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 还原法解题
第三只猴子也是这样,扔了一个后平均分成三份,藏起自己 的那一份。最后剩下6个桃子。
小朋友们,你知道原来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吗?
真相还原:
第一步:先从“最后剩下6个桃子”,还原出第三
个猴子偷偷爬起来时看到的桃子数。 6÷2×3+1=10(个)
第二步:用同样的方法还原出第二个猴子偷偷爬起
来时看到的桃子数。 10÷2×3+1=16(个)
教学重点:各种运算的逆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还原法解决应用题。
导入:读心大法
心里想着你的年龄 用你的年龄乘上15 得到的数再减去10 得到的数再除以5 现在告诉我你最后的得数
我知道你的年龄了哟~
还原问题
已知一个数的变化过程和最后的结 果,求原来的数,我们通常把它叫 做“还原问题”。解答还原问题, 一般采用还原法,也叫倒推法,简 单说,就是倒过来想。
还原法
教学对象
四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还原问题也叫做逆运算问题,一个数量经过若干次的 变化得到了另一种结果,我们从结果出发,根据每一次变化 的情况,一步步地倒着想,把结果还原成开始时的状态,问 题就解决了。
教学目标
掌握还原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 和各种运算的逆运算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例题:猴子分桃
有三只猴子,一起在山上摘回来一些桃子,可它们回家后怎 么分也分不均。于是大家同意先去睡觉,第二天再接着分。 夜里有一只猴子偷偷爬了起来,它把一个桃子扔到山下后, 剩下的桃子正好平均分成三份,它就把自己的一份藏起来, 又睡觉去了。 过了一会儿,第二只猴子爬起来也扔了一个桃子,剩下的平 均分三份,也把自己那一份藏起来 。
一筐桃子,大猴子吃了一半少2个,小猴子吃 掉剩下的桃子的一半多5个,然后两只猴子又 一起吃了10个桃子,最后还胜下11个。问这筐 桃子有多少个?
总结:
还原法(倒推法)
从结果出发,根据变化过程,从最后一步依次倒着 向前推理,得到原来的数。 求出原来的数之后可以正着计算,检查是否正确。
注意:
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运算时注意运算符号。
最后一步:还原出第一个猴子偷偷爬起来时看到的
桃子数,也就是桃子原来的总数。 16÷2×3+1=25(个) 答:原来一共有25个桃子。
练一练:
篮子里有一些梨,小刚取走总数的一半多1个,小 明取走余下的一半多一个,小军取走了小明取 走后剩下的一半多一个,这时篮子里还剩1个,问 篮子里原来有梨多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