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分离焦虑

儿童分离焦虑

儿童分离焦虑索引∙分离焦虑的定义∙分离焦虑的危害∙分离焦虑在宝宝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影响宝宝分离焦虑的因素∙家长对待宝宝分离焦虑的办法∙防治儿童分离性焦虑的办法∙专家解答儿童分离焦虑分离焦虑的定义 和亲密的抚养者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情绪和行为,就叫做“分离焦虑症”。

它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而这种不适应行为或情绪,依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例如:越小的孩子,会表现出来紧紧抱着父母不放、害怕、非常爱哭;而较大的孩子,则会有惧怕的表情出现、情绪非常不稳定、又叫又跳的、耍赖、哭躺在底上不起来等等。

分离焦虑的危害分离焦虑症对儿童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并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其将来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因此,在早期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他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新入园的幼儿中,焦虑程度严重的幼儿数量在增加。

分离焦虑在宝宝不同年龄段的表现0-3个月的宝宝 处于没有差异的依恋发展阶段,只要身体舒服,就不会产生分离焦虑。

3-6个月的宝宝 处于有差别的依恋发展阶段,他可以区分熟人和生人,并对不熟悉的面孔有所拒绝,但对那些似曾相识的熟人他都接受,只要与幼儿园老师熟习几天,他就会很快就把她纳入熟人圈内,爸妈走了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分离焦虑。

6-24个月的宝宝 处于依恋关系单一化阶段,并在24个月到达高峰,即宝贝在熟人圈里开始寻找跟自己关系最近的人,并对他产生强烈的依恋,此年龄段的宝贝对陌生的幼儿园老师非常排斥,他的分离焦虑最厉害。

24-36个月的宝宝 宝贝开始有能力把依恋对象伙伴化,能够容忍与妈咪暂时的分离,如果告诉他,他能明白妈咪走了还会回来。

但焦虑情绪仍比较严重。

36个月以后的宝宝 宝贝对分离现象的正确判断和适应能力都有所增强,他们上幼儿园的分离之"痛"要轻一些。

影响宝宝分离焦虑的因素1、对儿童的过分呵护、娇惯溺爱,使儿童依赖性增强。

在生活中对儿童的过分呵护、娇惯溺爱,使孩子的独立性变差,生活技能缺失,自理能力差,一旦要走出家门离开父母亲人,便不知如何应对,这是产生儿童分离焦虑症的主要原因。

2、朋友多的孩子,分离焦虑较轻。

在大家庭长大的宝宝,日常接触的人多,容易产生对别人的信任,依恋的对象广泛,分离焦虑较轻。

反之,在小家庭长大的孩子,如果亲友走动少,每天只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和外界接触少,容易认生,对爸爸妈妈往往产生强烈的依恋。

3、性格开朗的孩子,分离焦虑轻。

平时活泼开朗、乐呵呵的孩子,和爸爸妈妈分手时,也不免大哭几声,但很快就会适应;性格内向、独立性较差的孩子,一般焦虑较严重,注意力难以分散,焦虑持续时间较长。

4、照料人的改变,会让孩子产生分离焦虑。

新照料人和宝宝关系亲密,孩子容易适应分离。

如果宝宝是在宝宝妈妈爷爷奶奶的共同照料下成长,妈妈上班后,宝贝由爷爷奶奶共同照料,孩子很容易适应。

如果宝宝一直是爸爸妈妈自己带,妈妈上班了,将宝宝托付给陌生人(如保姆)照料,孩子往往容易产生严重的分离焦虑。

家长对待宝宝分离焦虑的办法1、降低亲子依恋强度 因为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来完成,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因而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在生活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独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

2、积极的引导 在孩子入园之前要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家长可以不断地跟宝宝说:老师像妈妈一样地爱你,老师就像是你的朋友,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和老师说等等。

首先要让宝宝在心理上不排斥老师,这样老师才可以接近宝宝并加以引导。

同时放低对老师的排斥心理。

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老师阿姨还会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学本领,也可以玩游戏,使孩子对幼儿园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且产生向往与期待。

3、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

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适应父母不在场的环境,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

家长平时要对孩子多夸奖老师的和气、漂亮;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你们做游戏;在送孩子入园和接孩子回家时,可以刻意的在孩子面前与老师友好的交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

每天入园的时候,在家里就应该说好,妈妈送到教室就会去上班,并且实际上也坚持这样做,不要表现出不舍,否则聪明的宝宝一看到你的不舍,马上就会以哭来要挟你。

回到家里,爸妈要问一问宝宝在幼儿园是怎么玩的,不要带任何的暗示,就让宝宝凭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叙述出来,爸妈再以很夸张和惊讶的表情说:幼儿园这么好玩,有那么多小朋友和玩具,还有老师爱你们、和你们做游戏,妈妈都想上幼儿园了。

这样就可以激发宝宝上幼儿园的兴趣。

4、注意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 焦虑的产生有时还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情不会做。

婷婷的哭闹就与生活技能的缺乏有关系,尤其是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自然也就想起妈妈了。

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

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后自己脱、提裤子。

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

家长在指导时不要心急,因为你越着急,孩子就越紧张,越怕上幼儿园。

5、增强幼儿园的吸引力 家长来接孩子时,不要接了孩子马上就回家。

幼儿园一般允许家长陪幼儿在户外活动场地的活动器械上玩一会儿,但要注意安全。

当孩子玩得高兴时,家长要表示应该结束了,并答应他明天再来玩。

这样,幼儿可能会“怀念”在幼儿园玩耍的情景,明天有了到幼儿园更强的动力。

防治儿童分离性焦虑的办法 1、扩大孩子的接触面 从小要让孩子习惯多人养育,不要让孩子依赖一个养育者,让孩子尽量多接触家庭以外的小朋友和大人,要让孩子拥有多个一起玩的小伙伴。

要培养孩子与陌生人打招呼的习惯,以克服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胆小、怕生、怕人多等。

2、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从小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饭、穿衣、洗手、自己大小便等等。

妈妈要注意避免事事包办、处处代劳,不要让孩子养成对母亲过分依赖,否则孩子一旦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就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3、培养孩子的合群能力 当小朋友来家里玩时,爸爸妈妈要鼓励自己的孩子把玩具拿出来和其他孩子分享,以培养孩子合群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这样孩子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时,就能与其他小朋友融洽相处,减少或避免分离焦虑的发生。

4、做好入托前的准备工作 在孩子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之前,爸爸妈妈应经常给孩子讲托儿所或幼儿园的生活。

告诉孩子那里有许多小朋友,大家在一起做游戏非常开心。

也可以提前带孩子到托儿所或幼儿园参观,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不是到了入园时生硬地把孩子推进托儿所或幼儿园,自己一走了之。

在孩子进托儿所或幼儿园的头几天中,爸妈可以陪同孩子在托儿所或幼儿园里玩玩,随着孩子与陌生的小朋友和老师熟悉、亲近起来之后,爸妈可以逐渐减少陪伴的时间,直到最后完全放手,切莫操之过急,以免加重焦虑发作。

严重的焦虑症宝宝要立即请儿童心理医师进行系统脱敏治疗。

5、ces疗法 对于焦虑症,CES(国内叫安思定)是经多个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美国FDA、中国药监局、欧洲CE认证)审核或认证,是经过长期应用、确认疗效、质量稳定的医疗器械。

并且可以取代药物,一种没有副作用的安全有效的疗法。

6、药物治疗 对于个别有严重焦虑症状,影响到饮食和睡眠并且躯体症状明显的宝宝,可以考虑使用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以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较好,副作用较少,但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儿童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7、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如果父母本身有焦虑倾向,就要认识到自己个个性弱点对宝宝产生的不良影响。

在家庭中传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爸妈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焦虑,对宝宝表现得耐心、冷静是很重要的。

专家解答我要提问>>更多>>问:女宝宝分离焦虑女宝宝两岁半多点刚上几天幼儿园前两天哭闹的厉害,这两天虽说不愿去但哭闹轻了光说让我在幼儿园门口等她,但她情绪很低落,今上午做体操时间偷偷看她别的小朋友蹦蹦跳跳可她光在那站着,平时她很活泼但在幼儿园里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什么都不敢表达,她这样会不会影响她的心理发育啊?我也老对她说幼儿园有多好老师有多好可效果不大,我该怎么帮助她啊?望各位老师妈妈们帮帮我先谢过个位答:你好!宝宝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宝宝有一种孤独、害怕、不合群、过多的对家庭的依恋。

宝宝到了幼儿园后,不能与小朋友玩在一起,虽然你的宝宝上了一年幼儿园,对幼儿园也感到非常陌生,在此学习也感到焦虑不安的,学习主动性也差,也没有很多的小朋友与其交流玩耍,经常表现出抱怨、不满,使老师也感到为难,使宝宝在幼儿园适应期延长。

宝宝出现此现象的办法有以下几点: 1、宝宝发育的不同阶段,父母要重视其自理训练,半岁时学习自己拿饼干吃,学习拿勺子,2岁时独立吃饭完全不用人喂,2.5岁起宝宝要学会用手纸擦屁股,整理衣服等。

2、从宝宝1.5岁时起,要有计划地带宝宝到有小朋友玩的地方去,让宝宝之间有些接触。

如到附近的公园、儿童游乐场所,培养宝宝的交流经验,加深与小朋友的感情。

如果父母短暂离开就更好,如可以让宝宝到奶奶家、姥姥家等,这样会使宝宝适宜短期分离、有利于宝宝克服分离焦虑。

3、在宝宝入幼儿园前,要让宝宝观看幼儿园宝宝的游戏活动,回家让宝宝当老师,带动其他一些小朋友参与其活动中,来提高宝宝从新入幼儿园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要不断培养宝宝独立的性格,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性格,确保宝宝健康成长!∙问:儿子开始分离焦虑以前每次我上班或出门儿子都愉快的和我说再见,有时候我落下东西他还给我送过来.可是上周五早上突然不让我上班,看到我拿包要走,他过来要我抱。

抱完还不让走,没有办法。

只能硬把他放到姥姥怀里,在他在哭声中离开。

周未我要出门仍然这样。

为什么他突然这样了呢?是到了分离焦虑期吗?我该怎么能帮助他顺利渡过这个时期呢?答:一岁多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确实是分离焦虑的一种表现,这是孩子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他哭闹是他寻求安全的一种方法,这时候你要冷静耐心地对待他,积极乐观地安慰他,你不能扔下他就走,这样更会增加他的不安的情绪,这时你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比如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的扩大孩子的接触面,让他习惯多人照顾,而不是只依赖妈妈一个人,帮助你的宝宝度过分离焦虑期,健康成长。

问:分离焦虑减轻并感谢非常感谢龚雪梅专家,每次的提问都能得到及时的回答!其实与其说是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倒不如说是减轻妈妈我自己的分离焦虑,看完你的回答,心里略感踏实,能够踏实的离去,本身就是对孩子一种好的安抚,如果我总是处在一种焦虑状态,估计这种情绪也会传染给孩子!所以非常感谢你!目前按照您所说的,正在逐步给他断奶,另一方面让他和姥姥多接触,从他一出生,姥姥就一直陪伴我和宝宝,宝宝对姥姥并不陌生,甚至比爸爸亲!希望在您的指导下,我能最小程度减轻分离焦虑!答:妈妈说的不错,你的心理负担减轻了,更利于你们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