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狂犬病知识宣传教育PPT课件

预防狂犬病知识宣传教育PPT课件

14
5
16

梅州市以五华、兴宁为重灾区(摘自梅州市狂犬病 流行病学分析)
2014年10月,大埔县洲瑞镇一名13岁的初一学生 因与家狗唾液有接触,多日后其舌头和脖子肿大, 怕水怕风。他的家人将其送医院后,发现小孩开始 学狗叫,不久后抢救无效身亡。


11月,家住五华县梅林镇的15岁男孩被狗咬后 突然发病,惊慌失措的父母马上将其送进医院抢救, 但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这样的不幸同样在该县安 流镇发生,一名14岁的男孩也因被狗咬伤后患了狂 犬病,送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9
潜伏期长短不一为本病的特点之一。大多数
在3个月以内发病,超过半年者占4%~ 10%,超过1年以上者约1%,文献记载最 长1例达10年。影响潜伏期长短的因素为年 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发病较 早)、伤口深浅(深者发病早)、病毒入侵数量 及毒株的毒力、受伤后是否进行了正规的扩 创处理和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等。
17
18
19
12
13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被自家养的宠物伤害后,仅对伤口做些 简单处理,而不去注射狂犬疫苗。他们认为自家宠物是健康的, 不会携带狂犬病毒。“没问题,我这条狗不是疯狗,不会有事 的。”大多数狗的主人在自家的狗咬人之后,慌乱之余会这样 对被咬伤的人说。其实,在狂犬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被带 病毒而没有症状的家养犬咬伤后发病的。我省近年已发生过多 起被自家宠物或外表“健康”犬咬伤而引发狂犬病的事件。最 典型的一起事件发生在一名儿童身上,当时仅是鼻部周围皮肤 被自家犬抓出1厘米左右的一条血印,没有引起注意,后来发病 身亡。许多的研究也发现:感染了狂犬病毒的狗不一定发病, 因此看似健康的狗也有可能带有狂犬病毒。 相反,如果被病犬咬伤后能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并进行 预防注射,则基本上可以避免发病。2006年,我省某地曾发生 过一起病犬咬伤多人的事件,共有29人被咬伤(均为Ⅲ级暴露), 事后的检测也证明病犬确实携带有狂犬病毒。由于所有犬伤患 者及时进行了伤口处理和疫苗注射,最终无一人发病。
8
1、恐水是本病的特殊性症状,但不一定每例均有, 更不一定在早期出现。典型者饮水、见水、闻流水 声,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 因此,患者渴极而不敢饮,即使饮也无法下咽,满 口流涎,沾污床褥或向四周胡乱喷吐。由于声带痉 挛,故吐字不清,甚至失音。 2、怕风亦是本病特有的症状,微风、吹风、穿堂风 等都可导致咽肌痉挛。其他如音响、光亮、触动等, 也可引起同样发作。 3、咽肌痉挛发作使患者极度痛苦,不仅无法饮水和 进食,而且常伴有辅助呼吸肌痉挛,导致呼吸困难 和缺氧,甚或全身进入疼痛性抽搐状态,每次发作 后患者仍烦躁不安,并有大量出汗及脱水现象。
2
3
4
5
6
7
大多数患者有低热、嗜睡、食欲缺乏,少数有
恶心、呕吐、头痛(多在枕部)、背腰痛、周身 不适等;对痛、声、光、风等刺激开始敏感, 并有咽喉紧缩感。具有重大诊断意义的早期症 候,是已愈合的伤口部位及神经通路上,有麻 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蚁走等感觉异常,约 发生于80%的病例。这是由于病毒繁殖刺激神 经元,特别是感觉神经元而引起,此症状可维 持数小时至数天。本期持续1~2天,很少超过 4天以上。
10
1、先用20%的肥皂水冲洗伤口,再用大量
流动清水清洗。 2、用75%酒精和2%碘酊涂擦伤口。(如 伤口处理及时,可显著降低发病率) 3、伤口处理完后及时到当地疾控中心门诊 注射人用狂犬疫苗。
11
如果咬伤者符合以下情况之一,除需接种人
用狂犬疫苗外,还需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 白 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 2、破损皮肤被舔 3、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
1
狂犬病(rabies)是由患有狂犬病的狗、猫、
鼠、猪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后狂犬病毒引起的 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因狂犬病患者有害怕喝水的突出临床表现, 本病亦曾叫做“恐水病” “疯狗病” 狂犬病病毒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 100%的急性传染病,我国近年年报告死亡人 数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2位,是受狂犬病危害 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