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A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

微观经济学A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

《微观经济学A》课程教学大纲Microeconomics课程编号:131507051学时:72 学分:4.5适用对象:经济学系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等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特别是经济学系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

该课程学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许多专业课程(如:宏观经济学、技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会计理论等)的掌握程度,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供求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等方法),能够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体系,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产生、研究对象、发展简史以及微观经济学在经济学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掌握需求、供给、均衡价格等基本概念,了解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等基本内容,并基本掌握微观经济学前沿理论(博弈论、寻租理论等)的发展情况。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学生应对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有一系统全面的了解,学习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准确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2)握微观经济学的各种分析方法;(3)引导学生形成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4)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引论1.基本内容:(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2)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3)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4)对待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5)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明确了解本课程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内容归属3.教学重点难点:4.教学建议: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基本内容:(1)微观经济学的特点(2)需求曲线(3)供给曲线(4)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5)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6)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7)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8)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供求基本原理对现实中的一些经济现象做出尝试性的解释,简单了解蛛网模型。

3.教学重点难点:弹性的概念及其计算4.教学建议:第三章:效用论1.基本内容:(1)效用论概述(2)无差异曲线(3)预算线(4)消费者均衡(5)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6)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7)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分析有关问题3.教学重点难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条件的数学推导4.教学建议:第四章:生产论1.基本内容:(1)厂商(2)生产函数(3)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4)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5)等成本线(6)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7)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8)扩展线(9)规模报酬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分析要素的最优组合,理解要素最优组合也是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了解规模报酬分析的含义及其分类。

3.教学重点难点: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要素最优组合形成的分析。

4.教学建议:第五章:成本论1.基本内容(1)成本的概念(2)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3)短期成本曲线(4)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5)长期总成本(6)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分析短期产量与短期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描绘出规模经济与不经济、规模报酬对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影响在图形中的表现。

3.教学重点难点:根据短期总产量曲线推导出短期总成本曲线,从短期成本曲线推导出长期成本曲线。

4.教学建议: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1.基本内容:(1)厂商和市场的类型(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3)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5)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6)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7)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8)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分析由单个厂商到整个行业、由短期到长期的均衡过渡,熟悉单个厂商的短期和长期均衡的条件。

3.教学重点难点: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形成的分析、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推导。

4.教学建议: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1.基本内容:(1)垄断(2)垄断竞争(3)寡头(4)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熟悉垄断市场中的价格歧视、垄断竞争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的意义、寡头市场中的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

3.教学重点难点:边际收益、价格和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垄断厂商的长短期均衡、垄断竞争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古诺模型。

4.教学建议: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基本内容:(1)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2)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3)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4)对供给方面的概述(5)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6)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7)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8)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要素使用原则推导出单个厂商要素需求曲线,进而推导出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熟悉要素供给原则的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并从中推导出要素的供给曲线;掌握要素价格的真正含义。

3.教学重点难点: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要素供给原则的边际效用分析4.教学建议: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1.基本内容:(1)一般均衡(2)经济效率(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5)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6)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7)社会福利函数(8)效率与公平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理解一般均衡的理论意义,掌握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标准等概念,能够说明完全竞争市场与帕累托最优状态间的关系。

3.教学重点难点:完全竞争市场与帕累托最优条件的实现4.教学建议:第十章:博弈论初步1.基本内容:(1)博弈论的基本概念(2)囚犯困境(3)重复博弈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简单运用博弈理论来分析寡头厂商的策略行为3.教学重点难点:囚犯困境、重复博弈4.教学建议: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基本内容:(1)垄断(2)外部影响(3)公共物品(4)不完全信息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解释垄断为什么带来低效率,如何实施对垄断的公共管制;掌握外部影响的种类有哪些,以及如何消除外部影响;了解什么是公共物品,信息的特点及其对商品市场的影响。

3.教学重点难点:垄断的低效率分析、外部影响对资源配置失当的分析4.教学建议: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本教学大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要求同学们在短时间内完成极丰富的知识吸收及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之中应当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教学方式应以课堂讲授为主,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展案例教学。

六、实验/实践内容:无七、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考试总成绩=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选用教材:(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2、主要参考书:(1)《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2)《经济学原理》(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3)《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李翀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4)《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金圣才主编,中国石化学出版社,2006年九、教改说明及其他:无执笔人:系室审核人:《微观经济学A》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编号:131507051总学时数:72学时(理论教学72学时)学分:4.5学分一、考试对象:规定修完本课程的经济学专业学生。

二、考试目的本课程考试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有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涉及微观经济学的各个方面。

三、考试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分析微观领域的经济现象,能对微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法,部分考题须进行计算工作。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引论2分值1、考试内容: ①什么是西方经济学;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2、考试要求:从理论和部门经济研究两个角度理解其概念,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领会:西方经济学的概念、西方经济学演变的四个阶段。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5 分值1、考试内容: ①需求曲线;②供给曲线;③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④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2、考试要求:理解并掌握供求规律、弹性规律以及在市场经济中的运用。

(1)识记:需求、供给、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2)领会:供给和需求规律;(3)运用:供给和需求规律以及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第三章效用论15分值1、考试内容:①基数效用论的相关概念和原理;②无差异曲线;③预算线;④消费者的均衡;⑤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⑥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⑦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2、考试要求:理解和掌握基本内容和原理,并能运用其原理分析消费者行为。

(1)识记:边际效用、总效用、TU和MU 函数、边际量公式、效用表、TU 和MU曲线、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预算线曲线、无差异曲线、替代应与收入效应;(2)领会: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运用:消费者均衡;需求曲线的推导;消费者剩余: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价格——消费曲线:含义、图形分析,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图形分析、补偿预算线的含义、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与收入效应、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图形分析、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3)运用: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恩格尔曲线。

第四章生产论12分值1、考试内容: ①厂商的组织形式和本质及目标;②生产函数;③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④两个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⑤等成本线;⑥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⑦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有的生长要素组合;⑧扩展线;⑨规模报酬。

2、考试要求:运用本章的基本原理分析企业的投入产出规律。

(1)识记: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企业的本质。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和公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MRS=-K/L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成本线、等斜线、扩展线;(2)领会: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Q=f(L, K)、固定投入比例函数: K/L=V/U、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AL a K b、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Q=f(L, K);(3)运用: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有的生长要素组合、规模报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