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 实验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PPT完美课件(共22张)

1.2 实验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PPT完美课件(共22张)


9、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 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 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
A 细胞中的( ) A. 2个 B. 4个 C. 16个 D. 32个
10、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 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
D 看不清楚细胞内容物。为便于观察,应( ) 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使用高倍显微镜 观察几种细胞
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的结构叫:
显微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
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构叫: 亚显微结构,细胞膜、内质网膜 和核膜的厚度,核糖体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镜筒 转换器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物镜 压片夹 通光孔
一、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倍物镜相比,其( C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6、在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发现一个待观察的红细
C 胞,需将其移到视野正中。移动装片方向是(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3.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
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D )
A.b
B. d C. q D. p
4.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
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C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5. 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
习题反馈:
1.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 D A: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 视野变暗
2、如图6-4中①、②表示物镜长度,③、 ④表示目镜长度,⑤、⑥表示物镜与玻 片的距离,获得最大物像时正确的组合 为D
A、①③⑤ C、①④⑥
11: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 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 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
C 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
谢谢!

1.志愿精神可以表述为一种具体化或 日常化 的人文 精神。 作为促 进社区 发展、 社会进 步和社 会成员 个人身 心完善 的一种 价值观 念和社 会心理 ,志愿 精神在 日常生 活层面 的实际 体现形 式就是 志愿行 动。志 愿精神 的兴起 ,作为 一种独 特的社 会文化 形式, 体现了 在不同 层面上 的功能 。

2.礼、乐与城市文明有密切关系,这 可从什 么是文 明,文 明与城 市的关 系,以 及什么 是城市 文明的 核心内 容等角 度加以 认识与 阐释。

3.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和简单的人 物对话 ,交代 了“他 ”的身 份和家 庭生活 状况, 也照应 结尾, 凸显人 物品质 。
取镜和 安放
对光
先低倍 镜观察
移至中 央,转 动转换 器
高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②直接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观察。
③观察,换成高倍后视野暗,转动反光镜及增大光 圈,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高倍镜下不准动粗)。
当光强时,用平面镜,调小光圈
当光弱时,用凹面镜,调大光圈
B、②④⑥ D、②③⑤
6.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
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
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D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
镜上
D、目镜上
7.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 亮度比原来__暗 _,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 是换成_凹_面_反光镜,二是将_光_圈___调大。
7、一位同学用低倍镜观察自制的细胞装片时,发 现视野有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换高倍物
D 镜后,异物仍在。异物可能( )
A.反光镜上 B.装片上 C.物镜上 D.目镜上
8、若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
B 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视野中光线会( ) A.变亮 B.变暗 C.无变化 D.变化无规律
移动玻片,污点不动,不在玻片上。 转动目镜,污点不动,不在目镜上。 更换物镜,污点不消失,不在物镜上。
(3)用显微镜的常识:
a、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 颠倒的像(b→q) 。
b、玻片与物像同方向移动原则。如像 在右上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时,就 应把装片往右上方移。
c、玻片与物像细胞质流动方向一致。
2、物象移动规律:
若要把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移动标本方向与物象偏向方向相同。
看到的像:
实际标本:
3、对光时要求“光路”从外界到眼睛:
眼睛
目镜
镜筒
物镜 标本
光源
通光孔 光圈
反光镜
六、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明亮?
低倍镜的视野明亮,因为低倍镜的视野大,通 过的光多,但放大的倍数小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 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 不在 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需要把观察目标移至 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 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
(4)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2.显微镜目镜10×,物镜10×,视野被彼此 相连的64个细胞填满。若物镜换为40×,在 视野中可检测到细胞数目是_____4_个_______ 个。
四、低倍镜与高倍镜的区别
视野 视野 物象 细胞数 物镜与载玻片
亮度 大小 大小
的距离
高倍 镜





低倍 镜





五、显微镜成像:
1、倒立放大的虚像(上下左右相反)
二、目镜与物镜
(1)区分方法: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目镜
物镜
(2)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
三、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
不是面积或者体积。
1.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在视 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物镜 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细胞的数 目是 2个 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