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健康评估-心电图评估精品PPT课件
健康评估-心电图评估精品PPT课件
电轴左偏见于横位心 (肥胖、妊娠晚期、大 量腹水等)及左室肥大, 左前分支阻滞等;
电轴右偏见于正常垂 位心,右室肥厚等及左 后分支阻滞等。
30
二、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 (一)P波
• 形态:正常P波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呈圆钝形,有时可有轻度切 迹。P波方向在Ⅰ、Ⅱ、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 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
14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及意义
• P波:心房除极波,反映心房除极时的电位、时间和方向的 变化。
• P-R间期:反映心房除极开始到心室除极开始的时间。 • QRS波群:心室除极波,反映心室肌除极的电位、时间和方
向的变化。 • ST段:反应心室除极刚刚结束后尚处在缓慢复极的一段时
间。 • T波:反映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 QT间期:反映心室肌复极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 U波:产生机制不清楚,认为是后继电位的影响
15
QRS波群命名
• R波:QRS波群在等电位线上的第一个向上的波。 • Q波:R波之前向下的波。 • S波:R波之后向下的波。 • Rˊ波:S波之后出现再向上的波。 • Sˊ波:Rˊ波之后再有向下的波叫做。 • QS波:整个QRS波群均向下时。 • 书写表示法:振幅(波形)较大者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较小者用
心律规则时:心率=60/R-R(或P-P)间期, 如:R-R间期为0.8s,则心率为60/0.8=75次 /分。
心律不规则:则需测量同一导联5个以上R-R (或P-P)间期,取其平均值,代入上述公式, 计算出心率。
26
(三)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正向波的高度:自水平线的上缘垂直测至波形顶点。 负向波的深度:自水平线的下缘垂直测至波形底端。 双向波:上下振幅的绝对值之和为其电压数。
胸导联
正电极位置
负电极位置
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同上
V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同上
V3
V2与V4连线的中点
同上
V4
左第5肋间与锁骨中线相交处 同上
V5
左腋前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 同上
V6
左腋中线与V4水平线相交处 同上
9
此外,必要时还做V3R-V6R,V7-V9导联 10
11
(二)导联轴
(三)注意事项
17
18
19
20
21
22
测试题
1.以下心电图波段中,由心室除极产生的是
A.P波 B.QRS波 C.S-T段
1.B
D.T波 E.U波
2.由心房除极所产生的心电图波型是
2.A
A.P波 B.T波 C.S波
D.Q波 E.R波
3.心电图中,反映房室传导时间的是
3.B
A.P波 B.P-R(P-Q)间期 C.QRS波群
D.S-T段 E.T波
23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 心电图的测量与分析 •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 •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
24
一、心电图的测量与分析
(一)心电图记录纸 横向代表时间,25mm/s,每小格等于0.04s; 纵向代表电压,1mV定标10mm,每小格相当 于0.1mV。
25
(二)心率计算
4
一、心电图导联与导联轴
• 心电图(ECG):是利用心电图机通过导线与体表相 连,记录心脏在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 的曲线图形。
5
(一)心电图导联:
是将电极放置于人体表面任何两点,并通过 导线分别与心电图机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 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心电图导联。 常用心电图导联:12个。 标准肢体导联3个:Ⅰ、Ⅱ、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3个:aVR、aVL、aVF 胸导联6个:V1、V2、V3、V4、V5、V6
(四)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分别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
的P波起点测至最晚的P波终点,从最早QRS波起点测至 最晚的QRS波终点。
单导联心电图仪测量方法:选择12导联中最宽的P波及
QRS波进行测量;PR间期测量,应选择12导联中P波宽 大且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QT间期测量,应取12导联 中最长的QT间期。时间测量应从该波起始部分内缘,量 至终止部分内缘。
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qRs、qR、qRsrˊ;特殊情况如:QS等。
16
三、心电图描记
(一)描记前准备 (二)操作方法
接通电源-连接导联线-选择标准-标记方波-切 换导联-整理并记录
国产心电图机导联线的连接:红色( R )接右上肢,
黄色( L )接左上肢,绿色( F )接左下肢,黑色 ( RF )接右下肢;白色导线(V)为胸导联线,将 导联线的吸杯电极分别与V1、V2、V3、V4、V5、 V6的位置相连(其末端颜色不同:V1- V6分别为红黄 绿棕黑紫)。
心电图评估
1
学习目标
• 掌握心电图检查的基本知识及正常心电图 • 熟悉几种常见的异常心电图 • 了解心电图的测量及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 • 学会心电图描记
2
பைடு நூலகம்
心电图评估内容
• 第一节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电图
3
第一节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 心电图导联与导联轴 •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命名 • 心电图的描记
6
1.标准肢体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
标准导联 Ⅰ Ⅱ Ⅲ
正电极位置 左上肢 左下肢 左下肢
负电极位置 右上肢 右上肢 左上肢
7
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 aVL aVF
正电极位置 右上肢 左上肢 左下肢
负电极位置 左上肢+左下肢 右上肢+左下肢 左上肢+右上肢
8
3.胸导联正负电极位置
概念:某一导联正、负电极之间画出的假想直线,称为该导联的 导联轴。
12
二、心电图的组成及命名
(一)传导系统 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 支——蒲肯野纤维——心室肌细胞
13
• (二)各波段组成 • 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所描记的心电图包括:
• 四个波 :P波、QRS综合波、T波、U波; • 两个间期 :PR间期、QT间期; • 一个段:ST段。
27
28
(五)平均心电轴 1.目测法
• 电轴不偏移: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为正向波。 • 电轴右偏(尖对尖向右偏):Ⅰ导联较深的负向波,Ⅲ导
联主波为正向波。 • 电轴左偏(口对口向左走):Ⅰ导联主波为正向波,III导联
较深的负向波。 • 心电轴重度右偏:Ⅰ、Ⅲ导联主波方向均向下。
29
2.心电轴偏移的意义