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周周清(6)(有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周周清(6)(有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周周清(6)班级_______组别_______姓名___________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蓬蒿.(hāo)狼藉.(jí)相形见绌.(zhuǒ)精巧绝伦.(lún)B、和煦.(xù)干涸.(gù)广阔无垠.(yín)沧.海桑田(cāng)C、庇.护(pÌ)栖.息(qĪ)硕.大无比(shùo)美味佳肴.(yáo)D、吞噬.(shÌ)裸.露(lŬo)浑.然一体(hún)沾.沾自喜(zhān)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一致的一项是:()(3分)A、蓬蒿.竹篙.嵩.山B、崩塌.糟蹋.床榻.C、呐.喊纳.入木讷.D、思维.帷.幔唯.独3、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咫尺狼籍习以为常光大门楣B、锃亮侏儒颔首低眉正噤危坐C、欣慰摩画翻来复去深恶痛疾D、炽热悲恸神秘莫测前赴后继4、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受伤的他渴望从眼前的狼藉.(jÍ)中找到一些慰藉.(jiâ)。

B、看着妻子飞针走线,用一双纤.(xiān)细灵巧的手缝补衣服,纤.(qiàn)夫嘿嘿的笑了。

C、那个特务不敢露.(lù)面,连晚上也只能露.(lù)宿荒野。

D由于工作效率.(lǜ)高,他率.(shuài)先完成了任务。

5、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说明有误的是()(3分)A、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拟人)B、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比喻)C、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

(拟人)D、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反问)6、下列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无边无垠的绿色长廊,夏季走入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

B.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

C.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D.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罗布泊。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B、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虽然能够相互协调,但是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

C、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

D、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8、下列句子论证方法有误的一项:()(3分)A、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对比论证)B、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每个事物以及我们身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

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

(举例论证)C、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比喻论证)D、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事实论证)9、古诗词默写:(15分)(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3)前不见古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谈笑无还期。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举杯消愁愁更愁。

10、古诗鉴赏(每题4分,共12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4分)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居室中领悟到了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面放学刚进家门的儿子和妈妈的对话,然后回答问题。

(每题4分,共12分)儿子:妈妈,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妈妈:不知道。

儿子:今天既是我的生日,又是世界节水日,您怎么给忘了呢?妈妈:①。

儿子:没关系。

我应该谢谢妈妈,②_。

同学们听说我的生日和节水日是同一天,就推举我当了节水员。

从现在开始,我不仅要带头节水,还要监督其他人呢!所以,您可再不能像以前那么浪费水了。

妈妈:我用水大手大脚惯了,一时可改不过来。

再说,这么大个地球,还在乎我浪费的那点水呀!儿子:那可不行。

③,您怎么能例外呢?老师说了,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保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每个人都要有很强的节水的意识。

您也不希望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是自己的眼泪吧!妈妈:有那么严重吗?儿子:那当然了,现在地球上水资源减少得可快了,其中家庭用水浪费大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呢!妈妈:既然节水这么重要,妈妈愿意服从你的领导,争当节水模范。

(1)上面①处的横线上应填入得体的一句话是“________ ”。

(4分)(2)选出上面②处的横线上应填入的简明连贯的一项是( )(4分)A.让我有了一个健康的体魄B.让我出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C.让我生活得这么幸福D.让我出生在“世界节水日”这样一个特殊而光荣而不平凡的日子里(3)上面③处的横线上应填入的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分)二、阅读理解(37分)(一)如此重要的胡杨林因塔里木河下游的干涸而大面积死亡。

1958年,塔里木河流域有胡杨林780万亩,现在已减少到420万亩。

伴随着胡杨林的锐减,塔里木河流域土地沙漠化面积从66%上升到84%。

“沙进人退”在塔里木河下游变成现实,至罗布庄一带的库鲁克库姆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疯狂地吞噬着夹缝中的绿色长城,从中穿过的218国道已有197处被沙漠掩埋。

我们沿塔里木河向西走出200公里后,绿色长城突然从眼中消失。

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与两边的沙地成了一个颜色。

由于缺水,长达数百公里的绿色长城在干渴中崩塌。

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再向前,我们到了罗布泊的边缘。

同来的同志告诉我,再也不能向前走了。

若想进入罗布泊,至少要有两辆汽车,必须备足食品和水。

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罗布泊。

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____①____,____②____,你会_____③___。

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

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

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12、“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第一自然段引用了大量数据有何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在文中的画线处按顺序填人相应的内容:①____②____③___(4分)A.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 B.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C.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15、文中画波虚线的句子把30年说成是瞬间,这合适吗?为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导致罗布泊的消逝这一悲剧的是人,你还能说出一、二例人类制造这类悲剧的其他事例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①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

②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

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至33亿。

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③我国居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在人均淡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