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阳市伊川县中考语文试题

洛阳市伊川县中考语文试题

洛阳市伊川县中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及运用 (共8题;共41分)1. (2分)下列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 . 震悚(sǒnɡ)荒谬(miù)溃退(kuì)锐不可当(dǎnɡ)B . 瓦砾(lè)尴尬(ɡān )惊骇(hài)歼灭(jiān)C . 颠沛(pèi)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āi )D . 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仄歪(zè)2. (2分) (2017八下·安定月考) 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崎岖麻木不仁粗制滥造翻来覆去B . 愚钝不可名状诚惶诚恐冥思遐想C . 侏儒器宇轩昂正襟危坐藏污纳垢D . 尴尬颔首低眉油光可见黯然失色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 .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 . 《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 .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4. (2分)(2019·北流模拟)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A . “诉衷情”是词牌名;“关河”指关山河川;“胡”意为“少数民族”;“沧洲”意为“水边”,这里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尘暗旧貂裘”意为“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B .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

上片写作者回顾自己当年单枪匹马奔赴梁州参军的情形,可现实却是当年的战袍早就被尘土所封,旧日战斗生活的情景只能在睡梦里出现。

C . 词的下片写作者念念不忘国事,可是鬓边已呈秋霜,胡人却还未消灭,感伤的眼泪白白也淌流。

词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时刻准备奔赴疆场,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

D .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是年迈苍苍的陆游血与泪的凝聚,它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放翁那首常常使人热泪盈眶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 (15分) (2017八下·山西期中) 默写。

①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②但愿人长久,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③________,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④________,天涯若比邻。

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⑤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⑥行到水穷处,________。

(王维《终南别业》)⑦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⑧赞曰: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⑨默写:陈子昂《登幽州台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 (5分) (2019九上·慈溪期末) 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班级举行“我的年度汉字”主题交流活动,要求每位同学选择一个汉字来表达自己过去一年的体验和感受,并说明自己选择这个汉字的理由。

请你写一则发言稿,说说你的“年度汉字”。

要求:①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语言得体;②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字数在100-140之间。

7. (1分)(2017·襄城模拟) 小强的妈妈刚生了二胎,爸爸很高兴,决定收受礼金、大宴宾客以示庆祝。

妈妈觉得这样不妥。

两人征求小强的意见。

小强打算帮助妈妈劝阻爸爸,他这样说道:________。

8. (12分) (2019八上·珠海期中) ,完成下列小题。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

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

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

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

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

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唿:“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雄万岁!”原来白军已经仓惶后撤!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

纵身跳进敌人碉堡,把敌人丢弃的机枪掉过头来对准岸上。

这时便有更多的红军蜂拥爬上了铁索,赶来破灭了火焰,铺上了新板。

不久,在安顺场过了河的一师红军也出现了,对残余的敌军阵地展开侧翼进攻,这样没有多久白军就全部窜逃——有的是窜逃,有的是同红军一起追击,因为有一百左右的四川军队缴械投诚,参加追击。

一两个小时之内,全军就兴高采烈地一边放声高唱,一边度过了大渡河,进入了四川境内。

在他们头顶上空,蒋介石的飞机无可奈何地怒吼着,红军发疯一样向他们叫喊挑战。

在共军蜂拥渡河的时候,这些飞机企图炸毁铁索桥,但炸弹都掉在河里,溅起一片水花。

(1)《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美国记者________,选段写的是________的情景。

(2)结合选文的写作手法,说两点《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的写作特色。

(3)《红星照耀中国》再现了一批共产党领袖风采,他们有共性也有个性,请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中选择两位,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说说他们作为领导者有何共性?二、阅读理解 (共3题;共71分)9. (2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菊圃记元结舂陵①俗不种菊。

前时自远致之,植于前庭墙下;及再来也,菊已无矣。

徘徊旧圃,嗟叹久之。

谁不知菊亦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

纵须地趋走② ,犹宜徙植修养,而忍蹂践至尽,不爱惜乎?呜呼!贤人,君子自植其身,不可不慎择所处,一旦遭人不重爱,如此菊也,悲伤奈何?于是更为之圃,重畦植之。

其地近宴息之堂③ ,吏人不此奔走;近登望之亭,旌旄④不此行列。

纵参歌妓,菊非可恶之草;使有酒徒,菊为助兴之物。

为之作记,以托后人,并录《药经》,列于记后。

【注】①舂陵:地名。

②纵须地趋走:就算在人来人往的地方。

③宴息之堂:人起居休息的地方。

④旌旄:军中用以指挥的旗子,此处借指官兵。

(1)请用“/”给下面语句划分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其地近宴息之堂②菊非可恶之草(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

①前时自远致之()②及再来也()③君子自植其身()④而忍蹂践至尽()(3)下列加点虚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于是更为之圃贤于材人远矣B . 近登望之亭无丝竹之乱耳C . 菊为助兴之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 . 而忍蹂践至尽温故而知新(4)翻译下面语句。

谁不知菊亦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

(5)作者看到菊花的遭遇后,触发了怎样的感慨?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0. (24分)(2013·绍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蓝色的蓝丁立梅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

“蓝,蓝色的蓝。

”她笑着说,红唇鲜艳。

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

她的名字,蓝蓝。

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

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

如此诗意,真是让人妒忌。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

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

“也没做什么啦,就是帮人家拿拿接接的。

”她满不在意地大笑起来。

灿若一朵木棉花。

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

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

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

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精神饱满得如枝叶葱茏。

“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她。

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

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

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

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

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

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

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

仿佛她会变魔术。

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⑤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

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

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

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⑥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错。

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

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⑦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

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

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题曲。

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让自己憔悴不堪。

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双手曾经紧握着的那一些东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

⑧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

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自己的重生。

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

她活过了医生预言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了两年,还将活下去。

⑨我们听得涟漪四起。

生命本是如此珍贵,当爱惜。

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

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⑩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1)文章③④⑤着重描绘了“她”与“我们”的不同,请根据文章,参照示例,完成下表。

(每空4字,可选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作答)(2)2011年3月18日的《扬子晚报》刊登这篇文章时,删去了第①②小节中划线的三个句子,请你比较阅读,你觉得删去好还是保留好,为什么?(3)文中第⑨小节划线句含义丰富,试作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