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

浅谈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

浅谈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摘要本文从科技英语的特点及其内在特征出发,从四个方面(科技英语的翻译准则,正确理解原文、词义的选择和确定,以及科技英语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论述了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准则翻译技巧工程实践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它具有客观、准确、严密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科技信息的大量引进,科技英语的翻译已成为翻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以前人们存在有失偏颇的认识导向:以为科技翻译比较单纯,只要对号入座将原文译出就算完成了译事。

其实科技英语翻译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

众所周知,翻译牵涉到两种语言,而每种语言各有其特殊的词汇组成、语法结构、及内在特征差异等,所以翻译一件作品实际上是一种再创作。

18世纪英国作家蒂特勒(Tytler)曾经说过“翻译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作为科学,它必然有内在的规律;作为艺术,它需要有高超的技巧。

要真正做好简明、正确、恰当的科技英语翻译工作,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笔者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浅谈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

领会科技英语的翻译准则正确理解原文词义的选择与确定科技翻译要与工程实践相结合1 领会科技英语的翻译准则科技英语主要是述说实理、描写现象、推导公式、论证规律,其特点是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行文规范、用词准确、技术术语正确。

针对科技英语的这些特点,在翻译科技英语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忠实原文,著名翻译家严复一直倡导“信、达、雅”,“信”即“忠实”,也就是要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这是科技英语翻译的首要要求;其次要讲究的就是“达”,即通顺。

著名学者傅雷先生曾指出:“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海外学者钱歌川先生也指出“科技英语的翻译虽不像小说那样要求雅致优美,姿态横生,也不像翻译诗歌那样要求抑扬顿挫,押韵合辙,但要求至少文从字顺,明白流畅。

” 所以在翻译科技英语时首先要坚持忠实、通顺、客观、严谨的准则,力求精炼,决不可卖弄文字,炫耀才华,随意堆砌华丽的词藻。

试举一例:Hot air rises.热空气上升。

只能这样翻译,一个字不能多。

从文学修辞角度来说,译成“炽热空气上升”似乎音调上比较好听,而且符合中文四六骈体的传统,但却破坏了科技英语翻译的风格。

2 正确理解原文在坚持了以上准则之后,接下来就要正确理解原文。

实践证明,翻译之成败,理解是关键。

作为翻译的第一步,就要进入原文、吃透原文。

“全文精神,融会于心”(严复语)。

翻译时要超越与原作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力求与原作者达到心灵相通。

要弄清每个词语、每个词组、每个单句以及整篇文章的确切含义和所属范畴,也要弄清每一句话的结构、逻辑、重点,与上下文的关系,即弄清原作者所表达的全部精神实质,只有正确理解原意,才能准确通顺地进行表达。

例如,有份资料的题目是:“ NYLACAST OILON---The Fit and Forget Bearing Material”短短的几十个字符里,就有两个必须弄清楚的问题。

第一,“OILON”是什么?许多词典都未收录此词,不过,我们用构词法就会发现,它是由一个双元音和一个单元音组成的双音节词,即OIL和ON两部分。

从副标题可以看出:OILON 是一种轴承材料,由OILON往往就会想到NYLON(尼龙),从而可以译为“油尼龙”;另一个问题是“The Fit and Forget Bearing Material”中的“Fit and Forget”是何成份与意义?当然,我们可以判断出,它们应该用以修饰“轴承材料”这个名词,可是“Forget”是动词原型,怎么会起形容词作用呢?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去正确理解原文。

原文在列举了油尼龙的优点之后,以黑体字印出:“FIT AND FORGET IT”, 亦即“装上就可以忘掉它”;这样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整个标题应译为:“尼拉卡斯特油尼龙——一种装上去就不用管的轴承材料”。

由此可见,正确理解原文是何等重要。

正确理解原文要注意以下几点:领略全文大意,辨认具体词义任何一篇科技文献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有它的所属范畴,译前应通读全文,领略原文大意,进行宏观分析。

如果一开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一词一句的推敲分析上,那就像一个人钻进了森林一样,只看见一棵棵树,而看不见森林全貌,在这种情况下,就着手翻译,必然会事倍功半,甚至满纸荒唐。

●正确理解原文的科技内容科技英语翻译,必须认识到科技英语的特殊性,它与文学作品不同,前者着手于逻辑性、准确性和严密性,后者则着手于思想性和艺术性,因此,在翻译科技英语时,必须充分注意从原文所包含的技术内容去理解。

不懂原文的科技内容就很难正确地理解原文,也不可能把原文的科技内容准确翻译过来。

试看下面这个例句:On curing, epoxy resins posses excellent bond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ction takes place without the evolution of volatiles and, often, even without heat or pressure.如果不熟悉环氧树脂的性能,则很可能译为:“环氧树脂熟化时有良好的粘合性能,发生粘合反应不逸散挥发物,甚至经常不需加热或加压。

”较确切的译文应是:“环氧树脂在熟化过程中有良好的粘合性能,在反应过程中不释出挥发物,一般甚至不发热或产生压力。

”●理解原文的逻辑关系从语言和专业角度理解原文的同时,还要理解句子内部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对原文的理解过程中,单纯性限于语言现象的理解往往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必须透过原文的文字准确弄清作者所阐明的事理和事物间的逻辑关系。

苏联语言学家巴尔胡达罗夫在所著《语言与翻译》中指出,在翻译实践中存在着“非语言成份”,就是指翻译中遇到的有些问题,超出了语言学范围,实际上,在科技英语的翻译中不少问题都要靠逻辑判断和事理分析才能搞清,例如:“There are twenty species of wild roses in North America, all of which have prickly stems, pinnate leaves, and large flowers which usually smell sweet.”句子的第二个“which”的先行词是哪个,是“have”的三个列宾语,还是只说明其中一个?语法分析已无能为力。

根据常识进行逻辑推理,这个“which”只能说明“large flowers”。

所以,正确译文应是:“北美洲生长着二十种野玫瑰,它们都有多刺的茎、羽状的叶片和芳香四溢的大花朵”。

理解原作的事理和逻辑关系时,必须仔细推敲,反复斟酌,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客观道理来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合乎道理,有无漏洞。

再如:“The most powerful travelling telephonfs are the ones used on ships.Here there is no problem of weight, as there is on an airplane”。

如果译成:“功率最大的旅行电话是在船上使用的。

这里没有重量问题,象在飞机上那样”, 则大错特错。

从原文字面上看,似乎并无大错,但从逻辑客观道理上就违背了事理,船舶对重量的要求不象飞机那样严格,只是常识。

正确译文应是:“船舶上使用功率最大的旅行电话。

因为这里不象飞机上那样存在着重量问题”。

3词义的选择与确定词义理解和选择,要结合上下文和语言环境,凭借事理和逻辑关系甚至还要考虑原作者的思维顺序。

科技英语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因此,在选择词义时,必须具有强烈的上下文意识,把自己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以致顺着作者的思维顺序去寻根究源,探微索隐。

现代英国语学派创始人Firth 说过:“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 .”说的就是要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林语堂先生早年曾指出:“字义是活的,每每因为在文中的用法而变化”。

一词失之粗疏,全句为之梗塞; 一词选意得体,全句为之通畅。

例如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But these benefits bring other design obligations”“但是这些好处带来了另外一些设计责任”这样的翻译显然有些费解,难免会产生歧义。

这里的关键词是“obligation”,根据上下文,正确的译法应是:“但是这些好处却给设计带来了另外一些限制条件”。

在科技英语中,往往同一个词可以属于几种词类,具有多种词义,因此,在许多不同的词义中,应根据各个不同专业选择一个确切的词义。

比如“cell”这个词,系电池、元件、电解槽、比色杯、细胞、小室、传感器、微孔…等解。

英语的一词多义,有时需要根据文章的专业性,有时需要根据词的搭配而确定它的词义。

“cell”在电学上是“电池”;在冶金学上是“电解槽”;在医学上是“细胞”;在仪表上是“传感器”;在分析化学上是“比色杯”。

如:In the electrolysis, we must make use of a cell一句话的出现先看它的几个主要词汇,如electrolysis(电解),这就基本可以断定是冶金方面的内容,可以译为:“在电解过程中,我们必须使用电解槽”In the human body, there is a large member of cells一看human body(人体),这就可以断定是医学方面的内容,这样cell无疑是细胞,则可译成:“在人体中有大量细胞”另外,根据词的前后搭配关系断定其词义,如storage cell—蓄电池,force cell—测力传感器,cell quartz—多孔石英,又如manipulator can work in the high- cell,其中work in …cell即工作在…地方或在…处进行操作,这就可以译成:机械手可在强放射性物质工作室内进行操作。

有些词在英语里可以相互搭配,而直译成汉语时却不一定也能很好搭配。

例如:indicate , show 和 demostrate 这三个动词都有“指示”、“指出”的意思,他们的主语常常是result, practice , figure 一类的无生物名词,这时如果仍将他们译成“指示”或“指出”,便令人有搭配不当之感。

所以该适当改动,译成“结果表明”、“实践证明”、“实践表明”和“图X表示”等;有时同一个词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翻译时,稍不注意,就会把意思译反,如:unqualified有两种意思1) 不合格的,2)绝对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