律思想
中世纪的 法律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 的法律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 时期的法律思想
资本主义时期 的法律思想
西方法学的发源地不是古希腊,而是古罗马
社会历史原因:
古希腊城邦制国家繁盛的历史太短,而 且各城邦国家缺少安定,导致了古希腊的立 法未能充分发达,进而导致古希腊没有出现 职业的法学家阶层,与法律的解释和运用相 关的活动。
三、古罗马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
1.实践性突出 2.理论上发展 3.个人主义和世界主义倾向强化 4.专制主义倾向强烈 5.神权政治的出现
四、西塞罗的法律思想
国家的定义 、起源和目的
政体理论
理想政体的机构
自然法理论
(1)国家的产生源于 I.
人的天性
II.
(2)国家是一种共同
体,人们处于伦理的
目的结合起来
1.自然法性质 2.自然法与人定法的 关系 3.实在法
黑暗时期 历史背景
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